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多音字及辨析.doc
.-多音字辨析A阿(1) 当前缀或译音,如“阿公”“阿拉伯”。(2) 迎合,偏袒,如“阿谀”“阿其所好”“刚直不阿”。挨(1) i用于“挨个”(逐一)、“挨近”等。(2) i用于“挨打”“挨时间”等。艾(1) 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艾蒿。停止,如“方兴未艾”。(2) y惩治,如“惩艾”、“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拗(1) o弄弯使断,如“把钢丝拗断”。(2) o不顺,不顺从,如“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拗口”等。(3) ni固执,不驯服,如“执拗”脾气拗”等。B扒(1) b抓,拆,脱,剥,如“扒车”“扒屋”“扒衣服”“扒皮”。(2) p用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偷,如“扒草”“扒窃”。柏(1)bi 柏树,常绿乔木;姓氏。(2)b德国首都柏林。(3)b黄柏,一种树木。薄(1) bo不厚,如“底子薄”。(感情)冷淡,不深,如“情分薄”。(味道)淡,不浓,如“酒味很薄”。(土地)不肥沃,如“这儿地薄,产量不高”。(2) b轻微,少,如“薄技”。不强健,不壮实,如“单薄”。不厚道,如“刻薄”。看不起,如“鄙薄”“菲薄”。迫近,如“日薄西山”。不肥沃,如“薄田”。(3) b用于“薄荷”。剥(1) bo去外皮,如“剥花生”“剥皮”。(2) b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削”“剥夺”“剥落”“盘剥”“生吞活剥”。刨(1) bo刨子或刨床,如“槽刨”“刨刃儿”等。刨木头。(2) po挖掘,如“刨土”“刨坑”。刨除,如“十天刨去五天”。暴(1) bo突然而猛烈,如“暴力”“暴饮”“自暴自弃”。(2) p同“曝”。曝(1) bo用于“曝光”。(2) p晒,如“曝露”“一曝十寒”。背(1) bi用于“背负”“背债”“背包”等。(2) bi用于“背风”“背约”“背信弃义”“背道而驰”等。臂(1) bei用于“胳臂”。(2) b用于“臂膀”“臂助”(帮助,助手)等。奔(1) bn用于“奔波”“奔驰”“奔放”“奔流”等词语。(2) bn用于“奔命”“奔头儿”。绷(1) bng拉紧,如“绷紧绳子”。粗粗地缝,如“绷被头”。(2) bng绷着,如“绷着脸”。强忍住,如“他绷不住笑了”。辟(1) b君主,如“复辟”。君主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征召和荐举)。(2) p开辟。排除或驳斥,如“辟谣”“辟邪说”。透彻,如“精辟”。裨(1) b益处,如“裨益”“无裨于事”。(2) p辅佐的,副,如“偏裨”“裨将”。骠(1) bio用于“黄骠马”(一种黄毛夹杂白点的马)。(2) pio用于“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骠勇”(勇猛)。扁(1) bin一种形状,如“扁平”“扁圆”。(2) pin用于“扁舟”(小船)。便(1) bin方便,便利。方便的时候或顺便的机会,如“得便”“便车”等。(2) pin便便,形容肥胖。便宜(pin yi) a价钱低;b不应得的好处。瘪(1) bi用于“瘪三”(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2) bi物体表面凹下去,不饱满,如“干瘪”“瘪谷”。别(1) bi用于“别离”“鉴别”“别致”“别出心裁”等。(2) bi用于“别扭”。屏(1) bng抑止呼吸,如“屏气”。排除,除去,如“屏弃”。(2) png屏风,如“画屏”。遮挡,如“屏障”。伯(1) b用于“伯父”“伯仲”“伯爵”等。(2) b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泊(1) b船靠岸,如“停泊”等。停留,如“漂泊”等。(2) p湖,如“湖泊”“梁山泊”。血泊.C采(1) ci用于“采纳”“兴高采烈”等。(2) ci用于“采地(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参(1) cn加入,如“参军”。参考,如“参阅”。进见,如“参谒”。(2) cn用于“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3) shn多指人参。参商,不同时在天空出现的两颗星,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曾(1) cng用于“曾经”、“曾几何时”(时间没过多久)等。(2) zng用于“曾祖”、“曾孙”(孙子的儿子)等。差(1) ch甲数减乙数所余。稍微,还,如“差强人意”“差可告慰”。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异”“差别”。(2) ch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远”。缺欠,如“差个人”。不好,如“质量差”。错误,如“说差了”。(3)chi派遣,差遣。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差役,当差的人。(4)c用于“参差”。禅(1) chn有关佛教的,如“坐禅”“禅杖”“禅师”等。(2) shn禅让(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他人)。孱(1) chn瘦弱,软弱,如“孱弱”“孱赢”。(2) cn 意义同chn,用于“孱头”。颤(1) chn(动)发抖,颤动,如“颤抖”“颤巍巍”“颤悠”等。(2) zhn用于“颤栗”。场(1) chng用于“场地”“场合”“场面”“冷场”“捧场”“上场”“一场戏”等。(2) chng用于“场院”“圩场”“一场大雨”等。绰(1) cho抓取,如“绰起一根木棍”。(2) chu宽裕,如“绰绰有余”。绰号。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朝(1) cho用于“朝代”“朝奉”“朝见”“朝纲”“朝政”等词语。(2) zho用于“朝阳”“朝晖”“朝气”“朝夕”“朝霞”等。称(1) chn适合,如“称身”“称心”。(2) chng名称,如“俗称”。说,如“称好”。测定重量,如“把这袋米称一称”。(3) chng同“秤”。伧(1) chen用于“寒伧”(丑陋,不体面,讥笑)。(2)cng粗野,如“伧俗”(粗俗鄙陋)。乘(1) chng用于“乘势”“乘便”“乘机”“乘凉”“乘兴”“乘坐”等词语。(2) sh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如“千乘之国”。澄(1) chng水清,澄清,使清明,如“江澄如练”“澄清事实”。(2) dng使水清,如“把浑水澄清”。冲(1) chng用于“要冲”(重要地方)、“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冲撞”、“冲突”、“冲犯”(冒犯)、“冲洗”、“冲销”(抵消)等。(2) chng用于“冲床”“冲压”“冲劲儿”等。臭(1) chu跟“香”相对。恶,坏,如“臭名”。狠狠地,如“臭骂”。(2) xi气味,如“无色无臭”“乳臭未干”。处(1) ch 居住,如“穴居野处”。跟别人交往。存,如“处心积虑”。处置,处罚。用于“处女作”“处女地”等。(2) ch 地方,处所,如“住处”“长处”。机关,部门,如“公证处”。畜(1) ch禽兽,多指家畜,如“六畜”“牲畜”等。(2) x饲养牲畜,如“畜牧”“畜养”“畜产”等。揣(1) chui藏在穿着的衣服里,如“揣手”“揣在怀里”。(2) chui估量,如“揣测”“揣摩”。(3) chui挣揣(挣扎)。创(1) chung用于“创伤”、“重创”(使受严重损伤)等。(2) chung用于“首创”“创举”等。幢(1) chung用于“经幢(石幢)”(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绸伞或石柱子)、“幢幢”(影子摇晃)等。(2) zhung量词,座,如“一幢房子”。椎(1) chu敲打东西的器具,敲打,如“椎心泣血”。(2) zhu椎骨,如“脊椎”。刺(1) c拟声词,如“刺刺地冒火星”。(2) c用于“刺激”、“刺探”、“刺刺不休”(说话没完没了)等。伺(1) c伺候,听人使唤,照料别人。(2) s观察,守候,如“窥伺”“伺机”“伺隙”等。攒(1) cun聚,凑集,如“人头攒动”、“攒射”、“攒钱”(凑钱)。(2) zn积聚,积蓄,如“积攒”、“攒钱”(存钱)。撮(1) cu聚起,摘取,量词,如“撮土”“撮要”“一撮米”。