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 .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 语文可以为日后我们学习更深层次的文学类知识打好基础,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go) 簪笏(zn) 出岫(xi) 或棹孤舟(zho)B.讥诮(xio) 纤尘(xin) 盘桓(hun) 叨陪鲤对(do)C.埋怨(mn) 潦水(lo) 迤逦(y) 云销雨霁(j)D.遄飞(chun) 怔住(zhn) 流憩(q) 战战兢兢(jn)解析:A项,“蒿”读ho;B项,“诮”读qio,叨读to;D项,“怔”读zhn。
2、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C.骄首遐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解析:A项,一愁莫展-一筹莫展;C项,骄首遐观-矫首遐观;D项,如愿以尝-如愿以偿。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雪中寻梅,竹下听琴,灯前看剑,五十观人,都是别有心得。也许要五十岁的男子,观人阅人方可入木三分。C.一时间,许多国人把健康类图书中的某些观点视为金
3、科玉律,大有不按照此法去做就有被健康抛弃的危险。D.周杰伦的每个演唱会都是自成一派的独特系列,有口皆碑的至尊创意引领时尚,弄得满城风雨,值得玩味。解析:D项,满城风雨:比喻事情传遍,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此处为时尚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A项,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B项,入木三分:比喻看问题精辟、深刻。C项,金科玉律: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B.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
4、,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D.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使”;C项,表意不明,“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指代不明;D项,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答案:B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
5、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 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 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 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 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
6、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佗:他。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7、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明经 第:考取B.子无为嫌 嫌:疑忌C.俾其守约束 俾:使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解析:D项,方:比拟、比作。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所不及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B.因极推引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C.逸则富以康 舟遥遥以轻飏D.保邦于未危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解析:A项,所: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B项,因:连词,表承接,于是/介词,因为;C项,以: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项,于:介词,在/介词,对。答案:A7.下列各句编成四组,全都能体现张文瓘有政治才能的一项是(3分
8、)(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帝必问:“与文瓘议未?”A. B. C. D.解析:是张文瓘的品格高尚;是李 的话,间接说明;是当时朝廷惯例;是京师当时状况;说张文瓘的判案能力,直接说明;是皇帝的话,间接说明。答案:C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 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 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
9、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解析:D项,“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答案:D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_答案:(1)像你这样的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若”翻译成“至于”“像”,1分。“施”直译为“施展”,1分。句子大意,1分。)(2)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_答案:(2)(我)愿意去安抚百姓,不要使(他们)
10、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抚”译为“抚慰”“安抚”,1分。“监”通“鉴”,引申为“教训”,1分。“察”译为“省察”,1分。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1分。)(3)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3分)_答案:(3)许多囚犯听到张文瓘升官调离太理寺,人人都垂泪,张文瓘就是这样深得人心。(“迁”译为“升迁”、“升官调离”,1分。“如此”译为“就是这样”,1分。句子大意,1分。)参考译文张文瓘,字稚圭,是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年,迁徙家庭到魏州的昌乐。(张文瓘)幼时丧父,他侍奉母亲、兄长,以孝顺友善闻名乡里。贞观初年,(他)考取明经博士,被补任为并州参军。当时李 任
11、并州长史,(李 )曾经赞叹着说:“稚圭,(是)当今的管仲、萧何,我比不上他。”李 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都为李 饯行,李 用佩刀、玉带赠给属僚二人,但是没有东西赠送给文瓘。文瓘把心中的疑问向李 请教,李 说:“你不要疑忌。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我用佩刀赠给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缺少检点,所以我用玉带赠给他,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而像你这般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李 就极力引荐张文瓘。(张文瓘)后升任水部员外郎。当时,他哥哥文琮是户部侍郎。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并居台阁,张文瓘又被调外任云阳县令。屡加升迁,官至东西
12、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又升任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于是和李 同为宰相。不久,兼任左史事。当时唐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再征讨四方少数民族,京师马厩养官马万匹,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逐渐空虚。张文瓘上谏言说:“王者养育百姓,使百姓安逸就会富足而且安康,使他们忧劳就有怨恨而致反叛。秦、汉时期广征四夷,大建宫室,到秦二世时就土崩瓦解,汉武帝末年百姓人口减半。所以制治应在国家没有动乱之时,保国要在朝廷没有危险之际。人没有永远不变的心,(而)对仁需要归心。我愿意去安抚百姓,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高宗皇帝认为张文瓘的谏言很正确,(因而)
13、赐给(张文瓘)缯锦百段,因为(张文瓘)的谏言裁减了几千匹马厩里养的官马。(张文瓘)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到十天,裁断疑案四百件,被判罪的人没有怨言。(张文瓘)曾经患小病,囚犯一起吃斋祈祷,希望(张文瓘病好)马上回到岗位上。当时因为(张文瓘)执法公平、仁恕,人们把他比作唐初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大臣戴胄。后来(张文瓘)官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许多囚犯听到张文瓘升官调离大理寺,(人人)都垂泪,(张文瓘)得人心的情况就是这样。(张文瓘)性格严肃正直,不曾曲法宽容。朝廷各部门的奏议,他都用心纠举驳正,所以皇帝信任他委派他(的事多)。有时张文瓘因病请假移交的事务急于办理,其他宰相上奏事宜,皇
14、帝一定要问:“与文瓘讨论过了吗?”如果没有议过的,皇帝就说:“到(张文瓘)那里和他一起筹划这件事。”有时(奏事人)说:“已经(和张文瓘)议过。”皇帝就准奏上奏的事。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旅 宿杜 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在诗人家乡,以江水呈苍色,故称。(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分)_答案:(1)颈联虚写的是做梦到侵晓时,才知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实写的是因远离故乡,书信隔年才能到达,(2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1分)(2)
15、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4分)_答案:(2)家乡沧江烟霭笼罩,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1分)尾联用家乡优美宁静的风光、闲适自在的生活反衬出诗人行旅艰辛、难与家人团聚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3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王勃滕王阁序)答案:(1)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2)_,俯察品类之盛,_,足以极视听之娱。(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菱歌泛夜,_。(柳永望海潮)答案:(3)羌管弄晴 嬉嬉钓叟莲娃(4)_,
16、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答案:(4)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说 味刘易斯托马斯我们不论走到哪里,不管触动什么东西,都会留下踪迹。由小孩子作出的奇异发现之一是,两块卵石猛地相撞,它们就发出一阵古怪的烟熏味。把石子洗干净后,气味则淡了;将石子放入炉中灼烧后,气味消失了。但当拿起准备再次撞击时,气味重又出现。一条鼻子灵敏的聪明的狗能根据气味跟踪一个人,并能把这个人的踪迹跟其他人的区别出来。不但如此,狗还能发现一片玻璃载片上很淡的人的指纹的气味,并能记住这片玻璃,在长达六个星期之内、气味消失之前,从其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语文必修5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 语文 必修 单元 综合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