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学常规.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学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学常规.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 妇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2. 做好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完善产前、术前各项检查。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舌脉、汗出及二便、阴道排出物等情况,大出血或剧烈腹痛者,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和急诊手术准备。腹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痛剂。4.观察产程进展,密切观察胎心、宫缩、宫口扩大、阴道流血和流水及胎儿娩出等情况,手术后遵医嘱给予床旁心电监测,上氧,密切观察
2、病情变化,去枕平卧(全麻和蛛网膜下隙麻醉一般去枕平卧12小时,硬脊膜外麻醉一般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禁食水,做好护理记录。5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等。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受压及脱出,确保伤口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6.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原因,遵医嘱予针刺或按摩穴位或使用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3、 7饮食有节,忌生冷、硬固、肥甘油腻、酸辣之品,多食鱼、肉、蛋、禽类和新鲜蔬菜;烹调以煮、炖为宜,多喝汤水。术后6小时后给予普食,多食易消化、富于营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足够的水分,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可选用润肠通便剂,如每日晨起,空腹服蜂蜜或麻仁丸等措施。乳汁不足者增加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同时,配合服用催乳药,如猪蹄汤煮王不留行、漏芦或通草、当归、黄芪;按摩少泽、乳根、足三里,灸膻中等。 8保持会阴部清洁,产后3日内每天消毒会阴2次,每次大小便后,自行及时清洁会阴。有伤口缝线者至拆线为止,并及时换药,更换敷料。会阴水肿者遵医嘱湿敷。9静心养性,忌大悲大怒、忧愁思虑,向
4、其讲解手术与分娩配合知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第二节 崩漏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症。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可导致不孕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生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评估及观察要点1.证候要点:(1)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2)肾虚证(分为肾气虚、肾阳
5、虚和肾阴虚证):肾气虚证: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沥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淋,由淋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黯,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膝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肾阳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黯,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 肾阴虚: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沥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3)血热 虚热:经来无期,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
6、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热: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沥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4)血瘀: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止,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下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2.病情观察要点:经血、腹痛、面色、神情等全身症状。(二)临证施护1脾虚证: (1)居室宜温暖,忌对流风,切忌劳累耗气,以免加重病情,体虚怕冷者要注意保暖。(2)饮食宜富于营养、富含铁、锌、钙的食物为宜,如新鲜蔬菜、鱼、肉、蛋、乳制品、红枣、赤小豆、薏苡仁、阿胶等。平时可适当炖服杏林参、莲子、淮
7、山药、芡实、黄芪等健脾益气之品。冬日可多食生姜羊肉汤以温运脾胃,忌食寒凉生冷之品,以免损伤脾阳,若脾胃运化功能欠佳者,不宜过于滋补。 (3)特色治疗护理:体虚怕冷者可用热敷,艾灸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等穴,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出血量多,暴下如崩发生血脱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同时给予独参汤灌服,可穴位按摩人中、合谷,艾灸百会、神阙、气海等穴。 2肾虚证(分为肾气虚、肾阳虚和肾阴虚证) (1)肾气虚证: 居室宜温暖向阳,注意腹部保暖。头晕耳鸣,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应多食钙、铁、锌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乳制品、薏苡仁、红枣、山药、莲子、赤小豆、阿
8、胶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也可以用人参桂圆煎汤。 特色治疗护理:可遵医嘱予艾灸百会、神阙、气海等穴。 (2)肾阳虚证: 病室宜温暖向阳,患者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阳虚易生内寒,故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夜间尿多者或大便稀溏者,避免受寒着凉。 饮食宜趁热进食,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寒冬季节,可选补肾之品,如鳝鱼、鸡肉、黄鱼等,多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中药汤剂宜热服,右归丸可用热开水送服。 调畅情志,令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则气血流畅,经络畅通,血归经而行。 特色治疗护理:每日温灸足三里、肾俞、三阴交,能益肾固冲。出血多时,可选用补骨脂、赤石脂各等量研细末冲服止血,每次3g,每天3次。亦可用新鲜胎