(2) zu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如“一撮儿头发”。D答(1) d专用于“答应”“答言”等。(2) d回答,如“答非所问”。还报,如“答谢”“报答”。大(1) d用于“大夫”(古官名)、“大王”(君主)、“石油大王”等。(2) di用于“大夫”(医生)、“山大王”(强盗首领)等。待(1) di停留,如“待一会儿”。(2) di用于“对待”、“等待”、“自不待言”(自然无需说)。逮(1) di捉,如“猫逮老鼠”。(2) di到,及。如“力有未逮”。义同“逮”(di),只用于“逮捕”。弹(1) dn用于“子弹”“导弹”等。(2) tn用于“弹性”、“弹劾”、“弹压”(镇压)、“弹指”(比喻极短暂的时间)等。当(1) dng用于“当地”、“当代”、“当年”(指过去)、“螳臂当车”、“门当户对”等。(2) dng用于“恰当”、“当真”、“当做”、“当年”(这一年)、“安步当车”等。叨(1) do用于“叨登”“叨念”等词语。(2) do用于“叨咕”(方言)小声絮叨。(3) to“受到好处”之意。如“叨教”“叨扰”“叨光”。倒(1) do用于“跌倒”、“倒台”、“倒戈”、“倒车”(中途换车)、“倒手”等。(2) do用于“倒影”、“倒悬”、“倒彩”(倒好儿)、“倒车”(使车后退)等。提(1) d用于“提防”(防备)、“提溜”。(2) t用于“提纲”“提醒”“提取”。的(1) d真实,实在,如“的确”、“的当”(恰当,非常合适)、“的证”(确凿的证据)。(2) d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调(1) dio用于“调动”“调查”“调度”“调干”“调集”等词语。(2) tio用于“调和”“调剂”“调教”“调解”“调侃”“调控”等词语。斗(1) du用于“斗升”、“斗胆”(大胆,多作谦辞)、“斗室”(比喻极小的屋子)等。(2) du用于“搏斗”“斗智”等。度(1) d用于“度假”、“度命”、“度量”、“度量衡”、“度曲”(作曲)等。(2) du用于“揣度”“测度”“度德量力”等。囤(1) dn名词,用竹篾等编成或用席箔等围成的装粮食的器具。(2) tn动词,储存,如“囤积居奇”。E恶(1) 恶心,要呕吐或令人厌恶的感觉。(2) 与“善”相对。凶狠,如“恶骂”“恶战”。恶劣,坏,如“恶习”。(3) w叹词,表示惊讶,如“恶,是何言也!”疑问代词,同“乌”,何、哪里(多用于反问)。(4) w憎恨,讨厌,如“可恶”“深恶痛绝”。F发(1) f用于“发落”“发生”发挥”等。(2) f用于“理发”、“脱发”、“令人发指”(形容愤怒到极点)等。坊(1) fng用于“坊间”(街市上)、“牌坊”等。(2) fng用于“磨坊”等。菲(1) fi花草茂盛,如“芳菲”。(2) fi菲薄(多用作谦辞),如“菲仪”(菲薄的礼物)。分(1) fn与分开有关的,如“分裂”“分配”“区分”“百分之一”。(2) fn成分,职责,料想,格外,如“养分”、“非分”、“自分”(料想)、“分外”。缝(1) fng用于动词,如“缝补”“缝纫”。(2) fng用于名词,如“门缝”“缝隙”。否(1) fu用于“否定”“否决”“是否”“否认”“否则”等词语。(2) p 坏、恶;贬斥。如“否极泰来”“臧否人物”。G轧(1) g(方言)“轧朋友”“轧账”。(2) y用于“轧棉花”(碾、滚压棉花之意)、“倾轧”(排挤)、“轧马路”(比喻在街道上闲逛)等词语。(3) zh用于“轧钢”(压钢坯)、“轧机”(轧钢用的机器)、“轧辊(gn)”(轧机上的主要装置)等词语。干(1) gn用于“干犯”(冒犯)、“干涉”、“干禄”(求俸禄)、“干扰”、“干柴烈火”等。(2) gn用于“才干”“骨干”“干将”等。扛(1) gng两手举重物,如“力能扛鼎”、“扛鼎之作”(力作)。(2) kng用肩承担,如“扛枪”。搁(1) g用于“耽搁”“搁浅”(多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等。(2) g禁受,如“搁不住”。给(1) gi表示交付,使对方得到什么。作介词,表目的或对象等。(2) j供应,如“给水”“自给自足”。富裕充足,如“家给人足”。更(1) gng改变,改换,经历,时段,如“更动”“更新”“不更事”“五更”。(2) gng再,更加,如“更上一层楼”“更好”。颈(1) gng(口语)“脖颈儿”。(2) jng用于“颈项”“颈联”“颈椎”等词语。供(1) gng用于“供给”、“供应”、“供求”、“供养”(赡养)等。(2) gng用于“供品”、“供奉”、“供养”(祭祀)、“供职”、“供状”、“口供”等。勾(1) gu用于“勾勒”(勾画)、“勾结”、“勾兑”、“一笔勾销”等。(2) gu用于“勾当”(多指坏事情)。鹄(1) g箭靶子,如“中鹄”、“鹄的”(箭靶的中心;目的)。(2) h天鹅,如“鹄立”(直立)、“鹄望”(形容盼望等待)。观(1) gun看,认识,如“走马观花”“观念”。(2) gun道教的庙宇,如“道观”。冠(1) gun帽子或帽状物,如“王冠”“弹冠相庆”“树冠”。(2) gun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冠军,如“未冠”“冠名”“夺冠”。H行(1) hng用于“行列”、“行当”、“行款”(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等。(2) hng用于“道行”(多比喻技能本领)。(3) xng用于“行径”、“行云流水”(比喻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等。吭(1) hng喉咙,如“引吭高歌”。(2) kng 吭声,吭气。吭哧,形容说话时吞吞吐吐。巷(1) hng巷道,在地下挖掘的坑道。(2) xing较窄的街道,如“街头巷尾”“巷战”。号(1) ho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如“呼号”“号叫”。大声哭,如“号啕”“哀号”“号丧”。(2) ho号令,如“发号施令”。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如“集合号”等。好(1) ho用于“好坏”、“好说歹说”、“好自为之”(自己妥善处理,好好干)等。(2) ho用于“好强”、“好恶(w)”、“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乐善好施”等。喝(1) h用于“喝水”、“喝西北风”(挨饿)等。(2) h用于“喝问”(大声地问)、“喝令”(大声命令)、“喝彩”(大声叫好)等。和(1) h用于“和睦”、“和好”、“和棋”、“和衣而卧”、“和盘托出”(比喻毫无保留)等。(2) h跟别人应唱,如“曲高和寡”。和诗(依别人的题材和形式写诗)。(3) hu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揉弄,使之有黏性,如“和面”“和泥”。(4) hu掺和粉状物或加水拌成较稀的东西,如“和药”“和稀泥”。量词,如“衣服洗了三和”“药喝了两和”。(5) h用于打麻将或斗纸牌时取得胜利。荷(1) h荷花。(2) h承载,如“负荷”“荷载”“荷枪实弹”。横(1) hng用于“横竖”“纵横”“横向”“横加阻拦”等。(2) hng凶暴,如“蛮横”。意外的,如“横死”。哄(1) hng用于“哄传”“哄抬”“哄堂大笑”乱哄哄”等。(2) hng哄骗。用言语或行动引人高兴,如“哄小孩儿”。(3) hng吵闹,开玩笑,如“起哄”“一哄而散”。红(1) hng用于“红色”“红利”等。(2) gng用于“女红(工)”(旧时指女子从事的缝纫、刺绣等工作)。划(1) hu用于“划船”、“划算”(盘算,合算)、“划火柴”等。(2) hu用于“划分”“划拨”“策划”等。晃(1) hung用于“晃眼”(光线刺眼)等。(2) hung用于“晃动”等。混(1) hn用于“混蛋”“混球儿”“混(浑)水摸鱼”等词语。(2) hn用于“混充”“混沌”“混合”“混迹”“混乱”等词语。浑(1) hn用于“浑蛋”(程度比“混蛋”轻)“混(浑)水摸鱼”“浑浑噩噩”“浑然”等词语。(2) hn同“混”,用于“浑乱”“浑杂”等;“浑名”(也称绰号、混号、诨号)。J几(1) j 小桌子,如“茶几”“窗明几净”。近乎,几乎。(2) j 询问数目,如“几人”。表示大于一而小于十的不定的数目,如“十几”。期(1) j一周年,一整月,如“期年”“期月”。(2) q用于“期限”、“期望”、“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等。缉(1) j搜捕,捉拿,如“缉私”“通缉”。(2) q,如“缉鞋口”。稽(1) j查考,计较,拖延,如“稽查”“有案可稽”“稽延”。(2) q用于“稽首”(叩头)。诘(1) j用于“诘(佶)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诘屈,曲折;聱牙,拗口)。(2) ji诘问,如“反诘”“盘诘”。