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pdf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篇一 :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完整版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 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 制定出本园儿童的一日生活制度。(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儿童一日生活环节(如活动 、就餐 、喝水 、 入厕 、盥洗 、睡眠等 )的生活护理要求 。(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 小时 (冬季不少于半小时), 其中 1 小时体育活动 ,午睡时间不少于2 小时 。儿园健康检查制度入园检查
2、 :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部 线透视 、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须经过检疫期,无症状方可入园。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 传染病史 、过敏史 、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2、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 线透视 、肝功能 、 粪便常规检查 , 以及阴道霉菌、 滴虫检查 ,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3、定期体检制度 :一岁至三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 。测量要准确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 、疾病统计 , 及时矫治缺点 。4、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
3、痊愈后 , 持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 、麻风病 、 结核病 、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5、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 :有否发烧 ;二看 :咽部 、皮肤和精神 ;三问 :饮食、 睡眠 、大小便情况 ;四查 :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儿园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 ,每周一大扫 。分片包干 ,定人 、定点 、定期检查 。要消灭蚊 、蝇、蟑螂等害虫 。2、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清洗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
4、换气。 室内要有防蚊 、 防蝇 、防暑和取暖设备 。4、厕所要清洁通风 ,定时打扫并消毒 。儿童用的便盆 ,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 ,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5、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6、幼儿饭前便后洗手, 早晚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7、饭后要漱口 ,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8、每周剪指甲一次 ,每两周剪趾甲一次。9、保持儿童服装整洁, 衣服 、被褥 、床单要勤洗勤晒。10 、保护幼儿视力 ,室内要注意采光。 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得太近。 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11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
5、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 ,勤剪指甲 , 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和幼儿接触时不抽烟。12 设立保健室 ,建立隔离室 ,隔离室用品要专用。3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肠道 、呼吸道传染病消毒方法详见附表五、 六)。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所)或班 。14 对患传染病的婴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婴幼儿进行检疫、隔离 、观察 ,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 ,园( 所)儿童不混班 ,不串班 。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16 幼儿离园 (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 )返回时 ,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6、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17 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领导 ,采取必要措施。幼儿园疾病预防制度贯彻 “ 预防为主 ” 的方针 ,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 、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95 以上, 白百破 、卡介苗接种率在90 以上 ), 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3及时了解疫情 ,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治疗 、早隔离。 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
7、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的发生 ,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续发。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5加强体格锻炼 ,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儿园安全制度各项活动均要以孩子为中心,工作人员要注意儿童的各项活动。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2要注意房屋 、场地 、 玩具 、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触电 、砸伤 、摔伤 、烫(烧)伤等事故的发生。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 吃药时要仔细核对,剧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并严禁放在班上。 药物保管和服用应由医务人员负责。4建立健全儿童接送制度,不得
8、丢失幼儿。儿园家长联系制度要做好儿童的保健工作必须依靠家长的共同配合,对孩子的习惯和行为的培养,要求园所 )和家庭必须一致 ,否则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上的矛盾。1、采取多种方式 ,同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配合。2、定期开家长会 ,经常向家长宣传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3、儿童如无故缺席 ,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儿童保健工作。4、提供宣传资料 (如预防接种方面)。童预防接种制度2.新生入园时应仔细询问入园儿童的家庭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等儿童的健康情况。3.接种前幼儿园要向家长和幼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每次注射疫苗,除禁忌症外,要求每个幼儿都要注射,不能遗漏。预防接种率应达95%以
9、上。4.有严重慢性病(如心脏病和肾炎等)者和发烧者不注射。5.注射后要告诉儿童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出现一般的红、肿、痛是正常现象。6.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反应过激者,要及时送往医院处理。篇二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生活作息制度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 (所)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制定出本园 (所) 的儿童一日生活制度。(2)管理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 小时 (冬季不少于半小时),
