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尊重社会价值、恪守工程伦理道德,拥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坚实的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相关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要求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学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应在所学的专业方向上,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工
2、程知识:具有从事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等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本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表达,并通过对专业文献的调研进行分析,以获得科学、合理、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设备或算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
3、制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方案规划、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初步的规划、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5. 使用现代工具:具有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进行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等工程问题分析和测试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认识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认识交通信息、交通设备与交通控制工程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8. 职业规范
4、: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适 应团队工作。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
5、程 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B、交通运输类专业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运筹学、信号与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交通工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C、EDA技术及物联网基础等。 专业核心课程: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交通数据处理方法、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智能检测原理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设计。 五、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7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6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6学分,个性化发展课程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6、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 八、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要求 九、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要求 注:1.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含新生研讨课)建议按计划选课,同学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选课时间。 2.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贯穿整个四年,请同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间;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共计1.0学分。每次选听讲座后需提交1000字以上感想、心得(采用A4纸张),首页需要写明讲座的时间、地点、
7、讲座题目、学号及姓名,教学秘书以上交的心得体会为依据登录成绩,最后统一记录学分。 十、个性化发展课程学分要求 注:1. 个性化课程要求最少修满10学分,其中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最少修满4学分(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修读管理办法),其他课程无最低要求。 2.创新创业实践可通过选修创新实验课、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知识竞赛、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获得。参加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包括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并结题得1.0学分、获得三等奖以上得2.0学分;参加科技竞赛得1.0学分、获三等奖以上2.0学分;参加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模型制作、科研小组等活动得1.0学分;以第1或第2(指导教师第1)发表学术论文(核心以上)得2.0学分;申请专利(排名前3)得2.0学分;参加国际会议讲座并撰写心得(首页需写清楚讲座时间、地点、内容)获0.5学分。可通过以上任意途径获得学分,均以上交的说明材料或佐证材料为依据登录成绩。 3. 有意愿选修外专业课程的,请注意开课学期与先修课程要求。 4. 所选研究生课程的学分,对于将来攻读我校的学生,该学分除计入本科期间学分外,还将计入研究生期间的学分。 5. 鉴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选修课程宜参考专业方向选修课建议表选择。 6. 建议参考下表按学期进度选修个性化课程课程。 个性化课程选课与课程进程建议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