亟(1) j急切,如“亟待解决”。(2) q屡次,如“亟来问讯”。籍(1) j用于“狼藉”。(2) ji衬垫,安慰,含蓄,如“枕藉”“慰藉”“蕴藉”。济(1) j用于“济济”(形容人多)。(2) j渡,如“同舟共济”。救济。(对事情)有益,如“无济于事”“假公济私”。假(1) ji用于“虚假”、“假定”、“假如”、“久假不归”(久借不还)、“不假思索”等。(2) ji按规定或经批准暂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间(1) jin用于“间距”(两者间距离)、“间不容发”(喻距灾害极近,情势极危急)等。(2) jin用于“间苗”“间或”“离间”“间断”“间谍”“亲密无间”等。监(1) jin督察,牢狱,拘禁,如“监督”“监狱”“监禁”。(2) jin帝王时代的官府名,如“钦天监”“国子监”;又用于“监生”“太监”等。渐(1)jin流入,如“东渐于海”。沾湿,浸渍,如“渐染”。(2)jin逐渐,如“渐入佳境”。事物发展的开始,如“防微杜渐”。槛(1) jin栏杆,栅栏,如“直栏横槛”、“槛车”(古代的囚车)。(2) kn门槛。强(1) jing强硬不屈,固执,如“倔强”“强嘴”。(2) qing力量大。要强,坚强。使用强力,如“强占”“强渡”。比其他更好,如“比上届强”。有余,如“十分之一强”。(3) qing勉强,如“强颜”“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强不知以为知”。施加压力使服从,如“强迫”“强使”“强求”。教(1) ji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如“教书”“教小孩儿识字”。(2) jio教导,教育,如“因材施教”“请教”等。宗教。嚼(1) jio用于“细嚼慢咽”“咬文嚼字”“味同嚼蜡”等。(2) ju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某些成语,如“咀嚼”“过屠门而大嚼”。角(1) jio羊角、牛角等。号角。物体两边相交的地方。我国货币单位。嘴边,如“嘴角”。(2) ju角色,如“主角”。演员,如“名角”。竞赛,争吵,如“角斗”“口角”。古代五音(宫、商、角、微、羽)之一。觉(1) jio 睡眠。(2) ju用于“视觉”、“自觉”、“大梦初觉”(睡醒)等。校(1) jio订正,如“校对”“校样”。比较,较量,如“犯而不校”“校场”。(2) xio从事教学的地方,如“校舍”。校官,如“少校”。结(1) ji用于“结果”(长出果实)、“结实”(坚固耐用;强壮)等。(2) ji用于“结局”“结网”“打结”“结伙”“结案”“张灯结彩”等。解(1) ji用于“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解禁”(解除禁令)、“解聘”、“解颐”(开颜而笑)等。(2) ji押送,如“解送”(押送财物或犯人)。解元(明、清时乡试第一名)。(3) xi明白,如“解理”。旧时马术,如“跑马卖解”。解数(手段、本事)。矜(1) jn用于“矜持”(拘谨)、“矜夸”(骄傲自夸)等。(2) qn矛柄,如“锄槎棘矜”(过秦论)。禁(1) jn禁受,如“弱不禁风”。忍住,如“忍俊不禁”。(2) jn用于“禁止”、“监禁”、“禁忌”、“宫禁”(旧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等。尽(1) jn用于“尽管”“尽快”“尽早”等。(2) jn用于“尽情”“尽力”“尽职”“尽善尽美”等。劲(1) jn用于名词,如“劲头”“干劲”。(2) jng用于形容词,如“劲旅”“秋风劲吹”。靓(1) jng妆饰,打扮,如“靓妆丽服”。(2) ling漂亮,好看,如“靓丽”、“靓女”(方言)、“靓仔”(方言)。据(1) j用于“拮据”(缺钱,境况窘迫)。(2) j用于“据守”“据点”“凭据”“据理力争”等。卷(1) jun用于“行李卷”“卷烟”“卷入”等。(2) jun用于“案卷”、“卷帙浩繁”(书籍很多)等。隽(1) jun用于“隽永”(言论、文章意味深长)、“隽语”(隽永的话语)等。(2) jn同“俊”(才智出众),用于“隽杰”“隽士”等。龟(1) jn用于“龟裂”。(2) gu乌龟。K卡(1) k用于有关音译词,如“卡车”“卡片”“卡宾枪”。(2) qi用于“卡脖子”、“卡具”(夹具)、“卡壳”、“关卡”等。看(1) kn守护,看押,如“看门”“看管”“看守”。(2) kn看,访问,照料,如“看板”“看望”“照看”。空(1) kng多用于形容词,如“空洞”“空想”空泛”“空谷足音”。(2) kng用于“空格”“空地”“空白”“空额”“抽空”“空闲”等。L烙(1) lo用于“烙印”“烙花”等。(2) lu用于“炮(po)烙”(古代一种酷刑)。勒(1) l用于“勒令”“勒索”“悬崖勒马”等。(2) li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如“勒紧点儿”。累(3) li用于“累赘”“果实累累”等。(4) li用于“积累”“连累”“积年累月”“危如累卵”“罪行累累”等。(5) li用于“劳累”等。擂(1) li打,如“擂拳”。(2) li用于“擂台”、“摆擂”(比喻向人挑战)、“打擂”(比喻应战)等。俩(1) li两个,如“咱俩”。不多,如“就这俩钱儿”。(2) ling用于“伎俩”(不正当的手段)。量(1) ling用于“量具”、“量度”(长度、重量等量的测定)、“测量”、“衡量”等。(2) ling用于“容量”“数量”“量刑”“量力而行”“量人为出”“量体裁衣”“比权量力”“量才录用”等。踉(1) ling用于“跳踉”(跳跃)。(2) ling用于“踉跄”(形容走路不稳)。燎(1) lio用于“燎原烈火”等。(2) lio用于“火烧火燎”等。笼(1) lng用作名词,如“牢笼”。(2) lng用作动词,如“笼罩”“笼络”“烟笼雾锁”。弄(1) lng小巷,胡同,如“里弄”“弄堂”。(2) nng用于“弄权”(滥用权力)、“弄潮儿”(多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弄虚作假”、“舞文弄墨”等。绿(1) l用于“绿林”、“绿营”(清代一种由汉人组成的地方武装)、“鸭绿江”。(2) l用于“绿地”“绿茵”“绿茶”等。露(1) l用于“露天”“露宿”“原形毕露”“崭露头角”等。(2) lu口语,用于“露头”“露脸”“露相”“露富”“露马脚”等。偻(1) l用于“伛(y)偻”(脊背弯曲)。(2) lu用于“佝(gu)偻”(脊背弯曲)、“佝偻病”(软骨病)。率(1) l相关数目的比值,如“效率”“功率”“出勤率”。(2) shui率领。顺着,随着,如“率性”。不慎重,粗疏,如“率尔”“轻率”。坦率。大概,如“率皆如此”。纶(1) ln用于“垂纶”(钓鱼用的丝线)、“锦纶”、“涤纶”等。(2) gun用于“纶巾”(古代一种头巾)。落(1) lu用于“落后”“涨落”“落魄”等。(2) lo用于“落架”(比喻家业败落)、“落枕”、“落子”(曲艺名)。(3) lu用于“大大落落”。(4) l用于“丢三落四”“落在后面”等。M抹(1) m用于“抹布”“抹不下脸来”等。(2) m用于“抹煞(杀)”、“抹黑”(比喻丑化)等。(3) m用于“抹墙”“拐弯抹角”等。埋(1) mi用于“掩埋”“埋没”等。(2) mn用于“埋怨”。谩(1) mn欺骗,蒙蔽。(2) mn轻慢,没礼貌,如“谩骂”。(3) mn用于“蔓菁”。蔓(1) mn用于“蔓草”、“蔓延”、“不枝不蔓”(文字简洁)等。(2) wn用于“瓜蔓”“爬蔓”等。没(1) mi用于“没精打采”、“没辙”(没办法)等。(2) m用于“没落”、“没世”(一辈子)、“没齿不忘”(终生不忘)等。蒙(1) mng用于“蒙骗”“瞎蒙”“蒙人”等。(2) mng用于“蒙蔽”“蒙哄”“蒙陇”“蒙昧”“蒙难”等。(3) mng与“蒙古族”有关的词语。如“蒙古包”“蒙古人”“蒙古剧”等。靡(1) m浪费,如“奢靡”。(2) m顺风倒下,如“风靡”。靡靡低级趣味的(乐曲)。无,如“靡日不思”。模(1) m法式,规范,标准,如“模范”“楷模”。仿效,如“模拟”。(2) m模子,模型,如“铜模”“铅模”“模具”。模样。N难(1) nn 做起来费事的,如“难办”。不容易,不大可能,如“难保”。不好,如“难听”。难得,如“难兄难弟”(今多用贬义)。(2) nn 灾难。质问,如“问难”“非难”等。共患难,如“难兄难弟”。泥(1) n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像泥的东西,如“枣泥”。(2) n 涂抹,如“泥墙”。固执,如“拘泥”“泥古”。粘(1) nin同“黏”。(2) zhn用于“粘连”“粘贴”。宁(1) nng安宁,使安宁,如“宁静”“坐卧不宁”“息事宁人”。(2) nng宁可,如“宁死不屈”“宁缺毋滥”。P胖(1) png肥胖。(2) pn用于“心宽体胖”(心情舒畅,身体健壮)。炮(1) po用于“炮烙”(古代一种酷刑)、“如法炮制”(比喻照着样子做)等。