9、盘烘干研粉口服,每日3次,每次3g。因为胎盘为血肉有情之品,有温肾补肾之功效。出现小腹冷痛时可腹部热敷或艾灸关元、血海、归来、三阴交等穴1520分钟。 (3)肾阴虚证: 病室光线稍暗,衣被不宜过暖,盗汗者应勤换内衣,以防感冒。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等不良刺激;适当节制房事,避免房劳过度更伤肾元;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起坐势缓,外出时需有人陪护,防止眩晕、跌仆;久病心肾不交,虚火扰心而夜寐不安者,可于睡前温水泡脚,并按摩双足涌泉穴,以促进睡眠,或睡前饮牛奶一杯或食红枣桂圆莲子羹,忌浓茶、咖啡等以免影响睡眠。 饮食可选用滋阴之品,如甲鱼、淡菜、黑木耳、猪腰、紫河车、牛腩等,可以藕汁、梨
10、汁代茶饮,以滋补肾阴。忌生冷寒凉食物以及葱、姜、椒等辛辣助火之品。平时可以药膳调治,如当归山鸡汤。可加食止血食物,如鲜藕、马齿苋、荠菜、黄花菜等。 特色治疗护理:艾灸关元、中极、肾俞、子宫、太冲、三阴交等穴,每日灸一次,每次3060分钟。 3 血热证(分为虚热证和实热证) (1)虚热证: 居室宜温暖,湿度适宜;注意休息,血崩量多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劳累,节制房事。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可辅以药膳,如荷叶饮,洗净的鲜荷叶2张,切成细丝,放入锅内,加红糖30g,煮沸后用文火煎30分钟,去荷叶渣取汤汁,当茶频频服饮;银耳糯米粥:干银耳6g,糯米100g
11、,加水适量共煮,熬成粥,加冰糖适量。 特色治疗护理:按摩合谷、曲池、外关等穴配合治疗,每穴5分钟,一日两次。 (2)实热证: 病室宜通风凉爽,衣被要适中,不宜过暖,如有腹痛拒按者,禁用热敷和艾灸。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以补充水分,汗出时应及时擦干,以防着凉。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猪瘦肉、鸡、鸡蛋、鱼、猪肝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饮料以清凉为主,可服食甘蔗汁、藕汁、生地汁、鲜旱莲草汁等清热凉血止血;忌辛辣、油腻、燥热等助阳动火之品,如葱、蒜、辣椒、羊肉、狗肉、海参等。伴大便干结者,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芹菜等,也可以藕汁、梨汁代茶饮,以通腑泄热。 特色治疗护理:针刺或艾灸神阙、隐白穴,或耳穴
12、贴压子宫、内分泌、皮质下等穴。 4 血瘀证: (1)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平时可多食些疏肝、舒郁、理气的食物,如橘子、丝瓜、鲜藕、蜂蜜、荸荠等,或用金橘饼或橘皮、佛手泡水代茶饮,如田七鸡汤、云南白药冲酒适量顿服。忌食酸涩、生冷之品,以免壅阻气机,加重阻滞症状。经前、经期可服山楂红糖水或益母草膏,每天3次,每次10g。 (2)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服药后观察出血量的变化。 (3)特色治疗护理:按摩或梅花针叩刺血海、三阴交、中极、太冲等穴。腹痛伴呕吐者,可遵医嘱艾灸内关、合谷穴。(三)并发症的护理 胞宫感染的护理: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注意经期、孕期及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定期去医院做检
13、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避免不洁性交。 血崩的护理:崩漏不止者,观察病人神志、舌苔、脉象、血压的改变,观察有无血脱亡阳之先兆或症候,如一旦发现“亡阳”症候,则应立即按医嘱处理,如输液、吸氧、输血等措施,也可给予高丽参、吉林参各9g,与制附子3g、炮姜4.5g同煎后服用;或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取子宫、卵巢、缘中、屏间,两耳交替取2-3穴;也可灸隐白、百会、神阙、关元穴,以回阳固脱。(四)健康指导 1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勿因忧愁郁怒而加重病情。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良好心态,尤其对围绝经期妇女,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2加强饮食调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少食辛辣助
14、火之品。胃肠功能紊乱者,应尽量少吃花生、洋葱、蒜苗、毛笋、海蜇等滞胃之品以及煎炸、烘烤类食品。 3. 根据体质情况,选择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和机体抵抗力,恢复冲任功能。平素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以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4. 平日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冒雨涉水。衣服淋湿及时更换,以免寒邪乘虚而入。因寒凝血滞可瘀阻冲任二脉。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尽量减少宫腔手术操作。 6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早发现、早治疗各种出血性月经失调,防止病情加重,发展成为崩漏。 7遵医嘱定期复诊。 第五节 胎漏 堕胎 胎动不安 小
15、产 滑胎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屡孕屡堕”或“数堕胎”。下面以漏胎、胎动不安为例进行阐述,堕胎、小产、滑胎分别参照执行。西医学中的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护。(一)评估及观察要点1.证候要点:(1)肾虚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
16、小腹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2)血热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舌质红,苔黄。(3)气血虚弱证:妊娠期少量阴道流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4)血瘀证: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暗红,或有瘀斑。2.病情观察要点:观察患者腹痛、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二)临证施护1肾虚证: (1)病室宜安静、温暖,通风良好,防止外邪侵袭;注
