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规划项目施工组织.doc

收藏

编号:265410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1.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18
10
金币
关 键 词:
房屋建筑 规划 计划 项目 施工 组织
资源描述:
\\ 4、主要施工方法 依据招标工期要求,结合本标工程特点,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有序组织各专业及其分部分项工程紧密平行流水、立体交叉施工作业。砼、钢筋及另星钢构件集中统一由专业队生产制作。制定完善的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与责任制,营造和谐的建设与施工环境,建立与保持良好的均衡施工秩序,以加快总体施工进度,确保按期提前竣工。 总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突击抢建完成基础工程。 第二阶段:强攻完成主体结构及屋面工程(安装专业预埋管件等)。 第三阶段:精工细作内外装修(门窗)、楼地面,安装专业穿线及设备安装与调试。 第四阶段:室外工程、土建收尾、安装专业系统联动试运转,初验与验交。 4.1、施工测量 4.1.1 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建筑平面图及座标点,采用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座标点投点不少于三点进行定位放线。放出建筑物四面边轴线,用直角坐标法以总平面图给出的建筑红线坐标点用经纬仪引测出主轴线控制线。该控制线要随施工进度分别引测到各楼层上,但要特别注意0.000层的引测必须闭合(闭合差<2″)无误后做临时引测点形成控制网。 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须把各主轴线标志桩引测至施工影响区域外且有利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并设置永久性桩点。 4.1.2 平面测量放线 根据主控制线,在各楼层上测定所有墙的轴线,并弹出外框线。使用经纬仪转角度、钢尺量距。具体作法:在施工0.00层时,根据建筑物外侧设立的基准点,把条基的轴线、边线弹出后在条基顶弹出墙的轴线和边线,并控制一层顶板施工。在一层顶板施工完毕后,把建筑物外侧的基准点引测到板面上,设立临时控制点(内控点),以后每层在相应位置逐层引测。 4.1.3 竖向标高测控 竖向标高在框架柱上进行。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水准点,将标高点引测至其上作为施工用基准点,用20m钢卷尺向上做标高传递,用2kg弹簧拉力拉直钢尺往返一次以上。 4.1.4工程测量偏差控制 4.1.4.1 本工程标高控制点采用测法引测,往返测法校核,引测误差小于允许范围并按测量规范设置半永久性控制点。 4.1.4.2 标高传递采用锤球悬吊钢尺后用S3水准仪将控制点标高传至施工面,然后借用5m塔尺和S3水准仪将此标高加密,保证施工层标高测量偏差小于3mm。 4.1.4.3 主体结构施工拆模后在各层房屋各大角柱上测设1m控制线,并用红油漆作醒目标志,作为各楼层地面、窗台、天棚装饰标高控制线。 4.1.5保证测量精度措施 4.1.5.1 严格按企业质保手册中仪器、设备的控制程序,作好经纬仪、水平仪及钢尺的检校、试验,确保仪器使用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1.5.2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仪器定人操作,定人保管。 4.1.5.3 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应对仪器实行可靠的监护,避免不相关的人员私自动仪器而影响测量精度。 4.1.5.4 为确保测量精度,在工程中将采用精度较高的激光经纬仪及铅垂仪。 4.2 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 4.2.1施工方法 基坑(槽)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基底预留30cm人工清基。基坑(槽)回填采用装载机或手推车运土,人工分层回填,每层填土25~30cm,手扶振动碾或蛙夯夯实。 一、施工准备 1、挖土前,有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等)、树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除或搬迁。 2、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机械上下设施等应事先勘查,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3、在施工现场修筑汽车行走的便道,坡度不应大于1∶5.5,其路面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或石粉。土方工程机械,其施工坡度最大在控制在1∶3之内,轮胎式机械坡度还要缓一些。 二、工艺流程 放线→挖土、挖基坑周边地面截(排)水沟→修边坡→维护坡面→挖土至坑底面设计标高并验槽→挖基底周边排水沟、基底找平。 三、操作工艺 1、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深基坑每挖1m左右即应检查通直修边,随时修正偏差。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危岩、孤岩、滑坡等土体或导致岩(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土(岩)体崩塌与下滑。 2、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高时,应尽量保护好地基土结构,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使用挖土机开挖(正铲或反铲)时,可在设计开挖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层暂时不挖。