(2) po用于“炮火”“鞭炮”等。否(1) p 坏,恶,如“否极泰来”。贬斥,如“臧否人物”。(2) fu 相当于“不”,如“能否”。不承认,如“否定”。不然,如“否则”。漂(1) pio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如“树叶漂在水面上”。顺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如“漂移”“漂游”“漂荡”“漂流”。(2) pio用于“漂白”、“漂染”、“漂洗”(用水冲洗)等词语。迫(1) p用于“迫害”“迫不及待”“迫在眉睫”等。(2) pi用于“迫击炮”。魄(1) p精神,如“气魄”、“魄力”、“落魄”(潦倒失意;豪迈不羁)。(2) b“落魄”同“落泊”。潦倒失意,如“家贫落魄”。豪迈,不拘束。(3) tu“落魄”的“魄”p的又音。仆(1) p向前跌倒,如“前仆后继”。(2) p 仆人,如“仆从”“仆役”。古时男子谦称自己,如“仆不敏”。脯(1) p胸脯。(2) f肉干,果干,如“肉脯”“果脯”。Q蹊(1) q用于“蹊跷”(奇怪)。(2) x用于“蹊径”(途径)等。纤(1) qin用于“纤夫”(以背纤拉船为生的人)等。(2) xin用于“纤细”、“纤长”、“纤弱”、“纤毫毕见”(比喻非常细微的事物都清晰可见)等。悄(1) qio用于叠音词,如“悄悄”“悄悄话”。(2) qio用于“悄寂”、“悄然”、“悄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悄怆”(忧伤)等。壳(1) qio用于“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等。(2) k用于“子弹壳儿”“外壳儿”“乌龟壳儿”“脑壳”等。翘(1) qio口语,用于“翘尾巴”、“翘辫子”(指死,含讥笑或诙谐意)。(2) qio 用于“翘首”、“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等。切(1) qi用于“切除”“切磋”“切片”“切削(xio)”等。(2) qi用于“切齿”(形容非常愤怒)、“切题”(符合题意)、“切要”(十分必要)、“切中”(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等。亲(1) qn用于“亲属”“亲疏”等。(2) qng用于“亲家”“亲家公”“亲家母”。曲(1) q骋曲,如“弯腰曲背”“曲径通幽”。使弯曲,如“曲突徙薪”(比喻防患于未然)。不公正,不合理,如“是非曲直”“曲解”。委婉,如“曲笔”。(2) q用于“曲调”、“曲高和寡”(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欣赏者少)、“散曲”等。R S撒(1) s放开,张开,如“撒手”。尽力施展或表示出来(贬义),如“撒娇”。(2) s散播,散布,如“撒种”。散落,洒,如“撒了一地”。塞(1) si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如“塞车”。塞子,如“活塞”“瓶塞”。(2) si边境之外,如“边塞”“要塞”“塞翁失马”“塞外”。(3) s用于某些合成词,如“闭塞”“敷衍塞责”“充塞”“堵塞”。散(1) sn没有约束,不集中,如“散漫”“松散”。零碎的,如“散装”。药末。(2) sn用于动词义,如“散布”“发散”“散心”“散步”“烟消云散”。丧(1) s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如“丧事”“治丧”“丧家”“丧礼”。(2) sng丧失,失去,如“丧胆”“丧命”“丧偶”“丧气”“丧权辱国”等。刹(1) sh止住,如“刹车”。(2) ch用于“刹那”(极短的时间)。煞(1) sh结束,勒紧,如“煞账”“煞车”。(2) sh凶神,很,如“凶神恶煞”“煞费苦心”。扇(1) shn(动词)摇动扇子之类,加速空气流动,如“扇扇(shn)子”“扇动”。(2) shn(名词)扇子。指板状或片状的东西。量词,如“一扇门”。裳(1) shang用于“衣裳”。(2) chng古代指裙子。稍(1) sho略微,如“稍微”“稍有不同”。(2) sho用于“稍息”。折(1) sh断(多指长条形东西),如“树枝折了”。亏损,如“折本”“折耗”。(2) zh翻转,如“折跟头”。倒过来倒过去,如“折腾”。(3) zh断,弄断,如“骨折”。损失,如“损兵折将”。曲折。转折。折服,如“心折”。折合。折扣。折叠。奏折。舍(1) sh舍弃,如“舍生取义”“舍本逐末”。施舍。(2) sh房舍。谦称自己的家,如“舍间”“寒舍”。谦称自己的年幼亲属,如“舍弟”“舍侄”。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什(1) shn用于“什么”。(2) sh用于“什一”(十分之一)、“什锦”(多种原料等制成的,多指食品)。省(1) shng节省。免除,如“省一道工序”。省写。行政区划单位。(2) xng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如“内省”。探望,如“省亲”。醒悟,明白,如“不省人事”。拾(1) sh用于“拾掇”、“拾遗”(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补充旁人遗漏的事物)、“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等。(2) sh用于“拾级”(逐步登阶)。食(1) sh用于“食品”“废寝忘食”“日食”等。(2) s拿东西给人吃,如“箪食壶浆”。数(1) sh查点(数目);逐个说出(数目),如“数九寒冬”、“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祖国历史无知)。列举(罪状),责备,如“数其罪”。计算起来、比较起来(最突出),如“数一数二”。(2) sh数目。数学。天数,命运。几,如“数十种”。一种语法范畴。(3) shu屡次,如“数见不鲜”。刷(1) shu用于“牙刷”“刷新”“刷刷作响”等。(2) shu用于“刷白”(色白而略微发青)。衰(1) shui用于“衰败”“衰亡”等。(2) cu用于“等衰”(等次)。说(1) shu用于“说服”、“说项”(替人讲情)、“学说”等。(2) shu劝说,如“游说”。似(1) s用于动词。如“相似”“近似”“一年强似一年”。(2) sh用于助词“似的”。如“雪片似的”“飞也似的”。忪(1) sng用于“惺忪”(刚睡醒尚未清醒)。(2) zhng用于“怔忪”(惊惧)。宿(1) s夜里睡觉,如“露宿”。旧有的,一向有的,如“宿愿”。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如“宿将”。(2) xi量词,用来计算夜,如“三天两宿”。(3) xi星宿,如“二十八宿”。遂(1) su用于“半身不遂”。(2) su 如意,如“遂心”。成功,如“抢劫未遂”。就,如“服药后腹痛遂止”。T拓(1) t用于“拓片”“碑拓”等。(2) tu用于“开拓”“拓展”等。沓(1) t多而重复,如“杂沓”“纷至沓来”。(2) d量词,如“一沓纸”。帖(1) ti服从,妥当,如“服帖”“俯首帖耳”“妥帖”“熨(y)帖”。(2) ti用于“请帖”、“换帖弟兄”(把兄弟)、“帖子”、 “一帖药”等。(3) ti用于“字帖”“碑帖”等。U V W为(1) wi动词,如“事在人为”“化为乌有”。介词,表被动,如“
收藏
编号:26502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4.7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6
8
金币
- 关 键 词:
-
高考
常见
多音字
辨析
- 资源描述:
-
.-
多音字辨析
A
阿
(1) ā当前缀或译音,如“阿公”“阿拉伯”。
(2) ē迎合,偏袒,如“阿谀”“阿其所好”“刚直不阿”。
挨
(1) āi用于“挨个”(逐一)、“挨近”等。
(2) i用于“挨打”“挨时间”等。
艾
(1) ①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艾蒿。②停止,如“方兴未艾”。
(2) y惩治,如“惩艾”、“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拗
(1) ǎo弄弯使断,如“把钢丝拗断”。
(2) o不顺,不顺从,如“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拗口”等。
(3) ni固执,不驯服,如“执拗”脾气拗”等。
B
扒
(1) bā抓,拆,脱,剥,如“扒车”“扒屋”“扒衣服”“扒皮”。
(2) p用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偷,如“扒草”“扒窃”。
