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1.能说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及带电情况。2.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会认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一、原子的构成1.由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但结构上原子是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再分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中子不显电性。2.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3.仔细观察图3-9,可以发现原子核很小,原子
2、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4.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不超过2个)。5.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一、原子的构成1.分析讨论课本P53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一定有质子、电子,但不一定有中子(氢原子没有中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2.你能总结出原子的结构吗?原子二、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仔细观察课本P54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独自完成氢(H)、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硫(S)、氯(Cl)、钾(K)、钙(C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相互检查纠错并讨论氧(O)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见导学测评P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的结构 原子 结构 课时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