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 年第 23 期 第 36 卷 总 801 期 No.23, 2015 Vol.36 General No.801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刘红喜 徐 峥 林海波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其专业教学体系要体现 “ 应用 ” 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 学。长春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着力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构建了研创结合、 开放式、弹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三部分 组成,体现出课程实验教学和相对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认识、操作到综合创新逐层深入的实
2、践教育特色。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中 图 分类 号 G648.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3219( 2015) 23-0039-03 近十年来,电子信息类行业飞速发展,我国电 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相关产 业都在快速增长,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 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对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 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 “ 应用 ” 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12。长春工 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着力突
3、出综合应用能 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构建了产学研相结 合、开放式、弹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 5 年的 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一、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的配套性架构 很长时间以来,专业教学一般都是以理论教 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被看成是理论 教学的补充环节。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实 践教学始终未能摆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近年来,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定位,电子信息工 程专业多次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和调研活动,从学 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分析入手,反推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即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 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过于紧密,每个实践或实 验单元的内容简单,时间较
4、短,基本没有和生产 实践相联系的内容,导致学生 实践能力弱,也缺 少创新精神。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 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 “ 电子信息工程专 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 ,提出了产学研相结 合、开放式、弹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型。但这个 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专业理论 教学体系并行,专业理论课程设计中会安排实验 实践类内容,通过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设计,将学 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 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在专业基础 课程设置中,注重专业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以电 作者简介 刘 红 喜 ( 197 7- ), 男 ,
5、长 春工 程学院 讲 师 (长春, 130012);徐峥 ( 1960- ) , 男 , 驻 马 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副 教 授 ; 林 海 波 , 长 春工 程 学 院 基金项目 吉 林 省 教 育 科 学 “ 十二五 ” 规 划 课 题 “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 信息类大学生实践创新 能 力培养 的 研 究与实 践 ” ( Z 13091),主持 人:刘红喜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39 实 验 能力 培 养 基 本 技 能 培 养 实 践 能力 培养 基 本 技 能 培 养 专 业 综 合 能 力 培养 创新精 神培 养 课 程 实验
6、教 学 集 中 实 践 教学 第 二 课 堂 实 践 教 学 专 践 专 验 外 践 电 践 实 践 能力 培养 体 系 公 共 基 础 课 实 验 专 业 基 业 础 课 课 实 实 验 语 能 力 实 计 算 机 应 用 实 践 子 技 术 实 E D A 技 术 实 践 专 业 课 程 设 计 业 综 合 实 毕 业 设 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主要实践课程科目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 信号分析与处理系列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 专业主干课 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拓展课程 智能测 控方向 通信网 络方向 图 1 专业类课程设置结构框图 子技术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处理为核心,以应用能力
7、培养为 主线,形成了电路与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应 用技术等三大系列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根据电子信息 工程领域对毕业生所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设置了 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 程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智能测控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在 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特点,设置了智能测控和通信网络两个专业方向模块, 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或就业意向进行选修,通过设置 专业拓展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更多电子与信息学科的专业知 识,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具体课程设置如图 1 所示。 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指 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
8、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验教 学、集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该体 系具有课程实验教学和相对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相结 合,从认识、操作到综合创新逐层深入的实践教育特色,如 图 2 所示。通过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加深理论学习和提高 实践技能;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基 本的设计、研制、调测方面的训练;通过专业综合实践和毕 业设计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电子设计大 赛、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等课外实践环节为主 渠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 时,重点突出智能测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研制、 测试、维护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
9、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深 化和加强。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 职业 技能 比赛 学科 科 社 会 实 践 技 创 新 竞赛等 活 动 图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框图 强的特点,本专业在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上,其学时数达到了 总学时数的 56.7%,其中课内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 26,集 中实践环节占总学时的 26.7%,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占总学时 的 4%。在第二课堂实践环节设计上,尤其强调进行职业技 能比赛、科技创新活动与认证培训、执业资格证书培训。在 整体实践教学安排上,从大一到大四,实践训练不间断。对 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和跨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开展 电子产品、
10、电子工艺小制作,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和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大三大四阶段,在本专业有一 定科研能力和喜欢钻研的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项目, 开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和省 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针对各类科技竞赛、技能大赛开展 的重点课题研究和课程培训等。 对于每一门有实践课程的科目,首先向学生展示与本 科目相关的硬件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给学生一个感 性的认识。在实践授课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 论的正确性,若实验 结果和理论结果有偏差,则需说明理 由,此教学设计重在发散学生的思维,由此激发学生联想到 40 现 代 通 信 网 移 动 通 信 物 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本科 院校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实践 教学 体系 构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