柏
(1)bǎi ①柏树,常绿乔木;②姓氏。
(2)b德国首都柏林。
(3)b黄柏,一种树木。
薄
(1) bo①不厚,如“底子薄”。②(感情)冷淡,不深,如“情分薄”。③(味道)淡,不浓,如“酒味很薄”。④(土地)不肥沃,如“这儿地薄,产量不高”。
(2) b①轻微,少,如“薄技”。②不强健,不壮实,如“单薄”。③不厚道,如“刻薄”。④看不起,如“鄙薄”“菲薄”。⑤迫近,如“日薄西山”。⑥不肥沃,
如“薄田”。
(3) b用于“薄荷”。
剥
(1) bāo去外皮,如“剥花生”“剥皮”。
(2) bō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削”“剥夺”“剥落”“盘剥”“生吞活剥”。
刨
(1) bo①刨子或刨床,如“槽刨”“刨刃儿”等。②刨木头。
(2) po①挖掘,如“刨土”“刨坑”。②刨除,如“十天刨去五天”。
暴
(1) bo突然而猛烈,如“暴力”“暴饮”“自暴自弃”。
(2) p同“曝”。
曝
(1) bo用于“曝光”。
(2) p晒,如“曝露”“一曝十寒”。
背
(1) bēi用于“背负”“背债”“背包”等。
(2) bi用于“背风”“背约”“背信弃义”“背道而驰”等。
臂
(1) bei用于“胳臂”。
(2) b用于“臂膀”“臂助”(帮助,助手)等。
奔
(1) bēn用于“奔波”“奔驰”“奔放”“奔流”等词语。
(2) bn用于“奔命”“奔头儿”。
绷
(1) bēng①拉紧,如“绷紧绳子”。②粗粗地缝,如“绷被头”。
(2) běng①绷着,如“绷着脸”。②强忍住,如“他绷不住笑了”。
辟
(1) b①君主,如“复辟”。②君主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征召和荐举)。
(2) p①开辟。②排除或驳斥,如“辟谣”“辟邪说”。③透彻,如“精辟”。
裨
(1) b益处,如“裨益”“无裨于事”。
(2) p辅佐的,副,如“偏裨”“裨将”。
骠
(1) biāo用于“黄骠马”(一种黄毛夹杂白点的马)。
(2) pio用于“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骠勇”(勇猛)。
扁
(1) biǎn一种形状,如“扁平”“扁圆”。
(2) piān用于“扁舟”(小船)。
便
(1) bin①方便,便利。②方便的时候或顺便的机会,如“得便”“便车”等。
(2) pin①便便,形容肥胖。②便宜(pin yi) a.价钱低;b.不应得的好处。
瘪
(1) biē用于“瘪三”(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
(2) biě物体表面凹下去,不饱满,如“干瘪”“瘪谷”。
别
(1) bi用于“别离”“鉴别”“别致”“别出心裁”等。
(2) bi用于“别扭”。
屏
(1) bǐng抑止呼吸,如“屏气”。②排除,除去,如“屏弃”。
(2) png①屏风,如“画屏”。②遮挡,如“屏障”。
伯
(1) b用于“伯父”“伯仲”“伯爵”等。
(2) bǎ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泊
(1) b①船靠岸,如“停泊”等。②停留,如“漂泊”等。
(2) pō①湖,如“湖泊”“梁山泊”。②血泊.
C
采
(1) cǎi用于“采纳”“兴高采烈”等。
(2) ci用于“采地(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
参
(1) cān①加入,如“参军”。②参考,如“参阅”。③进见,如“参谒”。
(2) cēn用于“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3) shēn①多指人参。②参商,不同时在天空出现的两颗星,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
曾
(1) cng用于“曾经”、“曾几何时”(时间没过多久)等。
(2) zēng用于“曾祖”、“曾孙”(孙子的儿子)等。
差
(1) chā①甲数减乙数所余。②稍微,还,如“差强人意”“差可告慰”。③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异”“差别”。
(2) ch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远”。②缺欠,如“差个人”。③不好,如“质量差”。④错误,如“说差了”。
(3)chāi①派遣,差遣。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③差役,当差的人。
(4)cī用于“参差”。
禅
(1) chn有关佛教的,如“坐禅”“禅杖”“禅师”等。
(2) shn禅让(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他人)。
孱
(1) chn瘦弱,软弱,如“孱弱”“孱赢”。
(2) cn 意义同chn,用于“孱头”。
颤
(1) chn(动)发抖,颤动,如“颤抖”“颤巍巍”“颤悠”等。
(2) zhn用于“颤栗”。
场
(1) chǎng用于“场地”“场合”“场面”“冷场”“捧场”“上场”“一场戏”等。
(2) chng用于“场院”“圩场”“一场大雨”等。
绰
(1) chāo抓取,如“绰起一根木棍”。
(2) chu①宽裕,如“绰绰有余”。②绰号。③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朝
(1) cho用于“朝代”“朝奉”“朝见”“朝纲”“朝政”等词语。
(2) zhāo用于“朝阳”“朝晖”“朝气”“朝夕”“朝霞”等。
称
(1) chn适合,如“称身”“称心”。
(2) chēng①名称,如“俗称”。②说,如“称好”。③测定重量,如“把这袋米称一称”。
(3) chng同“秤”。
伧
(1) chen用于“寒伧”(丑陋,不体面,讥笑)。
(2)cāng粗野,如“伧俗”(粗俗鄙陋)。
乘
(1) chng用于“乘势”“乘便”“乘机”“乘凉”“乘兴”“乘坐”等词语。
(2) sh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如“千乘之国”。
澄
(1) chng水清,澄清,使清明,如“江澄如练”“澄清事实”。
(2) dng使水清,如“把浑水澄清”。
冲
(1) chōng用于“要冲”(重要地方)、“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冲撞”、“冲突”、“冲犯”(冒犯)、“冲洗”、“冲销”(抵消)等。
(2) chng用于“冲床”“冲压”“冲劲儿”等。
臭
(1) chu①跟“香”相对。②恶,坏,如“臭名”。③狠狠地,如“臭骂”。
(2) xi气味,如“无色无臭”“乳臭未干”。
处
(1) chǔ ①居住,如“穴居野处”。②跟别人交往。③存,如“处心积虑”。④处置,处罚。⑤用于“处女作”“处女地”等。
(2) ch ①地方,处所,如“住处”“长处”。②机关,部门,如“公证处”。
畜
(1) ch禽兽,多指家畜,如“六畜”“牲畜”等。
(2) x饲养牲畜,如“畜牧”“畜养”“畜产”等。
揣
(1) chuāi藏在穿着的衣服里,如“揣手”“揣在怀里”。
(2) chuǎi估量,如“揣测”“揣摩”。
(3) chui挣揣(挣扎)。
创
(1) chuāng用于“创伤”、“重创”(使受严重损伤)等。
(2) chung用于“首创”“创举”等。
幢
(1) chung用于“经幢(石幢)”(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绸伞或石柱子)、“幢幢”(影子摇晃)等。
(2) zhung量词,座,如“一幢房子”。
椎
(1) chu敲打东西的器具,敲打,如“椎心泣血”。
(2) zhuī椎骨,如“脊椎”。
刺
(1) cī拟声词,如“刺刺地冒火星”。
(2) c用于“刺激”、“刺探”、“刺刺不休”(说话没完没了)等。
伺
(1) c伺候,听人使唤,照料别人。
(2) s观察,守候,如“窥伺”“伺机”“伺隙”等。
攒
(1) cun聚,凑集,如“人头攒动”、“攒射”、“攒钱”(凑钱)。
(2) zǎn积聚,积蓄,如“积攒”、“攒钱”(存钱)。
撮
(1) cuō聚起,摘取,量词,如“撮土”“撮要”“一撮米”。
(2) zuǒ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如“一撮儿头发”。
D
答
(1) dā专用于“答应”“答言”等。
(2) d①回答,如“答非所问”。②还报,如“答谢”“报答”。
大
(1) d用于“大夫”(古官名)、“大王”(君主)、“石油大王”等。
(2) di用于“大夫”(医生)、“山大王”(强盗首领)等。
待
(1) dāi停留,如“待一会儿”。
(2) di用于“对待”、“等待”、“自不待言”(自然无需说)。
逮
(1) dǎi捉,如“猫逮老鼠”。
