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___分级管控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双体系___分级管控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体系___分级管控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体系_分级管控制度 淄博市周村华洋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22年11月修订 编制:安全生产办公室签发: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三编制依据 DB37/T 2882202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2版) DB37/T 29742022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四术语和定义 1 风险 risk
2、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重大风险 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3、,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风险点 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6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7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风险分级 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9风险分级管控
4、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0风险控制措施 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1风险信息 risk 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risk classification control list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
5、(11)的集合。 五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基础要求 1.成立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公司相关责任制度详见两体系责任制。2.实施全员培训 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3编写体系文件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
6、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六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工作要求 1 组织有力、制度保障: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2 全员参与、分级负责: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3 自主建设、持续改进:企业应依
7、据本行业领域同类型企业实施指南,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应自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独立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 4 系统规范、融合深化: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5 注重实际、强化过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微企业,应找准关键风险
8、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6 激励约束、重在落实: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七工作程序和内容 1风险点确定 1.1风险点划分原则 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我公司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 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
9、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我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 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1.2风险点排查 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 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2危险源辨识 2.1辨识方法 2.1.1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 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
10、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 2.1.2企业可以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 2.2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2.3危险源辨识 2.3.1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系 _ 分级 控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