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 教材分析 作为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容易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以致放弃对整个地理科目的进一步学习。因此,本节课程设计应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3、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1、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数据描述地球
2、的大小; 2、通过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1、经线和纬线特点、纬度和经度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会利用经纬网定位。 1、东西半球划分; 2、经纬网定位。 课前准备 1、教学地球仪; 2、细绳;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多媒体展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导入新课
3、。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是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认识地球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师: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讨论。 师: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
4、理现象。 师: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师: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天圆地方”、到后来的观察推测“地球是个 球体”、再到用事实论证“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些什么呢?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生:展开小组讨论。 师: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 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而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
5、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但地球的真正形状虽是一个球体,但现代科学进一步发现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师:(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明确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用了3年时间!地球究竟有多大啊?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也可教师手绘版图来说明) 师:大家读出地球
6、的大小。 生: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师:算一算,大家能否自己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一算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圆的周长公式L=2R,球的表面积公式S=4R2)生:思考回答。 例题讲解: 1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6300千米,地球平均半径比长江长多少千米? 2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 3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 4北京四环路周长约65千米,赤道周长约是它的多少倍? 5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师:(过渡)经过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75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1.1 地球 地球仪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