(2) di①到,及。如“力有未逮”。②义同“逮”(dǎi),只用于“逮捕”。
弹
(1) dn用于“子弹”“导弹”等。
(2) tn用于“弹性”、“弹劾”、“弹压”(镇压)、“弹指”(比喻极短暂的时间)等。
当
(1) dāng用于“当地”、“当代”、“当年”(指过去)、“螳臂当车”、“门当户对”等。
(2) dng用于“恰当”、“当真”、“当做”、“当年”(这一年)、“安步当车”等。
叨
(1) dāo用于“叨登”“叨念”等词语。
(2) do用于“叨咕”(方言)小声絮叨。
(3) tāo“受到好处”之意。如“叨教”“叨扰”“叨光”。
倒
(1) dǎo用于“跌倒”、“倒台”、“倒戈”、“倒车”(中途换车)、“倒手”等。
(2) do用于“倒影”、“倒悬”、“倒彩”(倒好儿)、“倒车”(使车后退)等。
提
(1) dī用于“提防”(防备)、“提溜”。
(2) t用于“提纲”“提醒”“提取”。
的
(1) d真实,实在,如“的确”、“的当”(恰当,非常合适)、“的证”(确凿的证据)。
(2) d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调
(1) dio用于“调动”“调查”“调度”“调干”“调集”等
词语。
(2) tio用于“调和”“调剂”“调教”“调解”“调侃”“调控”等词语。
斗
(1) dǒu用于“斗升”、“斗胆”(大胆,多作谦辞)、“斗室”(比喻极小的屋子)等。
(2) du用于“搏斗”“斗智”等。
度
(1) d用于“度假”、“度命”、“度量”、“度量衡”、“度曲”(作曲)等。
(2) du用于“揣度”“测度”“度德量力”等。
囤
(1) dn名词,用竹篾等编成或用席箔等围成的装粮食的器具。
(2) tn动词,储存,如“囤积居奇”。
E
恶
(1) ě恶心,要呕吐或令人厌恶的感觉。
(2) ①与“善”相对。②凶狠,如“恶骂”“恶战”。③恶劣,坏,如“恶习”。
(3) wū①叹词,表示惊讶,如“恶,是何言也!”②疑问代词,同“乌”,何、哪里(多用于反问)。
(4) w憎恨,讨厌,如“可恶”“深恶痛绝”。
F
发
(1) fā用于“发落”“发生”发挥”等。
(2) f用于“理发”、“脱发”、“令人发指”(形容愤怒到极点)等。
坊
(1) fǎng用于“坊间”(街市上)、“牌坊”等。
(2) fng用于“磨坊”等。
菲
(1) fēi花草茂盛,如“芳菲”。
(2) fěi菲薄(多用作谦辞),如“菲仪”(菲薄的礼物)。
分
(1) fēn与分开有关的,如“分裂”“分配”“区分”“百分之一”。
(2) fn成分,职责,料想,格外,如“养分”、“非分”、“自分”(料想)、“分外”。
缝
(1) fng用于动词,如“缝补”“缝纫”。
(2) fng用于名词,如“门缝”“缝隙”。
否
(1) fǒu用于“否定”“否决”“是否”“否认”“否则”等词语。
(2) pǐ ①坏、恶;②贬斥。如“否极泰来”“臧否人物”。
G
轧
(1) g(方言)“轧朋友”“轧账”。
(2) y用于“轧棉花”(碾、滚压棉花之意)、“倾轧”(排挤)、“轧马路”(比喻在街道上闲逛)等词语。
(3) zh用于“轧钢”(压钢坯)、“轧机”(轧钢用的机器)、“轧辊(gǔn)”(轧机上的主要装置)等词语。
干
(1) gān用于“干犯”(冒犯)、“干涉”、“干禄”(求俸禄)、“干扰”、“干柴烈火”等。
(2) gn用于“才干”“骨干”“干将”等。
扛
(1) gāng两手举重物,如“力能扛鼎”、“扛鼎之作”(力作)。
(2) kng用肩承担,如“扛枪”。
搁
(1) gē用于“耽搁”“搁浅”(多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等。
(2) g禁受,如“搁不住”。
给
(1) gěi①表示交付,使对方得到什么。②作介词,表目的或对象等。
(2) jǐ①供应,如“给水”“自给自足”。②富裕充足,如“家给人足”。
更
(1) gēng改变,改换,经历,时段,如“更动”“更新”“不更事”“五更”。
(2) gng再,更加,如“更上一层楼”“更好”。
颈
(1) gěng(口语)“脖颈儿”。
(2) jǐng用于“颈项”“颈联”“颈椎”等词语。
供
(1) gōng用于“供给”、“供应”、“供求”、“供养”(赡养)等。
(2) gng用于“供品”、“供奉”、“供养”(祭祀)、“供职”、“供状”、“口供”等。
勾
(1) gōu用于“勾勒”(勾画)、“勾结”、“勾兑”、“一笔勾销”等。
(2) gu用于“勾当”(多指坏事情)。
鹄
(1) gǔ箭靶子,如“中鹄”、“鹄的”(箭靶的中心;目的)。
(2) h天鹅,如“鹄立”(直立)、“鹄望”(形容盼望等待)。
观
(1) guān看,认识,如“走马观花”“观念”。
(2) gun道教的庙宇,如“道观”。
冠
(1) guān帽子或帽状物,如“王冠”“弹冠相庆”“树冠”。
(2) gun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冠军,如“未冠”“冠名”“夺冠”。
H
行
(1) hng用于“行列”、“行当”、“行款”(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等。
(2) hng用于“道行”(多比喻技能本领)。
(3) xng用于“行径”、“行云流水”(比喻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等。
吭
(1) hng喉咙,如“引吭高歌”。
(2) kēng ①吭声,吭气。②吭哧,形容说话时吞吞吐吐。
巷
(1) hng巷道,在地下挖掘的坑道。
(2) xing较窄的街道,如“街头巷尾”“巷战”。
号
(1) ho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如“呼号”“号叫”。②大声哭,如“号啕”“哀号”“号丧”。
(2) ho①号令,如“发号施令”。②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如“集合号”等。
好
(1) hǎo用于“好坏”、“好说歹说”、“好自为之”(自己妥善处理,好好干)等。
(2) ho用于“好强”、“好恶(w)”、“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乐善好施”等。
喝
(1) hē用于“喝水”、“喝西北风”(挨饿)等。
(2) h用于“喝问”(大声地问)、“喝令”(大声命令)、“喝彩”(大声叫好)等。
和
(1) h用于“和睦”、“和好”、“和棋”、“和衣而卧”、“和盘托出”(比喻毫无保留)等。
(2) h①跟别人应唱,如“曲高和寡”。②和诗(依别人的题材和形式写诗)。
(3) hu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揉弄,使之有黏性,如“和面”“和泥”。
(4) hu①掺和粉状物或加水拌成较稀的东西,如“和药”“和稀泥”。②量词,如“衣服洗了三和”“药喝了两和”。
(5) h用于打麻将或斗纸牌时取得胜利。
荷
(1) h荷花。
(2) h承载,如“负荷”“荷载”“荷枪实弹”。
横
(1) hng用于“横竖”“纵横”“横向”“横加阻拦”等。
(2) hng①凶暴,如“蛮横”。②意外的,如“横死”。
哄
(1) hōng用于“哄传”“哄抬”“哄堂大笑”乱哄哄”等。
(2) hǒng①哄骗。②用言语或行动引人高兴,如“哄小孩儿”。
(3) hng吵闹,开玩笑,如“起哄”“一哄而散”。
红
(1) hng用于“红色”“红利”等。
(2) gōng用于“女红(工)”(旧时指女子从事的缝纫、刺绣等工作)。
划
(1) hu用于“划船”、“划算”(盘算,合算)、“划火柴”等。
(2) hu用于“划分”“划拨”“策划”等。
晃
(1) huǎng用于“晃眼”(光线刺眼)等。
(2) hung用于“晃动”等。
混
(1) hn用于“混蛋”“混球儿”“混(浑)水摸鱼”等词语。
(2) hn用于“混充”“混沌”“混合”“混迹”“混乱”等词语。
浑
(1) hn用于“浑蛋”(程度比“混蛋”轻)“混(浑)水摸鱼”“浑浑噩噩”“浑然”等词语。
(2) hn同“混”,用于“浑乱”“浑杂”等;“浑名”(也称绰号、混号、诨号)。
J
几
(1) jī ①小桌子,如“茶几”“窗明几净”。②近乎,几乎。
(2) jǐ ①询问数目,如“几人”。②表示大于一而小于十的不定的数目,如“十几”。
期
(1) jī一周年,一整月,如“期年”“期月”。
(2) qī用于“期限”、“期望”、“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等。
缉
(1) j搜捕,捉拿,如“缉私”“通缉”。
(2) qī,如“缉鞋口”。
稽
(1) jī查考,计较,拖延,如“稽查”“有案可稽”“稽延”。
(2) qǐ用于“稽首”(叩头)。
诘
(1) j用于“诘(佶)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诘屈,曲折;聱牙,拗口)。
(2) ji诘问,如“反诘”“盘诘”。
亟
(1) j急切,如“亟待解决”。