17、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宜清淡、甘平,忌肥腻、辛热。宜食固肾安胎、补肾益气之品,如核桃肉、阿胶等。食疗方:艾叶鸡蛋汤(艾叶、鸡蛋、红糖)。 (3)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服药后静卧少动,观察用药后反应。 2血热证: (1)病室内偏凉,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每天行空气湿化12次;衣被不宜过暖;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少说话,少会客。 (2)饮食宜食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之品,如藕汁、甘蔗汁等,食疗方:安胎鲤鱼粥(苎麻根、鲤鱼熬汤后与粳米煮粥)。忌食姜、韭菜、香菜等辛热食物及油腻煎炸之品,以免进一步助热伤胎。 (3)中药汤剂宜温服,文火久煎,服后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
18、4)针对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3气血虚弱证: (1)病室宜温暖,避免冷风直吹,防止外邪侵袭;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坐卧起立时,动作要缓慢,谨防跌仆损伤。 (2)加强饮食调护,可适量多食蛋、牛奶、肉、鱼、鸡等血肉有情之品,或加用党参、白术、黄芪、红枣、龙眼肉、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多吃粗纤维食物,以防便秘;亦可选糯米红枣粥,黄芪粥(以黄芪30g,水煎取汁,加入粳米,陈皮末少许,煮粥服食)。 (3)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服药后静卧少动,观察用药后反应。 (4)疏导患者,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19、 4血瘀证: (1)可用莲子葡萄干汤(以莲子50g去皮、心,洗净,与葡萄干同装入陶瓷罐里,隔水炖熟服食)。 (2)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孕妇外伤后须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服用。(3)耐心做好安慰工作,避免紧张、恐惧等各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4)特色治疗护理:胎取不保者可穴位按摩合谷、三阴交等穴,促进下胎。中药沐足用于堕胎、小产后腰腹坠痛者。(三)并发症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腹痛、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如发现阴道出血量多,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且有下坠感或尿频,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大失血的护理:积极配合医师处理,积极创造条件予以支持疗法,必要时输入
20、新鲜血液。 2感染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静脉点滴迅速控制感染,尽早清除宫腔内感染组织。(四)健康指导 1孕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恐惧、忧虑、悲观等,安心养胎。不宜穿高跟鞋,勿紧束胸腰,避免攀高、举重、跌倒闪挫、涉水远行等。有阴道流血者,严禁房事。 2孕期如需要用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禁用或慎用有损胎儿的药物。避免接触X线、放射性物质、有机汞、铅、砷、镉及有机磷农药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的有害因素。 3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经治疗后,血止胎安,诸证消失,但仍需观察2周,经各项检查证实为正常妊娠后方可为治愈。若安胎失败,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次妊娠,嘱其至少避孕36个月后再怀孕,以有利于肾气
21、复原。妊娠前需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率。 4合理膳食,饮食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5孕期出现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时,应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6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 第九节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者,又称“产后乳汁不行”。(一)评估及观察要点1.证候要点:(1)气血虚弱:症见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2)肝郁气滞:症见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黄。(3)痰浊阻滞:症见乳汁甚少或
22、无乳可下,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乳汁不稠;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少便溏,或食少乳少;舌淡胖,苔腻。2病情观察要点:观察乳汁特点、乳房有无胀硬、疼痛,神志面色等。 (二)临证施护 1. 气血虚弱: (1)居室宜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应加强饮食调理,重在补益脾气,并注意增加水分的摄取,使气血充足,乳汁自生,可选猪蹄花生汤、鲫鱼汤、当归黄芪鲫鱼汤等。忌食辛辣刺激助阳化火之品,如老母鸡、花椒、韭菜、麦芽、人参。 (3)保持情绪安定,忌忧思、烦恼,伤及脾胃致气血亏虚,乳汁乏源。 (4)特色治疗护理: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做好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23、可行中医按摩手法疏通经络和乳腺管;或艾灸膻中;耳穴压豆(取内分泌、神门、交感、胸区压痛点、脾、胃等耳穴。2. 肝郁气滞: (1)居室宜安静舒适,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促使气血流通。 (2)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助阳化火之物。可选丝瓜络512克煎服;或海带佛手浆(豆浆300克,海带60克,佛手10克);或橘叶青皮猪蹄汤(橘叶、青皮10克,猪蹄1只)等以疏肝解郁。 (3)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以防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乳络乳腺涩滞,乳汁运行受阻。 (4)特色治疗护理:乳房胀痛者,应加强母乳喂养,及时排空乳房。可用毛巾热敷后,按摩乳房,挤出乳汁;如有热痛伴有肿块者,遵医嘱用如意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产科 疾病 中医 护理 常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