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除。 3、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的边坡),应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4.3 基础工程施工 首先在垫层上放出基础地梁轴线及边线,模板采用木模,即九夹板、木枋组装,木桩固定,钢筋安装就位后,再搭设钢管脚手架供浇注砼使用,须特别注意的架管不能接触基础模,以避免施工中晃动导致模板移位;钢筋现场制作、绑扎,在绑扎过程中,应加强梁筋及柱插筋的定位加固处理,避免造成砼浇筑时柱筋移位 4.4 模板工程 在钢筋砼结构施工中,支模是影响进度、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是耗用人工,时间最多的关键施工线路。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模架的承载压力,控制好间距,使结构变形在规定的范围内,砼的侧压力和漏浆应引起高度重视,漏浆可采用水平对缝处刮腻子或贴不干胶、竖向对缝处嵌泡沫条的方法。本工程拟采用清水模板施工,模板主要采用九层涂塑胶合板,其规格为209001800,边框及竖直背楞均采用50100方木,竖楞相对间距300~350,水平围檩采用ф483.5双排脚手架钢管。内外模设对拉螺杆。 4.4.1、框架柱、构造柱模板安装工艺: 1、框架柱及构造柱模采用九层涂塑胶合板。模板安装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线→抹1:3水泥砂浆支承面→模板分段就位→安装支撑→调直纠偏→全面检查校正→柱墙模群体固定→清除柱墙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2、模板要求及梁柱接头处理: 柱与梁接头模板采用九层涂塑胶合板,加强安装梁柱接头模板时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应该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其断面、垂直度、刚度合格后,才支撑梁板。 4.4.2、梁板模安装工艺: 1、模板安装程序为:复核梁、板标高线→搭设钢管架→安装梁底模→绑梁筋→安梁侧模→安装梁、柱墙接头模板→安装预埋件及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2、梁板模施工本工程采用满堂钢管架支撑,主次梁采用九层涂塑胶合板,散装散拆,据其断面下料,但长度拼配时,为梁的净跨长度减去20—25mm,以利拆模时不伤砼外观,底模采用多节脱模,早拆体系,以利模板周转。楼板模采用覆膜复合九层板。板下用50160木枋支撑,九层涂塑胶合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油毛毡平铺,以减少漏浆现象,梁底拉通线校正,梁跨等于或大于4m时按3‰L起拱。钢管立杆纵横间距1.0m,靠主梁两侧立杆间距为600,钢管可用搭接头,上口平齐板底。立杆每隔四排设一道剪刀撑,大小横杆沿高度方向间距1.5m。主梁底模下,在已浇筑砼板面20cm左右设一道扫地杆,以加强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长向设三根水平钢管,其上铺梁底模。 4.4.3、现浇楼梯施工应保证钢筋预留位置及数量,采取措施消除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翘曲、梯步尺寸不均现象。支模按传统的木模施工方法进行。 4.4.4、模板的拆除 1、非承重模板:对现浇整体结构的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仅承受自重荷载的模板:当现浇结构上无楼层和支架板荷载时,应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序号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标号百分率计(%) 1 板 ≤2 50 >2,≤8 75 >8 100 2 梁、承重结构 ≤8 75 >8 100 3 悬臂构件 ≤2 100 >2 100 3、承受上部荷载的模板:对多层和高度需几层结构连续支模或拆模后,结构上承受较大施工荷载时,下层结构的承重模板必须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100%设计标号时方准拆除。若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应经验算后加临时支撑。 4、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执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5、模板拆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砼试压报告,签“拆模通知书”并规定拆模方式后,才能拆除模板和支撑,砼试压报告应是现场同条件养护具有代表性的试件的抗压资料。 4.4.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使用系列模板,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我公司选用的组合模板系列,是由专业模板公司生产的模板工程系列,能够保证施工出的成品或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质量标准。 2、对于个别部位使用非系列的模板工程,需技术人员计算方可使用。 3、拼装和安装过程要选用使用的原材料和合格的配件,保证模板本身的使用可靠性。 