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方案计划大纲.doc

收藏

编号:26526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2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19
8
金币
关 键 词:
初级 低级 中学数学 教学 方案 计划 规划 大纲
资源描述: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初中数学课程分两个大部分; (一)代数、 精选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代数、几何中最基本最有用的部分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份量要适中,要留有余地,在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方面,应当适当。 (二)几何 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与形的结合,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的衔接;还要注意与物理、化学等邻近学科的配合。 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同时安排代数和几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代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会用计算器或算表计算平方、立方、平方根与立方根。 2.使学生了解有关代数式、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3.使学生了解有关方程、方程组的概念;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和方程组,掌握分式方程和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能够分析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使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性质画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 5.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思想,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用统计的初步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换元等常用的数学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理解“特殊 一般 特殊”、“未知 已知”、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和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等基本的思想方法。 7.使学生通过各种运算和对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变形以及重要公式的推导,通过用概念、法则、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8.使学生了解已知与未知、特殊与一般、正与负、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等辩证关系,以及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了解反映在数与式的运算和求方程解的过程中的矛盾转化的观点。同时,利用有关的代数史料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具体内容以及要求 第一章 代数 教学内容 (一)有 理 数 1.有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运算 (二)整式的加减 1、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 2、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3、去括号与添括号、数与整式相乘、整式的加减法 (三)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1、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集 2、方程组和它的解、解方程组 3、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 ⑴不等式 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⑶不等式的解集 ⑷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六)整式的乘除 1.整式的乘法 ⑴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⑵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⑶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⑷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2.整式的除法 ⑴同底数幂的除法 ⑵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⑶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七)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 3、因式分解的应用 (八)分 式 1、分式 2、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 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九)数的开方 1.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十)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2、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3、二次根式的性质 4、类二次根式 5、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以及分母的有理化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十二)函数及其图象 1.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变量、函数及其表示法 2.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4)会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5)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数的图象 (1) 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3)一元二次方程的图象解法。 (十三)统计初步 1、 总体和样本 2、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3、 方差与标准差、方差的简化计算 4、 频率分布 第二章 几何 初中几何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了解关于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会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使学生会用直尺、圆规、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和画几何图形。 3.使学生通过具体模型,了解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并会用展开图和面积公式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4.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通过辨认图形、画图和论证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几何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运动、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有关的几何史料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论证与画图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如下: (一) 线段、角 1、 几何图形 2、 线段 3、 角 (二)相交、平行 1、相交线 2、平行线 3、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5、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6、命题、公理、定理、定理的证明 (三)三 角 形 1.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  2.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4.直角三角形 余角、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逆命题,逆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5.轴对称 角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有理数(四)四 边 形 1.多边形 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3.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4.梯形 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四边形的分类。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线等分线段。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五)相 似 形 1、比例线段 比与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 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 2、相似形 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六)解直角三角形 1、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值、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解直角三角形 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七)圆 1.圆的有关性质  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两圆的公切线、相切在作图中的应用 3、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 4、 圆周长、弧长 5、 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 (五)教学实施 (一)学时分配表 代数 几何 内容 学时 内容 学时 有理数 4 线段、角 4 整式的加减 6 相交、平行 4 一元一次方程 8 三角形 12 一元二次方程组 6 四边形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 相似形 8 整式的除法 6 解直角三角形 8 因式分解 4 圆 8 分式 4 数的开方 2 二次根式 5 一元二次方程 8 函数及其图像 12 初步统计 4 (二) 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2、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亲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3、 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中也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 正确组织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5、 改进教学测试和评估。教学测试和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吸收教学的反馈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方案计划大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52663.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