滑轮机械效率重要资料及其精彩例题.doc

收藏

编号:26395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8.8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关 键 词:
滑轮 机械效率 重要 首要 资料 及其 精彩 例题
资源描述:
滑轮专题复习 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1.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而成的,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效果。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确定方法: 在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受到的重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如图所示。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及拉力计算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很多,现以串联式滑轮为例,介绍几种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 1.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1.47-7)。 2.一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8)。 3.二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47-9甲)。 4.二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9乙)。 巧记“口诀”,组装滑轮组 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n)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n/2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n-1/2 3、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3)当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不相等时,只有一种绕法,固定端一定在个数较少的滑轮上。 (4)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相关公式 1、绳子段数n的确定: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划一条虚线,将定滑轮和动滑轮隔开,然后再查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2、三个n倍关系 ①S=nh(当滑轮组处于竖直状态时)或S=nL(当滑轮组处于水平状态时) ②F=1n(G物+G动)(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③V绳=nV物(速度比,当滑轮组处于竖直、水平状态时通用) 3、两个机械效率公式: ①η=W有W总=GhFs(当滑轮组处于竖直状态时)或η=W有W总=flFs(当滑轮组处于水平状态时) ②η=W有W总=w有w有+w额=G物G物+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4、两个功率公式 ①P=wt(适用于任何状态的滑轮组) ②P=FV绳 典型习题 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 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 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 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 考点: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应用题。 分析:从题中知:重物的质量相同,两次拉绳的速度相等,重物上升的高度相同,滑轮相同. 先根据W=Fs求出小明的拉力所做的功W甲与W乙;再由η=W有W总求出机械效率;最后根据P=Fv比较功率的大小. 解答:解: (1)小明的拉力是用来克服物体与动滑轮的重力做功,因为物体重力相等,滑轮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做功相等; (2)由W=Gh知,两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所以机械效率相等; (3)因为甲图中有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所以F甲=13(G物+G轮);乙图中有2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所以F乙=12(G物+G轮); F甲>F乙,V甲=V乙,根据P=Fv得P甲>P乙.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特别注意滑轮组的使用方法,滑轮组省力但不省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5、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C、F2做功的功率大 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要正确地解决此题,关键是搞清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还要分清每个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比较哪个功的功率. 解答:解:甲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1=3h1 则η1=G1h1F1s1=G1h1F13h1=G13F1 乙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2=2h2 则η2=G2h2F2s2=G2h2F22h2=G22F2 又因为G1=G2,F1=F2, 所以乙滑轮组的效率高. 两物体上升速度相同,所以甲绳端移动速度大于乙绳端移动速度. 根据P=Fv,拉力F相同,所以F1的功率大.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同时还用到了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 A、6:7 B、7:6 C、5:6 D、5:7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专题:计算题;推理法。 分析:若将物体提升h,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功的公式求有用功; 因为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知道每个滑轮重,可以计算使用滑轮组时的额外功(甲图有1个动滑轮,乙图有两个动滑轮);利用W总=W有用+W额分别求出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后求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比值. 解答:解:设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h, W有用=Gh=5G0h; ∵摩擦和绳重均不计, ∴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就是将动滑轮提升h做的功, ∵甲图有1个动滑轮, ∴使用甲滑轮组时的额外功: W额=G轮h=G0h, 使用甲滑轮组时的总功: W总=W有用+W额=5G0h+G0h=6G0h, 使用甲滑轮组时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5G0h6G0h=56, ∵乙图有2个动滑轮,∴使用乙滑轮组时的额外功: W额′=2G轮h=2G0h, 使用乙滑轮组时的总功: W总′=W有用+W额′=5G0h+2G0h=7G0h, 使用乙滑轮组时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5G0h7G0h=57, ∴ηη=56:57=76. 故选B. 完全相同的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能根据W额=G轮h求额外功是本题的关键. 8、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绕法)有关. 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和摩擦等; 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功是800J B、额外功是100J C、有用功是400J D、机械效率是62.5%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专题:计算题;推理法。 分析:首先根据滑轮组装形式,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求出物体上升高度h,然后利用公式W总=Fs计算总功、W有用=Gh计算有用功,最后用有用功除以总功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由图知,n=4,则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物体上升高度: h=sn=2m4=0.5m, 提起货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0N0.5m=500J,故C错; 提起货物所做的总功: W总=Fs=400N2m=800J,故A正确; 提起货物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800J﹣500J=300J,故B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500J800J=62.5%,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是一个选择题,实质上是一个小综合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每一个量计算出来进行判断.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二是W总=W额+W有用. 18、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功的计算;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尽量减少额外功. 知道额外功是克服摩擦以及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解答:解:A、动滑轮越重,需要做的额外功越多,所以A说法错误. 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可以减少额外功,所以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B说法正确. C、由公式:η=GhFs=GhF•nh=GnF,所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所以C说法错误. D、提高物体的质量,可以提高有用功,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增大.所以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高滑轮组的方法.首先要知道滑轮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所以有用功越大、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减少额外功,提高有用功来提高滑轮组的效率.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25、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包括滑轮组及装砖的托板)提升一堆砖.已知装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砖重1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匀速提升10块砖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这些砖的过程中,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 81.5% .(取g=10N/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滑轮组装置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重物被提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 (1)求出10块砖重G砖和升高的高度h求出有用功; 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总功; 而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可以求出额外功; 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做的功W额=(G轮+G板)h,可以求出动滑轮重; (2)当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这些砖的过程中,使用最大拉力不能超过人自重(否则人会被提起), 假设F′=G人,根据F=12(G轮+G板+G砖)求出最大砖重G砖′,求出有用功W有′=G砖′h,总功W总′=F′s,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此时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由图知,n=2,若砖被提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 (1)当工人匀速提升10块砖时, W有用=G砖h=100N10h=1000Nh, ∵η=W有用W总, ∴W总=W有用η=1000Nh80%, ∵W总=W有用+W额, ∴W额=W总﹣W有用=1000Nh80%﹣1000Nh=250Nh;﹣﹣﹣﹣﹣① ∵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 ∴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 W额=(G轮+G板)h=(G轮+200N)h,﹣﹣﹣﹣﹣﹣﹣② 由①②得: (G轮+200N)h=250Nh 解得:G轮=50N; (2)由题知,人使用的最大拉力: F大=G人=mg=70kg10N/kg=700N, ∵F大=12(G轮+G板+G砖)=12(50N+200N+G砖)=700N, 能提升的最大砖重: G砖=1150N, ∵每块砖重100N, ∴最多能提升砖的数量为11块, ∴能提升的最大砖重: G砖′=1100N, 此时拉力F′=12(G轮+G板+G砖′)=12(50N+200N+1100N)=675N, W有用′=G砖′h=1100Nh, W总′=F′s=675N2h, η′=W有用W总=1100Nh675N2h=81.5%. 故答案为:81.5%.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用好“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G轮+G板)h,拉力F=12(G轮+G板+G砖)”是本题的关键. 26.(10茂名)(8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已知A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m3,底面积是0.3m3,重力为600N。物体A在F=10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g取10N/kg)求: (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A的体积是多大? (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解:(1)物体A在水平地面,F=G=600N (1分) ∴压强:P=FS=600N0.3m2=2000Pa (2)物体A质量m=Gg=600N10N/kg=60kg, 由ρ=mV,得A的体积V=mρ=60kg2*103kg/m3=3*10-2m3 (3)由η=W有用W总,W有用=F阻s,W总=F*2s,得η=F阻s2Fs ∴F阻=η*2F=2*100N*80%=160N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滑轮机械效率重要资料及其精彩例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39588.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