4、完成拼装和安装模板后,首先工人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经相应的责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模板采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每次拆模后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6、模板拆除时间要达到规范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并实行模板拆模令制度。 7、通过对模板的质量管理,最终使结构混凝土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4.4.6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底层梁模支撑拟支于基础、地梁上部砖基础上,砖基础上面垫一块50厚全长松板,支撑下均应设50120180抄楔一对; 2、板的支撑如落在回填土上,应对支撑作用点下部全长加强:局部反复夯实,不少于三遍;加木撑于承台顶面;垫50厚碎石拌砂并夯实;支撑下垫一块50厚通长木板; 3、梁的跨度大于4m,支模应按2‰起拱;跨度大于6m的梁,起拱高度为L/600,悬臂梁端模板起拱L/300。 4、首层梁底支撑双排支于拉梁上部砖基础上允许支撑斜撑,但横管必须绝对水平,扣件紧固。 5、柱模应有一边底部开300(宽)150(高)垃圾清扫口,验模后、砼浇灌前1~2h封闭; 6、模板在工地配好后应编号、刷隔离剂(禁刷废机油),地上垫平、搁好,有防雨、防晒、防止扭曲变形的设施; 4.5 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集中制作加工,现场绑扎、焊接安装方法组织施工,钢筋入场应作好钢材的抽检工作。现场施工时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安装,并作为主体结构关键工序加以控制。 4.5.1钢筋制作要求 1、钢筋的制作、绑扎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受力筋的位置。特别是上层负筋,必须用撑脚支撑,浇砼时应有专人护筋。 2、钢筋弯曲成型,应根据结构构件配筋详图,结合对保护层厚度,接头形成弯钩及弯折的弯曲直径等要求计算下料尺寸,绘制翻样图,才能进行。弯曲成型后的钢筋,不得粘油、粘漆或粘泥土等。 3、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由承担焊接任务的焊工,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以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并遵守焊接注意事项。此项试焊应多做几次,直到按检查方法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成批焊接。成批焊接前,应按规定作班前试焊,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行施焊。 4.5.2钢筋绑扎要求: 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牢,每一扎点要拧转二圈半。 2、单向受力钢筋网,除周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可隔一点扎一点,成梅花形,但铁丝绑扎方向必须互相成八字形。双向受力钢筋网,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中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相互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规定,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并不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5、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如有变形、松脱和开焊现象,应及时修理完好。 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保证,应在竖向钢筋外侧和水平钢筋下与模板的间隙处垫以水泥砂浆垫块,不得随便用石子垫,也不得采取边浇混凝土边提拉钢筋的办法。 4.5.3柱钢筋要求: 1、柱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主梁的通长受力主筋采用窄间隙焊或熔槽绑条焊连接技术,焊接接头的检验应符合现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中的各项规定。钢筋接头处焊缝饱满,不得有深度大于0.5mm的咬边;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接头处拉伸试验中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的规定抗拉强度值;3个试件均不能断于焊缝。 柱扎筋要求: (1)下柱伸入上柱筋的根数及直符合设计要求,当上、下柱砼强度或钢筋直径不同时,其搭接长度应以高级别、大直径为准(若设计为搭接)。 (2)下柱纵筋伸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柱箍将主筋固定,以利上层柱筋焊接。柱箍加密部位严格按设计图施工。 4.5.4、梁钢筋要求 梁的底部纵向钢筋接长在支座或支座两侧1/3跨度范围内,不得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接长,不应在支座处接长。当主次梁上层钢筋交叉时,主梁筋应设在次梁下面,当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当梁与柱外侧齐平时,梁外侧的纵向钢筋应稍做弯折,置于主筋内侧,梁纵向钢筋的排距和净距布置原则须符合设计要求。 4.5.5、板钢筋要求 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板面钢筋:短跨钢筋置上网外侧,长跨钢筋置上网内侧。