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案例解析.doc

收藏

编号:26536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1.09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18
8
金币
关 键 词:
土木 项目 工程施工 技术 案例 解析
资源描述: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案例1. 某建筑外墙采用砖基础,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已知场地土的类别为二类,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边坡坡度为1:0.55。取50m长基槽进行如下计算。 试求: (1)基槽的挖方量(按原状土计算); (2)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均按松散体积计算)。 图1 某基槽剖面基础示意图 解: (1) 求基槽体积,利用公式 ,()得: (2) 砖基础体积: 预留填土量: 弃土量: 案例2. 某高校拟建一栋七层框架结构学生公寓楼,其基坑坑底长86m,宽65m,深8m,边坡坡度1:0.35。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可知,场地土土质为二类土,其土体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试求: (1)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3650m,则应预留的回填土量; (3)若多余土方用斗容量为3 m的汽车外运,则需运出多少车? 解: (1) 基坑土方量可按公式计算,其中, 底部面积为: 中部截面积为: 上口面积为: 挖方量为: (2) 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V3=23650 m3,则应预留回填土量: (3) 挖出的松散土体积总共有: 故需用汽车运车次: 案例3. 某综合办公楼工程需进行场地平整,其建筑场地方格网及各方格顶点地面标高如图2所示,方格边长为30m。场地土土质为亚粘土(普通土),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地面设计双向泄水坡度均为3‰。按场地挖填平衡进行计算。 试求: (1)场地各方格顶点的设计标高; (2)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并标出零线位置; (3)计算填、挖土方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 (4)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调整后的设计标高。 解:(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由公式 ,得 图2 场地方格网图 由公式 ,得: 同理 (2) 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由公式 可求得: 其他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如下图3所示: 由公式 Xi,j=ahA/(hA+hB) ,确定零点为: 同理求出各零点,把各零点连接起来,形成零线,如图3所示。 图3 场地平整方格网法计算图 (3) 计算场地挖填方量: 总挖方量: 总填方量: (4)调整后的设计标高: 由公式 ,得 因此,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调整后的设计标高为: 案例4. 某工业厂房基坑土方开挖,土方量11500m,现有型正铲挖土机可租用,其斗容量q=1m3,为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土工期限制在10天。挖土采用载重量4t的自卸汽车配合运土,要求运土车辆数能保证挖土机连续作业。 已知,,,, (土密度),t=40s,L=1.5km。 试求: (1)试选择w1-100正铲挖土机数量N; (2)运土车辆数; (3)若现只有一台w1-100液压正铲挖土机且无挖土工期限制,准备采取两班制作业,要求运土车辆数能保证挖土机连续作业,其它条件不变。试求: ① 挖土工期T; ② 运土车辆数。 解: (1) 计算挖土机生产率: 取每天工作班数C=1,则挖土机数量由公式可知: 取N=3,故需3辆 W1-100型反铲挖土机。 (2) 汽车每车装土次数,由公式计算知, (取3次) 则汽车每次装车时间:; 取卸车时间:; 操纵时间:; 则汽车每一工作循环延续时间: 则运土车辆的数量: (辆) 由于三台挖土机同时作业,每台都需要连续作业,故需21辆运土车。 (3)① 由公式可知,挖土工期: (天) ② 除挖土机数量外,由于影响运土车数的条件均未变,为保证1台挖土机连续作业,故只需7辆运土车。 案例5. 某建筑基坑底面积为20m32m,基坑深4m,天然地面标高为0.000,四边放坡,基坑边坡坡度为1:0.5。基坑土质为:地面至-1.0m为杂填土,-1.0m至-10.0m为细砂层,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标高为-1.2m,经扬水试验得知,渗透系数k=15m/d。现有井点管长6m,直径50mm,滤管长1.2m,采用环形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试求: (1)轻型井点的高程布置(计算并画出高程布置图); (2)进行井点系统的设计计算; (3)绘制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图。 解: (1)轻型井点的高程布置: 集水总管的直径选用,布置在标高上,基坑底平面尺寸为,上口平面尺寸为 井点管布置距离基坑壁为1.0m,采用环形井点布置,则总管长度为: 井点管长度选用,直径为,滤管长为,井点管露出地面为,基坑中心要求降水深度为: 采用单层轻型井点,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为: 符合埋深要求。 井点管加滤管总长为,井管外露地面,滤管底部埋深在处,而不透水层在处,基坑长宽比小与,可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轻型井点系统高程布置图如图4所示。 图4 高程布置图 (2)井点系统的设计计算 ①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计算: 其中: 含水层有效深度: 式中: S为井管处水位降低值,l为滤管的长度 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 抽水影响半径: 故 ②单根井点出水量: 井点管数量: 井点管间距: 取 则实际井点管数量为:根 ③抽水设备的选用 根据总管长度为128m,井点管数量64根。 水泵所需流量: 水泵的吸水扬程: 根据以上参数,查相关离心泵选用手册,选用W7型干式真空泵。 (3)绘制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图,如图5所示。 图5 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土木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案例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5364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