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微型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微型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陋室铭微型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敬爱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微型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陋室铭,请多批评指正!下面开始上课。一、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脍炙人口,流传百世而不衰的作品刘禹锡的陋室铭。二、(下面根据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说说)作者及“铭”这种文体的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本文选自全唐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
2、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两位同学预习的很到位,同学们应该和他们一样,都做好了预习。下面,看屏幕。老师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三、出示教学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目标1、朗读、翻译、背诵全文。2、了解比兴、对偶等修饰手法。3、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自学指导1、粗读结合课下注释,矫正字音,读准课文。2、细读疏解文意,读通课文,翻译课文。3、精读品味意境,读懂课文,体会感情。 (这两名同学分别读了目标和自学指导,同学们知道了这一节方向。我们知道)四、介绍写作背景,粗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
3、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五、细读课文,疏解文意,读通课文,翻译课文。1、解释下列字义(提学生做)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2、翻译全文(男女擂台赛)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它好比)南阳诸
4、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文(随即提问)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B、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六、精读品味意境,读懂课文,体会感情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为了与陋室作类比;将三者用“名”-“灵”-“德馨”;“仙”-“龙”-“吾”贯穿起来,点明文章主旨。说明“陋室”并不陋,因为主人是
5、一个品德高尚的人。3. 陋室真的很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自然环境,往来客人,主人情趣。4.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恬静、幽雅、令人赏心悦目5. 陋室主人往来客人、主人情趣又怎么样?往来客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儒雅纵情、谈笑风生主人情趣: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6.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情趣的人。7.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作者提起他们,是为了自比他们。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表明作者要立志效仿古人,做一个品德高尚、受人敬仰的君子,这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七、作业背诵课文附板书设计十、陋室铭陋室.德馨.不陋自然环境 (幽雅)往来客人 (儒雅) 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主人情趣 (高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