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docx
《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平常在寻找规章制度经过中,可能会需要到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希望能让您节省时间起到了帮助的作用。1、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本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1抗菌药物分级原则1.1.1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1.1.1.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1.1.1.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拟,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1.1.1.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应,不
2、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缺乏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1.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制定。本院可调高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但不得降低其管理级别。2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授予2.1药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2.2执业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获得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2.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2.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3
3、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3.1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由医师以上(含医师)人员使用。3.2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级药物,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3.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从严控制,严格把握用药指征。3.3.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历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资格由抗菌药物管理组负责认定。3.3.2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
4、同意后,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人员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使用。3.3.3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3.4紧急情况下,住院医师能够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3.5换级使用抗菌药物后,医嘱中应有上级医师签名。3.6下列情况经上级医师同意后可直接使用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3.6.1败血症、感染性休克;3.6.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3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3.6.4脏器穿孔者;3.6.5感染性心内膜炎;3.6.6严重的蜂窝组织炎;3.6.7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
5、者。3.6.8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包括:3.6.8.1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3.6.8.2接受抗癌化学疗法;3.6.8.3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3.6.8.4艾滋病病人。4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等级见表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员会决定。6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严格根据医院相关制度执行。2、幼儿园药物管理制度一、药品保管1、园保健室配备部分常用药品,由保健医生负责保管,购入或使用手续齐全,帐目要清楚,准确无误。在幼儿跌伤、碰伤的情况下,保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2、对药品不同剂型应分别存放,口服药和外用药必须分开存放,剧毒药必须按规定保管。二
6、、合理用药1、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不随意为幼儿服药。在紧急情况下,立即送幼儿到医院诊治。2、合理用药、认真计算用药剂量,应按幼儿体重、耐药能力计算剂量,更不能将药随意给幼儿服用。3、有需要服药的,家长送孩子入院时,与班内教师交接,作好记录,家长需填写带药记录并签字。对家长送来的药更要认真核对再用,往往有粗心意的家长给带错药,服药时仔细核对,以免发生药物中毒。4、保教人员给幼儿喂药前,要认真核对药瓶标签,复查看用量、服法,认真核对准确,对变质、标签不清的药物切勿服用。3、医院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确定并施行不同级别的护理,称分级护理。原则:临床医生
7、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为根据,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护士发现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时,有权向医生提出合理建议。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一)特级护理1.病情根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各种复杂或者手术后及重症监护的患者。(3)严重外伤和面积烧伤的患者。(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5)施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等。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备好相应床单位和急救物品,及时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10-30分钟
8、内连接监护设备,完成患者生命体征首次测量。(3)30-60分钟内完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侵入性操作等状况评估,根据医嘱有效建立和开放各种通路,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4)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5)及时完成患者六洁。(6)根据对患者的评估,6小时内完成初次护理记录。住院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专科评估。(2)根据医嘱,按时、正确施行治疗和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并保持各管路通畅。(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施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
9、/水或注入鼻饲饮食。施行安全措施。(5)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好的特护记录,具体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6)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安全护理措施到位。(8)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9)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尊重患者知情权。(10)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宣教。(11)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做好转出交接。(3)转出或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二)一级护理1.病情根据(
10、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各种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2)病情相对稳定,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3)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5)病重(危)患者8小时内完成初次护理记录。住院护理:(1)根据医嘱30分钟内完成所需仪器的连接,开放有效通路,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2)每小时巡视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能下地活动的患者每周测量体重并记录。(
11、3)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应由护理人员完成,六洁到位,安全措施到位。(4)保持管路通畅。(5)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6)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7)患者卧位舒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8)护理记录符合要求,每日记录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做好转出交接。(3)转出或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三)二级护理1.病情根据(1)病情相对稳定,需限制活动的患者。(2)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3)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2
12、)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住院护理:(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周为能下地活动的患者测量体重并记录。(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协助、催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护理。(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5)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6)患者床单位整洁,卧位舒适。(7)针对疾病协助功能锻炼。(8)护理记录符合要求,每周记录2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9)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安全护理措施到位。(10)定时通风,保持病室
13、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完成出院指导。(3)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四)三级护理1.病情根据(1)生活完全能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能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住院护理:(1)按常规为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周测量体重并记录。(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每3小时巡视患者,把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4)指导患者生活护理,保持床
14、单位整洁。(5)安全护理宣传到位。(6)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7)针对疾病进行功能锻炼。(8)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9)护理记录符合要求,每周记录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10)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完成出院指导。(2)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4、分级护理制度什么是分级护理制度?又要怎样制定?下面是我给家共享的2016年分级护理制度范本,欢迎家阅读与参考。2016年分级护理制度范本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施行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
15、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标记:一级护理为、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特级护理1)具备下面情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施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2)护理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施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
16、等,施行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施行床旁交接班。分级护理制度。(2)一级护理1)具备下面情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一级护理: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点: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施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施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3)二级护理1)具备下面情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二级护理: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17、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点: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施行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4)三级护理1)具备下面情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三级护理: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2)护理要点: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施行治疗、给药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制度欢迎来到就,下面是我给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制度,欢迎家阅读与珍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抗菌 药物 分级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