(2) q屡次,如“亟来问讯”。
籍
(1) j用于“狼藉”。
(2) ji衬垫,安慰,含蓄,如“枕藉”“慰藉”“蕴藉”。
济
(1) jǐ用于“济济”(形容人多)。
(2) j①渡,如“同舟共济”。②救济。③(对事情)有益,如“无济于事”“假公济私”。
假
(1) jiǎ用于“虚假”、“假定”、“假如”、“久假不归”(久借不还)、“不假思索”等。
(2) ji按规定或经批准暂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间
(1) jiān用于“间距”(两者间距离)、“间不容发”(喻距灾害极近,情势极危急)等。
(2) jin用于“间苗”“间或”“离间”“间断”“间谍”“亲密无间”等。
监
(1) jiān督察,牢狱,拘禁,如“监督”“监狱”“监禁”。
(2) jin帝王时代的官府名,如“钦天监”“国子监”;又用于“监生”“太监”等。
渐
(1)jiān①流入,如“东渐于海”。②沾湿,浸渍,如“渐染”。
(2)jin①逐渐,如“渐入佳境”。②事物发展的开始,如“防微杜渐”。
槛
(1) jin栏杆,栅栏,如“直栏横槛”、“槛车”(古代的囚车)。
(2) kǎn门槛。
强
(1) jing强硬不屈,固执,如“倔强”“强嘴”。
(2) qing①力量大。②要强,坚强。③使用强力,如“强占”“强渡”。④比其他更好,如“比上届强”。⑤有余,如“十分之一强”。
(3) qiǎng①勉强,如“强颜”“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强不知以为知”。②施加压力使服从,如“强迫”“强使”“强求”。
教
(1) 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如“教书”“教小孩儿识字”。
(2) jio①教导,教育,如“因材施教”“请教”等。②宗教。
嚼
(1) jio用于“细嚼慢咽”“咬文嚼字”“味同嚼蜡”等。
(2) ju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某些成语,如“咀嚼”“过屠门而大嚼”。
角
(1) jiǎo①羊角、牛角等。②号角。③物体两边相交的地方。④我国货币单位。⑤嘴边,如“嘴角”。
(2) ju①角色,如“主角”。②演员,如“名角”。③竞赛,争吵,如“角斗”“口角”。④古代五音(宫、商、角、微、羽)之一。
觉
(1) jio 睡眠。
(2) ju用于“视觉”、“自觉”、“大梦初觉”(睡醒)等。
校
(1) jio①订正,如“校对”“校样”。②比较,较量,如“犯而不校”“校场”。
(2) xio①从事教学的地方,如“校舍”。②校官,如“少校”。
结
(1) jiē用于“结果”(长出果实)、“结实”(坚固耐用;强壮)等。
(2) ji用于“结局”“结网”“打结”“结伙”“结案”“张灯结彩”等。
解
(1) jiě用于“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解禁”(解除禁令)、“解聘”、“解颐”(开颜而笑)等。
(2) ji①押送,如“解送”(押送财物或犯人)。②解元(明、清时乡试第一名)。
(3) xi①明白,如“解理”。②旧时马术,如“跑马卖解”。③解数(手段、本事)。
矜
(1) jīn用于“矜持”(拘谨)、“矜夸”(骄傲自夸)等。
(2) qn矛柄,如“锄槎棘矜”(《过秦论》)。
禁
(1) jīn①禁受,如“弱不禁风”。②忍住,如“忍俊不禁”。
(2) jn用于“禁止”、“监禁”、“禁忌”、“宫禁”(旧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等。
尽
(1) jǐn用于“尽管”“尽快”“尽早”等。
(2) jn用于“尽情”“尽力”“尽职”“尽善尽美”等。
劲
(1) jn用于名词,如“劲头”“干劲”。
(2) jng用于形容词,如“劲旅”“秋风劲吹”。
靓
(1) jng妆饰,打扮,如“靓妆丽服”。
(2) ling漂亮,好看,如“靓丽”、“靓女”(方言)、“靓仔”(方言)。
据
(1) jū用于“拮据”(缺钱,境况窘迫)。
(2) j用于“据守”“据点”“凭据”“据理力争”等。
卷
(1) juǎn用于“行李卷”“卷烟”“卷入”等。
(2) jun用于“案卷”、“卷帙浩繁”(书籍很多)等。
隽
(1) jun用于“隽永”(言论、文章意味深长)、“隽语”(隽永的话语)等。
(2) jn同“俊”(才智出众),用于“隽杰”“隽士”等。
龟
(1) jūn用于“龟裂”。
(2) guī乌龟。
K
卡
(1) kǎ用于有关音译词,如“卡车”“卡片”“卡宾枪”。
(2) qiǎ用于“卡脖子”、“卡具”(夹具)、“卡壳”、“关卡”等。
看
(1) kān守护,看押,如“看门”“看管”“看守”。
(2) kn看,访问,照料,如“看板”“看望”“照看”。
空
(1) kōng多用于形容词,如“空洞”“空想”空泛”“空谷足音”。
(2) kng用于“空格”“空地”“空白”“空额”“抽空”“空闲”等。
L
烙
(1) lo用于“烙印”“烙花”等。
(2) lu用于“炮(po)烙”(古代一种酷刑)。
勒
(1) l用于“勒令”“勒索”“悬崖勒马”等。
(2) lēi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如“勒紧点儿”。
累
(3) li用于“累赘”“果实累累”等。
(4) lěi用于“积累”“连累”“积年累月”“危如累卵”“罪行累累”等。
(5) li用于“劳累”等。
擂
(1) li打,如“擂拳”。
(2) li用于“擂台”、“摆擂”(比喻向人挑战)、“打擂”(比喻应战)等。
俩
(1) liǎ①两个,如“咱俩”。②不多,如“就这俩钱儿”。
(2) liǎng用于“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量
(1) ling用于“量具”、“量度”(长度、重量等量的测定)、“测量”、“衡量”等。
(2) ling用于“容量”“数量”“量刑”“量力而行”“量人为出”“量体裁衣”“比权量力”“量才录用”等。
踉
(1) ling用于“跳踉”(跳跃)。
(2) ling用于“踉跄”(形容走路不稳)。
燎
(1) lio用于“燎原烈火”等。
(2) liǎo用于“火烧火燎”等。
笼
(1) lng用作名词,如“牢笼”。
(2) lǒng用作动词,如“笼罩”“笼络”“烟笼雾锁”。
弄
(1) lng小巷,胡同,如“里弄”“弄堂”。
(2) nng用于“弄权”(滥用权力)、“弄潮儿”(多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弄虚作假”、“舞文弄墨”等。
绿
(1) l用于“绿林”、“绿营”(清代一种由汉人组成的地方武装)、“鸭绿江”。
(2) lǜ用于“绿地”“绿茵”“绿茶”等。
露
(1) l用于“露天”“露宿”“原形毕露”“崭露头角”等。
(2) lu口语,用于“露头”“露脸”“露相”“露富”“露马脚”等。
偻
(1) lǚ用于“伛(yǔ)偻”(脊背弯曲)。
(2) lu用于“佝(gōu)偻”(脊背弯曲)、“佝偻病”(软骨病)。
率
(1) lǜ相关数目的比值,如“效率”“功率”“出勤率”。
(2) shui①率领。②顺着,随着,如“率性”。③不慎重,粗疏,如“率尔”“轻率”。④坦率。⑤大概,如“率皆如此”。
纶
(1) ln用于“垂纶”(钓鱼用的丝线)、“锦纶”、“涤纶”等。
(2) guān用于“纶巾”(古代一种头巾)。
落
(1) lu用于“落后”“涨落”“落魄”等。
(2) lo用于“落架”(比喻家业败落)、“落枕”、“落子”(曲艺名)。
(3) luō用于“大大落落”。
(4) l用于“丢三落四”“落在后面”等。
M
抹
(1) mā用于“抹布”“抹不下脸来”等。
(2) mǒ用于“抹煞(杀)”、“抹黑”(比喻丑化)等。
(3) m用于“抹墙”“拐弯抹角”等。
埋
(1) mi用于“掩埋”“埋没”等。
(2) mn用于“埋怨”。
谩
(1) mn欺骗,蒙蔽。
(2) mn轻慢,没礼貌,如“谩骂”。
(3) mn用于“蔓菁”。
蔓
(1) mn用于“蔓草”、“蔓延”、“不枝不蔓”(文字简洁)等。
(2) wn用于“瓜蔓”“爬蔓”等。
没
(1) mi用于“没精打采”、“没辙”(没办法)等。
(2) m用于“没落”、“没世”(一辈子)、“没齿不忘”(终生不忘)等。
蒙
(1) mēng用于“蒙骗”“瞎蒙”“蒙人”等。
(2) mng用于“蒙蔽”“蒙哄”“蒙陇”“蒙昧”“蒙难”等。
(3) měng与“蒙古族”有关的词语。如“蒙古包”“蒙古人”“蒙古剧”等。
靡
(1) m浪费,如“奢靡”。
(2) mǐ①顺风倒下,如“风靡”。②靡靡[低级趣味的(乐曲)]。③无,如“靡日不思”。
模
(1) m①法式,规范,标准,如“模范”“楷模”。②仿效,如“模拟”。
(2) m①模子,模型,如“铜模”“铅模”“模具”。②模样。
N
难
(1) nn ①做起来费事的,如“难办”。②不容易,不大可能,如“难保”。③不好,如“难听”。④难得,如“难兄难弟”(今多用贬义)。