当板底与梁底平齐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应置于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如是双向板,侧板的纵横筋交叉处应满扎。 4.5.6、钢筋绑扎过程: 为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板下层钢筋及柱、墙侧面钢筋应铺设细石砼垫块,垫块规格为5050保护层厚度,板、墙垫块按间距500梅花形布置,当框架梁分层绑扎时,应采用φ25短料钢筋进行隔开,斜面布置,长度为40cm。 板筋定位:楼板下层筋扎完,上下层筋之间用ф12撑铁,纵横间距1000mm,固定位置、形状(详见板筋定位示意图),高度为板厚减去上层筋及保护层。板筋必须划线绑扎。 施工梁板钢筋时,应拉通线。施工柱子墙体钢筋时应采用吊锤线绑扎。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梁、板、柱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5.7预埋件定位 螺栓定位;在模板和预埋件上钻孔攻丝后,应用φ10或φ12螺栓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 焊接固定:预埋件应焊在钢筋上,焊接时,应将预埋件外露面紧贴模板,其锚固筋应与钢筋焊接。如锚筋偏小或偏短,可另增设附加筋焊接。 铁钉固定:为避免在钢模上钻孔,可在预埋件位置镶嵌木模,用铁钉将预埋件固定在木模板上。 4.6 砼工程 砼工程是工程的重要组织部分,砼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工程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能与整体性。本工程砼将采用商品砼施工。因此,施工中必须抓好“砼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四个关键工序。 4.6.1、施工准备 (1)前仓的准备工作: ①清理模板内杂物,用水冲洗湿润模板,抄好水平高标记。 ②搭好施工通道,熟悉工长指定的砼浇灌路线、施工缝留设等进行技术交底。 ③检查机具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电源线照明线路是否安全齐备。 (2)后仓的准备工作 ①由工长下达任务书,确定材料用量,质检员、资料员复核材料的复检,合格证等情况。 ②成立专门计量工作小组与施工班组配合。砼量计算必须分部位、强度等级进行并考虑钢筋体积和损耗因素,施工时前、后仓应随时取得联系。 ③同一施工层段不同标号应确定高标号低标号的浇筑与搅拌程序。 4.6.2、混凝土的运输 ⑴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滑槽、斗车等。 ⑵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4.6.3、砼浇灌速度计算 (1)本工程柱子模板支承已作了计算,可以一次性浇灌到梁的下口施工缝留设位置。个别的可分次浇灌。 (2)现浇梁沿主梁进行,宽度按次梁方向进行,保证2个小时循环进行,连续浇筑到所留施工缝。 4.6.4、混凝土浇灌程序 砼的浇灌以流水施工方式,先进行柱砼的浇灌,再进行梁和板的浇灌。 砼每次下料厚度控制在50cm内,就必须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一次,要求振动柱四角和四面膜板宽度的中部及柱中心部,振动棒不得触钢筋和模板,振动时要快插慢拔,确保砼不离析和外部起蜂窝。 (1)柱的要求: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8m,如超过1.8m时必须采取措施。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柱砼浇至标高后应检查有无漏振处和振捣不密实处,用锤击检查,有空响者重新振捣砼,达到内实外光。 (2)梁的要求: 每个梁柱结点和梁节点,在浇楼盖时无必须铺同配合比砂浆,然后再浇砼确保密实度及接合密实。 (3)板的要求: 浇栏板砼浇筑厚度以30mm厚为宜分层赶浆施工。 现浇板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配合施工,先用振动棒施振,再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施工时在钢筋上架马凳铺木枋或竹编板等,增大受力面,保护钢筋。 楼梯间砼先浇梯梁,再浇梯步和平台,梯步从第一步向上浇,边浇边捣边收光。 4.6.5、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1)水平施工缝留置 ①柱子施工缝留置在梁底标高低20~30mm为准。 ②现浇梁施工水平施工缝留在板下口1~2cm处。 (2)竖向施工缝的留置 ①梁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1/3处,每流水段留一次,但上下层注意施工缝错开一条主轴线。 ②当梁高大于或等于700时,竖向施工缝留成踏步形。小于700时留成垂直施工缝。 (3)施工缝的处理 ①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必须检查模板是否严密不漏浆,不漏浆才能保证施工缝处砼浇的密实程序。 ②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 ③在浇筑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砼层,同时应加以凿毛,用水清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应小于24h,且砼表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④在施工缝处有弯起钢筋时,要注意钢筋周转的砼不得受损和松动,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应清理干净。 ⑤在浇筑前,先铺一层10~15mm厚的砂浆,其配合比与用砼砂浆相同。 ⑥从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要注意避免直接缝边下料,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动,但应加强缝处的捣实工作,使缝处砼紧密结合。 ⑦垂直施工缝宜加设4Ф12钢筋,各锚入新、旧砼35d,以保证施工缝的抗剪等性能。 4.6.6、砼养护 现场固定2人24小时连续养护,每批砼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且随时保证湿润,能储水的楼盖可储水养护,不能储水的柱子可用草垫包裹养护。 (1)砼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 ①施工中质量检查 a、检查砼组成材料的质量,每工作班至少一次。 b、检查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一次。 c、每一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d、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②砼浇筑试块的制作 检查砼强度应做抗压强度试验。 a、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温度20℃3℃和相对温度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天养护确定。试件必须在浇筑地点随盘制作,试验结果作为评定结构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b、当采用非标试件时应乘以相应的折算系数:100mm边长为0.5、200mm边长为1.05。 c、检验评定砼强度用的试件组数,应按下列规定制作: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少于1次。 每工作班组拌制同配合比砼不足100盘取样次数不少于1次现浇楼层,每层取样不少于一组。 为了检验早期强度时应留置两组试件。 ③试验等级一试验工专门负责:试模的选择、试件的取样、成型、编号以至养护,提高试件代表性,正确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4.7 砖砌体工程施工 本工程砌筑工程主要0.00米以下为蒸压粉煤灰砖,0.00米以上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4.7.1、一般要求 墙(或砖砌体)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墙砌筑水平灰缝宽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砌块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砌块含水率宜为10%-15%;不得采用即时浇水淋砌块,即时使用。根据皮数杆下面一层砌块的标高,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一皮砌块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砌筑砂浆中掺碎砖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4.7.2、拌制砂浆 (1)砌体基础采用水泥砂浆,0.00以上采用混合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范围为2%,砂及掺合料为5%,采用机械拌制,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在拌合后3~4h内用完,严禁用过夜砂浆。 (2)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应不少于一组(每组6块)试块,砂浆材料、配合比变动时,还应制作试块。 (3)0.00以下砌筑砂浆加3%的防水剂。 4.7.3、砌砌块操作要点 (1)弹线:砌筑前,应校核龙门板上的轴线,并弹出墙的中线和边线,以及门洞、窗洞和墙面其它孔洞的洞口边线等。 (2)找平:墙砌筑前,应按设计标高,用砂浆或细石砼将墙基面找平。墙体在第一步架砌筑完后,应在高出设计楼(地)面+50cm的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以控制墙体细部(包括门窗、洞口、过梁、预留孔、预埋件等)的标高。 (3)立匹数杆:砌块墙的匹数杆,应立于墙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墙面变化较多的部位,其间距不大于12mm,当采用外脚手架操作时,匹数杆应设在里面,当采用里脚手架砌筑时,匹数杆宜设在外面。 (4)排砖摞底:在砌筑前,均应根据图纸尺寸、门窗位置、砖的模数、灰缝宽度,排砖基础要求以及选定的组砌方法编制排砖草图,进行排砖摞底,经试排合格后,方能拉通线砌筑,作为向上施工的标准。 (5)挂线:厚度一砖及其以下的砖墙应单面挂线,普通砖墙和1/2砖隔墙挂立线砌筑,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平线、线子、腰线砖、立线和斜线等,遇有偏差,及时纠正。 (6)砌筑:墙的转角处,砌块应隔皮纵、横墙相互搭砌。砌到接近上层梁、板时,应用普通砖斜砌挤紧,砖倾斜度为60度左右,砂浆应饱满。 砌块墙体上不得留脚手眼,且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 砌筑前按500mm间距将交接的柱或剪力墙上箍筋剔出,焊上墙拉结筋(若拉结筋已预埋则剔出理顺,(建议在预埋拉结筋时,拉结筋预埋位置采用穿孔小钢模,将拉结筋从小钢模孔穿出,这样就不须剔打砼而伤害砼结构),拉结筋伸入墙体1m。 砌体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竖向设置构造柱,水平向设置钢筋砼加强带。 4.7.4、质量要求: (1)砖的品种、标号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应饱满,水平灰缝≥80%,砌筑砂浆按规范规定进行取样制作试块。 4.8 装饰工程 本工程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我公司将采取先顶棚后内墙面、先基层后面层,先上后下的施工原则,以保持各个工作面和各个工序之间互不污染和影响,达到一个优良的整体装饰效果。 