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
《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兰诗教案设计(木兰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教学点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二能力训练点1根据上下文揣测人物心理。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三德育浸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四美育浸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驰骋疆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二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能够采用下面三步法: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段细读,捉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原
2、因、经过、结果;再读成诵,捉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比照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讲出运用修辞的作用。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遭到人们的喜欢,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参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由于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老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录音磁带、(
3、谁讲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参军的节目。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沟通。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第一课时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二课时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改写文章。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人新课前一段时间,出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致
4、于风行世界,感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二明确目的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三整体感悟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参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的完成经过1背景介绍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讲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2
5、诗的构造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参军。1文章一开场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一开场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参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能使文章简洁。假如从原因开场写,将相当复杂。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能够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本人的话讲述。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那木兰能够替父参军,又愁什
6、么呢?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能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女扮男装。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本人的父亲,死有何惧?大家对照本人想想,你是如何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能否有所感悟?4考虑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参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考虑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
7、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这样写有下面几个作用写家人对木兰参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讲:“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6考虑: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木兰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