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doc
《浅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夫妇一同长期在外谋生,将自己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家里,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亲戚朋友照管,或者住在老师或其他人家里,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也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有的还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我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非常令人担忧。 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 “留守”孩子大部分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有的还生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孩子有的出生不久就生活在祖父母身边;有的在父母身边
2、长大,到学龄期回乡读书;有少部分是读到小学二、三年级时,父母出去打工;还有的是随父母在外地读到四五年级后转学回乡就读 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骄”、“娇”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这些“留守”孩子吃不得亏,很难与其他孩子和谐相处。若是平常的玩耍中吃一点儿亏,爷爷、奶奶就好像动了命要子似的,轻则到对方家中吵闹,重则怪罪学校。其次,这些孩子在家里很少动手做家务。原因是爷爷、奶奶不让做,时间一长,就缺乏做事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在家养成的娇气被带到学校,学校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不能完成。即使在学校受到老师教育有所进步,但回到家中依然如故。这种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平时在与学生
3、的接触中发现,出现以上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少接触新事物,不知道如何科学教育孩子;第二,这些老人过去由于忙于生计很少顾及自己的孩子,对下一代怀着一种补偿的心理,就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施在了第三代身上,造成了溺爱;第三,有一部分老人担心孩子出错,惹儿子、儿媳生气,在外工作不安心,所以对隔代子百依百顺;第四,还有一部分老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其他都可以不闻不问,仍然信奉“树大自然直”的古训。 二、不利的生活教育环境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行、体质、生活等方面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享有
4、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只占少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占大多数,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基本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缺乏温情和有效监护,他们中有一部分表现极差:有的逃课,沉湎网吧玩游戏;有的抽烟酗酒;还有的厌学,甚至和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到一起偷摸卡要,打架闹事。如有一女孩徐某,随八十多岁的祖母生活,祖母哪有精力教育孙女,致使孩子多次逃学,东家过一天,西家歇一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祖母看不住,又转交给大姨妈家代为监护。大姨家本来就很忙,没时间看护她,并怀疑她手脚不稳,又把她送回奶奶身边。孩子长期在外,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奶奶不给,她就想办法偷,奶奶的生活费藏哪里都藏不住,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上百元
5、经常丢失,祖孙关系日趋紧张,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家庭教育呢? 杨湾村的邹某念小学时成绩很好,名列班级前五名。自父母外出打工后,他跟随祖父母生活,成绩逐渐下降。念七年级时,常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一起玩耍打架,最近因打伤同学受到严厉处分,影响很坏。 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负面影响甚多。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和“攻击”意识,过分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不闻不问或教育失控,则让孩子觉得无依无靠产生自闭心理,对任何事情都缺少热情。 三、失控的家庭教育 放学后,这些孩子由于缺少有效的监护,成了无拘无束的“野人”,由于孩子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更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农村 留守 儿童 家庭教育 状况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