(2) nn ①灾难。②质问,如“问难”“非难”等。③共患难,如“难兄难弟”。
泥
(1) n ①土和水合成的东西。②像泥的东西,如“枣泥”。
(2) n ①涂抹,如“泥墙”。②固执,如“拘泥”“泥古”。
粘
(1) nin同“黏”。
(2) zhān用于“粘连”“粘贴”。
宁
(1) nng安宁,使安宁,如“宁静”“坐卧不宁”“息事宁人”。
(2) nng宁可,如“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P
胖
(1) png肥胖。
(2) pn用于“心宽体胖”(心情舒畅,身体健壮)。
炮
(1) po用于“炮烙”(古代一种酷刑)、“如法炮制”(比喻照着样子做)等。
(2) po用于“炮火”“鞭炮”等。
否
(1) pǐ ①坏,恶,如“否极泰来”。②贬斥,如“臧否人物”。
(2) fǒu ①相当于“不”,如“能否”。②不承认,如“否定”。③不然,如“否则”。
漂
(1) piāo①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如“树叶漂在水面上”。②顺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如“漂移”“漂游”“漂荡”“漂流”。
(2) piǎo用于“漂白”、“漂染”、“漂洗”(用水冲洗)等词语。
迫
(1) p用于“迫害”“迫不及待”“迫在眉睫”等。
(2) pǎi用于“迫击炮”。
魄
(1) p精神,如“气魄”、“魄力”、“落魄”(潦倒失意;豪迈不羁)。
(2) b“落魄”同“落泊”。①潦倒失意,如“家贫落魄”。②豪迈,不拘束。
(3) tu“落魄”的“魄”p的又音。
仆
(1) pū向前跌倒,如“前仆后继”。
(2) p ①仆人,如“仆从”“仆役”。②古时男子谦称自己,如“仆不敏”。
脯
(1) p胸脯。
(2) fǔ肉干,果干,如“肉脯”“果脯”。
Q
蹊
(1) qī用于“蹊跷”(奇怪)。
(2) xī用于“蹊径”(途径)等。
纤
(1) qin用于“纤夫”(以背纤拉船为生的人)等。
(2) xiān用于“纤细”、“纤长”、“纤弱”、“纤毫毕见”(比喻非常细微的事物都清晰可见)等。
悄
(1) qiāo用于叠音词,如“悄悄”“悄悄话”。
(2) qiǎo用于“悄寂”、“悄然”、“悄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悄怆”(忧伤)等。
壳
(1) qio用于“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等。
(2) k用于“子弹壳儿”“外壳儿”“乌龟壳儿”“脑壳”等。
翘
(1) qio口语,用于“翘尾巴”、“翘辫子”(指死,含讥笑或诙谐意)。
(2) qio 用于“翘首”、“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等。
切
(1) qiē用于“切除”“切磋”“切片”“切削(xiāo)”等。
(2) qi用于“切齿”(形容非常愤怒)、“切题”(符合题意)、“切要”(十分必要)、“切中”(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等。
亲
(1) qīn用于“亲属”“亲疏”等。
(2) qng用于“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曲
(1) qū①骋曲,如“弯腰曲背”“曲径通幽”。②使弯曲,如“曲突徙薪”(比喻防患于未然)。③不公正,不合理,如“是非曲直”“曲解”。④委婉,如“曲笔”。
(2) qǔ用于“曲调”、“曲高和寡”(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欣赏者少)、“散曲”等。
R S
撒
(1) sā①放开,张开,如“撒手”。②尽力施展或表示出来(贬义),如“撒娇”。
(2) sǎ①散播,散布,如“撒种”。②散落,洒,如“撒了一地”。
塞
(1) sāi①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如“塞车”。②塞子,如“活塞”“瓶塞”。
(2) si边境之外,如“边塞”“要塞”“塞翁失马”“塞外”。
(3) s用于某些合成词,如“闭塞”“敷衍塞责”“充塞”“堵塞”。
散
(1) sǎn①没有约束,不集中,如“散漫”“松散”。②零碎的,如“散装”。③药末。
(2) sn用于动词义,如“散布”“发散”“散心”“散步”“烟消云散”。
丧
(1) 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如“丧事”“治丧”“丧家”“丧礼”。
(2) sng丧失,失去,如“丧胆”“丧命”“丧偶”“丧气”“丧权辱国”等。
刹
(1) shā止住,如“刹车”。
(2) ch用于“刹那”(极短的时间)。
煞
(1) shā结束,勒紧,如“煞账”“煞车”。
(2) sh凶神,很,如“凶神恶煞”“煞费苦心”。
扇
(1) shān(动词)摇动扇子之类,加速空气流动,如“扇扇(shn)子”“扇动”。
(2) shn(名词)①扇子。②指板状或片状的东西。③量词,如“一扇门”。
裳
(1) shang用于“衣裳”。
(2) chng古代指裙子。
稍
(1) shāo略微,如“稍微”“稍有不同”。
(2) sho用于“稍息”。
折
(1) sh①断(多指长条形东西),如“树枝折了”。②亏损,如“折本”“折耗”。
(2) zhē①翻转,如“折跟头”。②倒过来倒过去,如“折腾”。
(3) zh①断,弄断,如“骨折”。②损失,如“损兵折将”。③曲折。④转折。⑤折服,如“心折”。⑥折合。⑦折扣。⑧折叠。⑨奏折。
舍
(1) shě①舍弃,如“舍生取义”“舍本逐末”。②施舍。
(2) sh①房舍。②谦称自己的家,如“舍间”“寒舍”。③谦称自己的年幼亲属,如“舍弟”“舍侄”。④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
什
(1) shn用于“什么”。
(2) sh用于“什一”(十分之一)、“什锦”(多种原料等制成的,多指食品)。
省
(1) shěng①节省。②免除,如“省一道工序”。③省写。④行政区划单位。
(2) xǐng①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如“内省”。②探望,如“省亲”。③醒悟,明白,如“不省人事”。
拾
(1) sh用于“拾掇”、“拾遗”(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补充旁人遗漏的事物)、“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等。
(2) sh用于“拾级”(逐步登阶)。
食
(1) sh用于“食品”“废寝忘食”“日食”等。
(2) s拿东西给人吃,如“箪食壶浆”。
数
(1) shǔ①查点(数目);逐个说出(数目),如“数九寒冬”、“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祖国历史无知)。②列举(罪状),责备,如“数其罪”。③计算起来、比较起来(最突出),如“数一数二”。
(2) sh①数目。②数学。③天数,命运。④几,如“数十种”。⑤一种语法范畴。
(3) shu屡次,如“数见不鲜”。
刷
(1) shuā用于“牙刷”“刷新”“刷刷作响”等。
(2) shu用于“刷白”(色白而略微发青)。
衰
(1) shuāi用于“衰败”“衰亡”等。
(2) cuī用于“等衰”(等次)。
说
(1) shuō用于“说服”、“说项”(替人讲情)、“学说”等。
(2) shu劝说,如“游说”。
似
(1) s用于动词。如“相似”“近似”“一年强似一年”。
(2) sh用于助词“似的”。如“雪片似的”“飞也似的”。
忪
(1) sōng用于“惺忪”(刚睡醒尚未清醒)。
(2) zhōng用于“怔忪”(惊惧)。
宿
(1) s①夜里睡觉,如“露宿”。②旧有的,一向有的,如“宿愿”。③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如“宿将”。
(2) xiǔ量词,用来计算夜,如“三天两宿”。
(3) xi星宿,如“二十八宿”。
遂
(1) su用于“半身不遂”。
(2) su ①如意,如“遂心”。②成功,如“抢劫未遂”。③就,如“服药后腹痛遂止”。
T
拓
(1) t用于“拓片”“碑拓”等。
(2) tu用于“开拓”“拓展”等。
沓
(1) t多而重复,如“杂沓”“纷至沓来”。
(2) d量词,如“一沓纸”。
帖
(1) tiē服从,妥当,如“服帖”“俯首帖耳”“妥帖”“熨(y)帖”。
(2) tiě用于“请帖”、“换帖弟兄”(把兄弟)、“帖子”、 “一帖药”等。
(3) ti用于“字帖”“碑帖”等。
U V W
为
(1) wi①动词,如“事在人为”“化为乌有”。②介词,表被动,如“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