10、 其中 1 小时体育活动 ,午睡时间不少于2 小时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盥洗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4、保证幼儿足够的饮水量。除固定饮水时间外,做到随渴随喝。5、睡眠注意室内空气的温度,睡眠姿势要正确,睡前脱外衣 ,外裤 。6、按时开饭 ,两餐间隔 3 小时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饭菜符合幼儿消化机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二、儿童健康检查制度1、儿童入托入园体检: 儿童入托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 。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儿童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儿童离
11、开托幼园所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托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2、儿童入园 (所)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 3 岁以上儿童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 ,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儿童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3、身高、 体重 、视力检查 :身高 、体重检查每季度一次。视力检查半年一次 。4、严格执行晨间的检查及全日制观察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采取班上教师检查,由保健医生负责确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步骤包括 :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儿童精神 、脸色 、体温 , 询问在家的健康状况,根据儿童的年龄 、健康状况 、传染病发病季
12、节作有重点的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 、皮肤有无皮疹 、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等。(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 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 由家长带儿童去医院就诊。(4)儿童带来的药品, 要核对姓名 、药名 、剂量 、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 ,按时给儿童用药。(5)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精神、饮食 、睡眠 、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儿童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人员联系并作好观察记录。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1、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同时要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2、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性病 、性传播疾病 、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等
13、有碍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教人员、 炊事员 ,患病期间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 ,要及时隔离 、治疗 。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儿童的保教工作。儿园卫生与消毒管理制度(修订 )、个人卫生与消毒1、保证儿童认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2、儿童每人一巾 ,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毛巾应放置在阳光通风处晾晒,毛巾挂放有间距,以互相间无重叠为适宜。3、被褥个人专用 ,被褥保持清洁、干燥 ,每月换洗被褥被套一次。4、保护儿童视力 ,注意室内采光,照明要符合要求。看电视时儿童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电视机对角线的 5 7 倍, 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5、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和
14、吐痰,不乱丢弃废物等。午睡时要脱外衣、脱鞋 ,纠正蒙头 、吮手 、 咬被角等不良睡眠习惯。6、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 , 饭前便后和给儿童开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 。二、环境卫生消毒1、室内外环境整洁 、安全 、无污染 。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 、每周一大扫 ,应作湿性清扫 。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2、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夏季空调房间每半日至少通风一次,每次 10 15 分钟 。卧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 。3、夏季要有防蚊 、蝇设备 ,及时消灭蚊 、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4、玩具每周至少清洁一次。5、床围栏 、小桌椅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清洁一次 。6、各班清洁用
15、具 (如扫帚 、托布 、抹布等 )要专用 ,拖布 、抹布每次用后要及时清洁干净,干燥保存。7、厕所要儿童专用 ,儿童入厕后要及时冲刷,做到清洁 、无异味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儿园疾病防控管理制度、预防接种管理1、按儿童年龄及季节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2、在有季节流行性疾病时,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 、季节 、适时 、全程、 足量 、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3、接种疫苗后如发现儿童有严重的反应,应及时送医院处理。二、传染病管理1、采取早预防 、早发现 、早隔离 、早治疗等综合措施。制订出本园传染病发生、食物中毒 、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
16、件的应对预案。2、控制传染源 :( 1)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及时登记上报 。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 不升班 、不收新生 、不转托幼园所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管理。3、切断传播途径(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4、保护易感儿童(1)掌握易感儿童名单,传染病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并采取要的预防措施 ,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2)合理安排
17、儿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 ,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三、儿童常见病管理1、儿童常见的呼吸道、 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 、营养性贫血 、 肥胖症等 ,应列为多发病防治内容 。建立专门档案 、加强管理 。2、保健人员及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的生活、保健 、营养 、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 如适当地进行营养上的干预, 按体弱儿管理要求认真做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3、向家长宣传体弱儿护理保健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必要时及时就医。四、体格锻炼1、开展活动量适宜的各种体育锻炼,随季节变化安排好户内外活动。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卫生保健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