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物理常见物理量.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级中学物理常见物理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物理常见物理量.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物理量总结一、力学公式1、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2、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FN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静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
2、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3求F、的合力公式:(为F1、F2的夹角)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或 5 万有引力: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G、 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3、 G g = G俗称黄金式6、第一宇宙速度 G = m V= 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说明: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 R一天体半径 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7、开普勒第三定律:(一般用来解决天体绕太阳的问题,较方便)8、库仑力: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一左手定则(fV)(2)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IL (BI) 方向一左手定则1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
4、者 Fx = m ax Fy = m ay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t/ 2 = (3)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 =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 Vt/2 P=IU (6)电池组的串联: 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E=n 内阻:r=n 32、磁通量:(适用)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或、)-平均
5、感应电动势(适用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明确:该导线相当于电源)34、正弦交流电:最大值有效值即、35、理想变压器:、即 一般输出功率由来分析(R为负载的总阻值)36、电能的输送:、四、光学、近代物理初步公式37、折射率:(、分别为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38、全反射的临界角:(全反射的条件: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且入射角临界角)39、相邻两条亮条纹(暗条纹)的间距:(红橙黄绿篮靛紫波长逐渐减小)40、光子能量:()4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W 4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43、核能计算:(为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即)44、原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mn)(该图为氢原子能
6、级图,记忆)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高三备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帮助大家能在读完题目后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能较快地选出、选准公式,特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以期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1、力的计算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各种力的计算公式:库仑力F=kq1q2/r2;电场力F=qE;匀强电场中F=qU/d;安培力:F=BIL(B与I垂直,匀强磁场,直线电流,L为有效长度);洛仑兹力f=qvB(匀强磁场,v与B垂直)。2、位移的计算方法: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动能定理;3、路程的
7、计算:若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则转化为位移的计算;匀速圆周运动中可用线速度公式v=s/t或弧长s=r(即弧长等于半径与圆心角的乘积)计算;对于空气阻力或滑动摩擦力,如果一直做负功,则做的功W=fS,S为物体的路程;4、速度的计算:相应的运动学公式(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相应的线速度公式;对于涉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可根据F万=F向进行计算; 对于电磁感应问题,可用E=BLV计算,对于涉及匀强磁场的洛仑兹力,可用f=qvB计算;5、加速度的计算: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级中学 物理 常见 物理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