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吕祥翠 +郭春梅摘 要 根据社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形成校企合作的集中实践教学训练的大四学年; 构建并实施“ 2+2+1”专业核心课程群,形成“平台+模块+特色专业选修课”的人才培养体系 ; 课程建设实行带头人负责制; 加强教材建设 ; 强化工程实践等。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构建符合形势要求的特色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同类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体系优化 课程群:G642 :A DOI:10.16400/ki.kjdk
2、x.2015.07.01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LV Xiangcui , GUO Chunmei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for application-or
3、iente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re optimized as follows: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ior school year focusing on practice training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
4、tation of the 2+2+1 core curriculum group, forming the platform + module + specialty elective cours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lead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cours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and p
5、ractice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training schem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engineering talent, which meet the situation requirement and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 w
6、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curriculum group 0 引言课程体系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支撑。强化课程建设,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基础。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定位于“工程应用型”,其宗旨是立足天津,服务周边,为国家基础工程建设培养大量富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
7、于1979年,2011 年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与此同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也已经顺利实施。我国 2013 年将本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其中“能源应用”有着深刻的内涵,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建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实践以专业设置标准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工程实践,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1 按照“3+1”教学模式,形成校企合作的集中实践教学训练的大四学年,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图 1 “3+1”模式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自2010 级实施“ 3+1”模式教学体系改革, 2013
8、年再次修改完善。“ 3+1”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三个阶段,前两学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为基础理论教学环节,并穿插课程实验教学; 第三学年为第二阶段,主要为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同时穿插基本专业实践教学。最后一个阶段是第四学年,主要为集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安排五门专业课程设计(10教学周)和生产实习,以及Trnsys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 Fluent 室内环境模拟技术、洁净室与空气洁净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及专业知识扩展课程。集中实践教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对其特别关注。王
9、宇通过整合及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目标清晰、载体明确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并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改革。该模式从工程实践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出发,通过教学体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显著。1.2 “2+2+1”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反映专业特点的、具有生成力的、最基础的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同时它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技术发展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形成与专业最新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与不断添加进来的专业新技术选修
10、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新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遵循“厚基础+宽口径 +高视野”的目标,落实到“平台+模块+特色专业选修课”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目前已构建并自2010 级起实施了“2+2+1”专业核心课程群,以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型大学发展目标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厚基础,落实到平台课程上,平台包括公共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第一个“2”代表两个专业基础平台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构成第一专业基础课平台 ; 以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和流体输配管网构成第二专业基础平台。宽口径,落实到模块课上。第二个“2”代表两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暖通空调方向专业课程模块(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冷热源
11、工程等课程)和城市燃气方向专业模块(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输配、燃气气源等课程)。高视野,落实到特色专业选修课上。“1”代表一组反映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学生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知识扩展需求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洁净室设计与洁净技术、 Transys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 Fluent 室内环境模拟技术天然气高效利用技术、液化天然气等。1.3 课程建设实行带头人负责制,加强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核心课程师资是决定核心课程质量的首要条件。为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发挥关键的核心作用,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
12、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教师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对于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中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理论功底较深,但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和指导经验,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体系,难以对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工程训练,从而造成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创造能力的先天不足。为此,在课程设置上,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主讲教师,为其他老师起到了示范作用,保证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授课安排上,每门主干课程至少由新、老两位教师承担,对中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团队负责人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活动,新入职教师要通过听课
13、、辅导等环节训练,以保证其顺利过好教学关。同时,经过培训的青年老师上岗后还要接受导师团队的检查和督导。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接触企业,分期分批安排新任教师教师下企业或到设计院实习,接受工程培训,打造一支工程能力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另外,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申请“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活动,深入学科前沿,掌握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这些措施切实保证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与教学质量。1.4 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吸收行业最新发展成果,编写高质量的专业特色教材本专业注重教材建设,除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编写高水
14、平教材外,对使用教材的选择也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大多选自国家级规划教材,且为近三年最新出版。自编教材融入了团队最新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体现了我校建环专业特色。近 10 年来,团队成员组织编写教材8 部。这些教材自出版之日起就在我校和国内其他高校大量使用并获得广泛好评,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1.5 强化工程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明确课堂、实验、实习、设计等各教学环节的核心任务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实施板书与多媒体结合、实验操作、工程现场认识、设备与管道制作安装、系统运行调节与课程设计与项目综合设计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5
15、.1 理论教学突出工程实际在 CAD 教学中,聘请设计院一线设计工程师进行教学,将设计院实际CAD 设计技巧引入教学。并在二、三年级的科技活动中,以实际工程为素材,加强CAD能力提高,开展班级CAD竞赛,提高学生设计技能。在大四年级毕业设计时,达到设计院适用水平。1.5.2 强化初级工程能力的培养结合工程制图课程,开设工程机械测量讲座,强化机械绘图能力。将机械绘图、机械测量、工具应用纳入金工实习中,使基础工程能力得到了锻炼,并在班级环境建设中进行初级工程能力的实践。在二、三年级的科技活动中,对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控制等技术进行深入培训,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1.5.3 建设完善工程实践中心在实
16、践中心建设中,在以开放性、综合性、实战性为目标; 以多层次、多样性培养为手段 ; 以产学研实际项目、科研项目为素材。突出卓越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搭建管道工程施工能力实践平台。依托课程设计,将户内管道设计、管道加工、用具测试有机融合,着重管道施工能力锻炼; 搭建工程初级能力认知实践平台,通过设备、系统拆装训练,进行初级工程能力训练; 搭建管网运行、抢修平台,通过管道检测、定位检验、带压抢修等项目训练,拓展学生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从一年级开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讲座,并随着年级增长不断深入; 建设专业工程软件训练平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购买BIM、PIPELINE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培
17、养学生应用工程软件的能力。2 结束语通过建立与实施工程应用型建环专业教学体系,促进了建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专业能力增强。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之相应的专业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效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专业能力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状况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表明:我专业的学生基本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工作态度端正,作风严谨,扎实肯干,基本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能很快胜任工作。我们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质性合作,改善实习条件,以求真正实现将学生能力培养摆到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位,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C03-0810)和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JG-1438)注释 王宇,郭春梅,颜爱斌 . 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例. 中国轻工教育, 2014(4):68-71. 李立新,刘晓玲 .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示范群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1):127-128. 冯凭,丁海娟,马晓燕 . 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9 (5):60-61. - 全文完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