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学教育学习知识讲座.doc
《高血压健康教学教育学习知识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健康教学教育学习知识讲座.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以高血压病为代表的“五高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很多人对此谈及色变或漠然视之,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前一类人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面对“五高症”无所适从;后一类人是一种消极心态,他们面对“五高症”放任自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上对“五高症”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它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既然是可防可治,就请各位朋友用心去认识它,掌握它,控制它。今天,我就带各位朋友去学习“五高症”,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为自己的健康掌舵! 什么是”五高症”?五高即“高血压、高粘血、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五高症
2、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关系更密切。 “五高症”在早期可以毫无症状,也无异常不适感觉,常常因健康体检才发现,但是到了疾病晚期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前往医疗保健机构做健康检查时,测量血压、化验血糖、血脂、尿酸、血粘度等是中老年人必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另外,有遗传背景的,高暴露的青少年亦应常规检查这些项目。检测后即可知道自已是否患有“五高症”。但在较多的人群中并不是五项指标都增高,可以单独存在或和几个指标组合存在。例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和血脂异常,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表现为血糖异常,随着糖尿病的病程进展”五高”可以相继表现出来。由于这五个问题是目前
3、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个系统性的疾病和防治工程,给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面有许多共性。就目前的医疗情况来看,防治“五高”贯穿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因为针对“五高”的防治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致残率、致死率,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建康水平,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一 )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疾病,与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而且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化,给人类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威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流体物质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高血压定义:动脉
4、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血压标准: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目前确凿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无并发症状态。继发性
5、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 1.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2.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可发生子痫;4.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增高或血压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的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一致。很多病
6、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的“隐避性”,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检测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干预治疗。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家族有高血压史等)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约增加新发病
7、300万例,并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所以防治高血压病刻不容缓。高血压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等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 高血压常损害的靶器官和引起的相应的疾病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高心病,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血管性痴呆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8、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或和硬化状态。反复、长期的小动脉痉挛状态和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狭窄又促进了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诊断高血压病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诊高血压,即是否血压确实高于正常,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2、 高血压分级;分层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根据血压高低进行分级。我国高血压分级标准将高血压分为三级: 血压
9、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808089909099 100109 110 90 ?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将血压120139/8089 mm 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血压处在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 血压水平;2、 发病年龄:男55
10、岁,女65岁;3、 吸烟;4、 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 mmol/L (130 mg/dl) ;或HDL-C1.0 mmol/L(40 mg);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5岁女性65岁吸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 mmol/L(130 mg/dl) 或HDL-C1.0 mmol/L(40 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133mol/L(1.5mg/dl)女性124mol/L(1.4mg/dl ) 蛋白尿(300mg/24h)肾功能衰竭血肌肝浓度177mmol
11、/L(2.0mg/dl)?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注:TC:总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VMI:左室质量指数;IMT:内膜中层厚度; BMI:体重指数;WC:腰围危险度分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三级)。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
12、,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以改善生活方式外,给药物治疗。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SBP 140-159或 DBP 90-99 2级高血压SBP 160-179或 DBP 100-109 3级高血压SBP180或 DBP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
13、个危险因素 3个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 低危中危高危 很高危 中危中危高危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该表沿用1999年指南的分层,量化估计预后应根据我国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若按低危患者15%、中危患者15%20%、高危患者20%30%、很高危患者30%。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心脑肾的功能及形态结构等有无异常。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中表现的一种疾病状态,给个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14、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据预计,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7年内,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数量是血糖正常者的4.5倍。代谢综合征的诊断: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给出如下诊断标准:1)、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血浆TG1.70mmol/l(150mg/dl);3)、血浆HDL_C1.04mmol/L(
15、40mg/dl);4)、血压13085mmHg;5)、空腹血糖6.10mmol/l(110mg/d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0mmol/l(140mg/dl)或者有糖尿病史。凡是患者同时具备其中的三项或更多项即可诊断代谢综合征。血压的测量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须注意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暂时性的血压升高,被测者手臂过粗周径大于35cm时,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者气袖法测得的血压可高于实际血压。近年来“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环境刺激在诊所测得
16、的血压值高于正常,而实际并无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各家报导不一,约在30%左右。当诊断有疑问时可作冷加压试验,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增高35mmHg (4.7kPa)以上而舒张压25mmHg(3.3kPa)以上。为明确诊断尚可作动态血压监测,此项检测能观察昼夜血压变化,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对高血压的类型作判断,约80%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曲线呈勺型,即血压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比昼间血压低10%20%。小部分病人血压昼夜均高,血压曲线呈非勺型变化,此种高血压类型可能对靶器官影响大。在判断降压药物的作用与疗效时动态血压较随测血压可提供更全面更多的信息。因此,在临床上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注意症状性高血
17、压;对突然发生明显高血压(尤其是青年人),高血压时伴有心悸、多汗、乏力或其他一些高血压病不常见的症状,上下肢血压明显不一致、腹部腰部有血管杂音的病人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需作进一步的检查以鉴别。此外,也要注意与主动脉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心排量增高时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相鉴别。怎样选择血压计及使用血压计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血压计以备家庭使用,自己监测血压,对于指导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常用血压计:水银柱臂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弹簧式(已很少用),目前有很多人选用电子血压计,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呢?电子血压计分三种:指夹式、腕式、臂式。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适用人群,但从测量的准确性来看,首
18、推患者选臂式电子血压计。指夹式电子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末端小动脉血压,一般用于医生做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血压进行监测。这种血压计由于测量的是末端血压,结果不是很准确。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血压监测,不考虑这种血压计。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是桡动脉的压力,仍然属于末端血压,测压结果也不如臂式血压计准。由于腕式电子血压计操作方便,可随时测量,经常出差的人或一天需要测量多次的患者可以选用。臂式血压计:测量的是上肢肱动脉的压力,还可以同时测心率,相比腕式和指夹式血压计更为准确。建议普通患者尤其是脉搏弱、血压低、恶性高血压患者等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臂式血压计(临床上测量时常用)的测量方法。 测压装置配置
19、标准:a.气囊和袖带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1合适,气囊太宽测得血压比实际血压低,反之亦然;一般成人用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袖带为宜。b.血压计的水银量必须足够,刻度管内水银凸面应正好在刻度零处,玻璃管上端气孔不能被堵塞。首先,被测量的人应该注意的几点:1.测压前半小时不能进食或吸烟;并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休息510分钟。2.避免焦虑、紧张、过冷、过热、膀胱充置、疲劳、疼痛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血压数值。测量方法是: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JNC7建议坐位),手臂(一般为右上肢)应裸露,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并轻度外展。(特殊情况需测量四肢血压)步骤:1.先打开调节水银的开关,看其是否在标准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健康 教学 教育 学习 知识讲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