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
2、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是有机统一的。2、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首先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其次,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思想文化来源:19 世纪欧洲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3、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19 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来源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思想进步。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来源的关系:如上一、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唯物论(一) 、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含义: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存在和思
4、维,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必然成为哲学的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内容: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基本规律。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列宁
5、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意识的客观性、主观性和能动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6、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有不是物质本身。能动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时间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辩证法(二)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1、普遍联系原理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7、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普遍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普遍联系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发展观发展的含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重视发展的意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
8、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把握这一规律对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敢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矛盾学说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
9、寓于同一性之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各自作用:同一性: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
10、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辩证否定观基本
11、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欲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2、。(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认识论二、认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一) 、认识与实践1、实践和认识及其关系实践: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内容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
13、,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因而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做出了同旧唯物主义完全不同的回答。3、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认识运动辩证过程, 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4、两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基本条件: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践的感性材料。经过理想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制作加工。第二次: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这是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理论实现自身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与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在第一次飞跃中不可能证实,只有运用到实践,正确的才能被证实,错误的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实现
15、自身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二) 、真理与价值1、真理及其基本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通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16、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 某一层次的认识, 因而是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应都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认识的深刻程度、精确程度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的性。 * 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
17、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2、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应,它的本性在于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主观是另一种认识,客观事物又不可能回答问题,所以)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认识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只能是作为主客观桥梁的社会实践。从实践的特点看,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根据。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历史唯物主
18、义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的含义、要素和各自作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是人们生活的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物质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身缠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
19、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体不同: 个体意识: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群体实践的产物层次不同社会心理:低层次的社会意识,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的社会意识,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
20、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 也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
21、象,其中进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二者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会阻碍生产力
22、的发展。从过程上看, 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
23、形式和解决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好的: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坏的: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隐私泄露。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并非都能使人摆脱贫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如:霸权主义。(三)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人民群众的社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 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