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博士V4 抗震分析-延性设计-盖梁柱式墩模型 基础知识 算例手册 计算报告三合一.docx
《桥梁博士V4 抗震分析-延性设计-盖梁柱式墩模型 基础知识 算例手册 计算报告三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博士V4 抗震分析-延性设计-盖梁柱式墩模型 基础知识 算例手册 计算报告三合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桥梁博士V4 抗震分析-延性设计-盖梁柱式墩模型 基础知识 算例手册 计算报告三合一 桥梁博士V4案例教程 抗震分析解决方案 -延性设计 桥梁博士V4抗震分析-延性设计 目录 使用本资料前应注意的事项 (4) 桥梁博士V4构件法基本原则 (5) 一、地震概述 (6) 二、结构动力学基础 (7) 三、抗震分析概述 (8) 3.1 抗震分析规范 (8) 3.2 抗震分析方法 (8) 3.3 抗震分析名词 (11) 3.4 延性抗震设计 (13) 四、抗震设计流程 (14) 五、实例 (15) 5.1 工程概况 (15) 5.2 计算参数 (16) 5.2.1 采用规范 (16) 5.2.2 混凝土
2、参数 (17) 5.2.3 普通钢筋参数 (17) 5.2.4 支座参数 (17) 5.2.5 恒荷载 (17) 5.3 抗震基本要求(对应于CJJ 166-2022第三章) (18) 5.4 场地、地基与基础(对应于CJJ 166-2022第四章) (19) 六、地震作用(对应于CJJ 166-2022第五章) (20) 七、抗震分析(对应于CJJ 166-2022第六章) (21) 八、模型建立 (22) 8.1 新建项目 (23) 8.2 总体信息 (23) 8.3 结构建模 (25) 8.3.1 建模 (25) 8.3.2 截面 (29) 8.3.3 安装截面 (30) 8.4 钢筋设
3、计 (31) 8.4.1 盖梁钢筋布置 (31) 8.4.2 桥墩钢筋布置 (32) 8.4.3 桩基础钢筋布置 (33) 8.5 施工分析 (34) 8.6 抗震分析 (35) 8.6.1 E1地震作用验算 (35) 8.6.2 E2地震作用验算-弹性 (37) 8.6.3 E2地震作用验算-弹塑性 (38) 8.6.4 能力保护构件验算 (39) 8.7 执行计算 (39) 九、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40) 十、抗震验算(对应于CJJ 166-2022第七、八、十一章) (42) 10.1 抗震输出参数 (42) 10.1.1 桩基础m法参数 (42) 10.1.2 配筋率 (43) 10.
4、1.3 塑性铰属性 (44) 10.2 E1地震作用下抗震验算 (45) 10.3 E2地震作用下抗震验算 (46) 10.4 能力保护构件验算 (48) 10.5 抗震构造设计 (51) 10.6 抗震措施 (51) 10.7 结论 (52) 使用本资料前应注意的事项 本资料重点讲述桥梁博士V4(Dr.BridgeV4)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步骤,文中涉及的结构尺寸 和设计数据均为假设,用户不能认为是本公司推荐的同类桥梁设计的参考数据; 桥梁博士系统基于的计算理论、约定的坐标系、单位制以及数据输入的格式,这些信息 的详细解释用户可以查阅随软件提供的帮助文件或用户手册; 使用桥梁博士系统进行桥梁结构
5、分析,其结果的正确性取决于用户对结构模型简化的合 理性和对规范的充分理解;因此使用程序之前,用户必须充分理解结构受力特点,充分理解桥梁博士系统的结构处理方法;程序的执行结果也需要用户的鉴定; 本资料使用的符号均与系统支持的规范一致,具体的含义请参考有关规范。 本资料所使用的相关名词介绍如不详细,可参考程序帮助文件及用户手册,并参考 其它相关书籍以及资料进行学习理解。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资料中不可避免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将意见发送邮 箱:331784438 。谢谢! 桥梁博士V4构件法基本原则 桥梁博士V4系统中,创新使用构件法,基本的建模操作对象为一个构件,在进行结构建模中,首先要
6、根据桥梁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建立构件;其次采用特征节点、施工缝节点以及一般节点进行构件划分,对于构件的划分一般遵从以下原则: ?特征节点:对于构件所关心的位置须设特征节点。 ?支承处应设置特征节点并定义为跨径分界线; ?梁跨中、拱顶等在后处理的关键位置处应设置特征节点,便于后处理查询; ?构件连接处应设置特征节点,便于边界条件定义; ?构件变截面的起点和终点应编制特征节点; ?不同构件的交点或同一构件的折点处应编制特征节点; ?当施工分界线的两侧位移不同时,应设置两个不同的特征节点,利用主从约束关系考虑该节点处的连接方式; ?施工缝节点:对于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有施工分界的位置须设施工缝节点。 ?构
7、件的起点和终点编制施工缝节点,程序可以自动考虑; ?构件的施工分界线应编制施工缝节点,自动形成施工段,如悬臂浇筑(拼装)的节段处、预制拼装梁的湿接缝处等位置。 ?一般节点:其余针对构件的划分须设一般节点。 ?对桥面单元的划分不宜太长或太短,可以采用标准单元长度12m,须保证每跨至少8个单元。应根据施工荷载的设定并考虑活载的计算精度统筹兼顾,因为活载的计算是根据桥面单元的划分,记录桥面节点处位移影响线,进而得到各单元的内力影响线经动态规划加载计算其最值效应,因此对于考虑特征节点、施工缝节点等以后的模型,用户可以采用一般节点进行加密。 ?对于索单元一根索应只设置一个单元。 ?命名原则:除一般节点外
8、,特征节点与施工缝节点为了区分以及避免混乱皆需用户自定义命名,命名原则:字母+数字;如S0、Z12等。 一、地震概述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地震烈度:衡量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对于一次地震来说,震级只有一个,烈度随着地点的变化有若干个。 ?基本烈度:该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即?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 ?地震动:地面运动,指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振动。特性:地震动三要
9、素,即地震动强度(振幅、峰值)、频谱特性和强震持续时间。(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四类)?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聚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引起剧烈的振动,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P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波速较快。使结构产 生上下颠簸; ?横波:S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剪切波,周期较长,振幅较大,波速较慢。使结构产 生水平摇动。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即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水平摇动。 ?先后顺序:P波S波面波。由S波和面波产生的水平振动是导致结构地震破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博士V4 抗震分析-延性设计-盖梁柱式墩模型 基础知识 算例手册 计算报告三合一 桥梁 博士 V4 抗震 分析 延性 设计 梁柱 模型 手册 计算 报告 三合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