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的教学教案设计.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的教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的教学教案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的教学教案设计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2、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 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11-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
3、到的现象: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 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看课文图11.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
4、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 长度 )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 (6)学生看课本图11.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7)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等。 (8)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类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
5、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 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四、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
6、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 的不同效果。 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 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第二课时 一、力的图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
7、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二、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2)演示: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
8、(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学生实验: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 三、课堂练习 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
9、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能力提高 四、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题 第二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
10、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新课标第一网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
11、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大视野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重力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教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