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收集 .pdf





《2022年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收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收集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 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 :G45.0 ) ,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 :G4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 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3. 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4. 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5. 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5-7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 :G45.0 ) ,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 (ICD-10 :G45.1 )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 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
3、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 、抗核抗体、 ENA 、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 MRI或 CT,颈动脉血管超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 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 TCD ,CTA 、MRA 或 DSA ,灌注 CT或灌注 MRI。(七)选择用药。1
4、. 抗凝药物: 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肝素加华法令;单独口服华法令;单独用低分子肝素。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 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八)出院标准。1. 患者病情稳定。2.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 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2. 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 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 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转
5、外科或介入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5. 若住院期间转为脑梗塞者转入脑梗塞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 2009 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I6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2. 头颅 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
6、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3 2. 控制血压。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 控制体温。5. 防治癫痫。6. 必要时外科手术。7. 早期康复治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 脑出血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 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
7、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 CT 、胸片、心电图。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 、MRA 或 DSA ,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1. 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2. 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3.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4. 缓泻药。5.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 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
8、药物。(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1. 生命体征监测。2.NIH 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九)出院标准。1. 患者病情稳定。2.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4 1. 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 或 NICU ,转入相应路径。2. 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 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 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
9、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4. 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出血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吉兰 - 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 2009 年版)一、吉兰 - 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吉兰- 巴雷综合征(ICD-10 :G61.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4 周可有或无感染史。2. 临床表现: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末梢性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颅神经受损,可伴有呼吸肌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括约肌功能多数正常。3. 脑脊液检查: 2/3 患者表
10、现为蛋白细胞分离。4. 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2. 血浆臵换。3. 皮质类固醇激素。4. 抗菌药物。5. 辅助呼吸。6. 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7. 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4 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61.0 吉兰 - 巴雷综合征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11、-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5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肿瘤全项、免疫五项+风湿三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片;(4)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F 波、 H反射;(5)腰穿 :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找细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2. 有条件可行空肠弯曲菌抗体检测。(七)选择用药。1. 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2. 血浆臵换
12、。3.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4. 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八)出院标准。1. 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或基本恢复。2. 治疗 2 周病情平稳。3. 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 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 2009 年版)一、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发性硬化复发期(ICD-10 :G35 01 ) (首次发作的临床孤立综合征不包括在内)(二)诊断依据。名师资料总结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收集 2022 神经内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收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