4.8.1墙面抹灰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砂浆块等附着物,应针对隔离剂情况决定用钢丝刷或者10%碱溶液刷洗干净。同时对墙面喷水润湿,对较光滑的墙面,要派人凿毛刷界面处理剂或用喷、扫的方法将1:1的水泥砂浆分散均匀地喷扫到墙面上,待结硬后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2)“打巴出柱”:根据地面弹出的十字线作为基准线,并结合墙面平整、垂直程度确定抹灰厚度,先在左右墙角上各作一个标准砂灰“巴”,然后用吊线锤垂直线做墙下角两个“巴”(注意位置在踢脚线上),再拉通线,每隔1.5m左右作“灰巴”。 待灰浆巴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巴之间作40mm左右宽的砂浆带(柱),以上下“巴子”为准,用尺方推平等待干凝。 (3)抹底层砂浆:首先拉毛或刷界面处理剂、再抹底层砂浆,用力适当,大致进行找平,随手抹成粗糙表面。灰砂机搅拌砂浆时,按每立方加0.5Kg杜拉纤维,延长搅拌时间2分钟。 (4)抹中层砂浆:待底层砂浆凝结后抹中层砂浆,砂浆抹上后应使用尺枋沿灰浆筋刮平,并应用木砂板压实搓毛,以达到平整密实而又粗糙。 抹完后,应检查墙面平整度和阴阳角垂直度,并应及时进行修整。中层砂浆凝结后,应适当喷水养护,保持墙面湿润。 抹砂机搅拌混合砂浆时,按每立方加0.5Kg杜拉纤维,延长搅拌时间2分钟。 (5)抹面层水泥砂灰:应有中层砂浆凝结后开始涂抹,罩面时用铁板压实,接着用硬尺枋刮平,最后用砂板搓平。宜≯4mm。 应将面层用成压光面,用铁板上下来回抹压照光,不显露痕迹。 (6)框架梁、墙如有突出墙面情况,抹灰时应先抹墙面,待墙面抹灰干燥后再抹梁、短肢墙表面,并使梁短肢墙表面抹灰压在墙面的抹灰层,并使连接处的收缩裂缝被梁、柱抹灰覆盖。 (7)水泥砂浆墙面抹灰做完后,根据潮湿情况进行适当养护。 4.8.2、天棚抹灰 (1)施工准备 a、对结构及基层表面进行质量检查,并检查预埋件及暗设管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在墙面及梁侧面弹上水平标高墨线。连续梁底面应弹由前端至后端的通长墨线。 c、根据室内高度和抹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前准备操作用的脚手架与抹灰马凳,一般距顶棚板底1.8m。 d、将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如有缺陷应凿到实处,用1: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e、抹灰前一天喷水湿润基层。 (2)操作工艺 a、基层处理:将板底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喷水湿润。 b、根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在顶板下100mm的四周墙面上弹出一条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面板控制线。 c、抹底层砂灰:在顶板砼湿润的情况下,刷界面处理剂,抹底层砂浆,厚度宜为3~6mm,应在抹时用力挤压,并应随手抹成粗糙表面。 d、抹中层砂灰:待底层砂浆凝结后,即开始抹中层灰浆,厚度宜为6mm,先从顶棚角开始,上灰后应反复挤压,并应用刮尺赶平,然后用木砂板搓抹,使中层砂浆表面粗糙。 e、抹面层砂灰:待中层灰凝结后,抹面灰层,不大于3mm,如中层灰很干应先喷水润湿,面层灰应压实、抹平,并用铁板收光。 灰砂机搅拌砂浆时,按每立方加入0.5Kg杜拉纤维,并延长搅拌时间2分钟。 (3)天棚抹灰施工要点: a、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b、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15cm。 c、抹灰线用的抹子,其线型、棱角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待顶棚的中层砂浆抹完后进行。灰线抹灰应分遍成活,底层中层砂浆中宜掺入少量麻刀。罩面灰应分遍连续涂抹,表面应赶平、修整、压光。 4.8.3 内外墙涂料、外墙漆 1、涂料和漆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纹。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要按基层、底涂料底漆和面涂料面漆的性能配套使用。 2、室外、厨房及厕所等需要使用涂料的部位和地板表面需使用涂料时,应使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 3、涂料和漆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施涂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4、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漆)在施涂前,应按产品说明的配合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涂料(漆)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匀充分搅拌。 5、施涂溶剂型涂料(漆)时,后一遍涂料(漆)必须在前一遍涂料(漆)干燥后进行,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漆)时,后遍涂料(漆)必须在前一遍涂料(漆)表面干后进行。每一遍涂料(漆)应施涂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 6、最后一遍涂料(漆)宜在安装后施涂。 7、采用机械喷涂料时,应将不喷涂的部位遮盖,以防沾污。 8、外墙涂料、外墙漆工程分段进行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时分界线。 9、外墙涂料、外墙漆工程,同一墙面应用同批号的材料,每遍涂料(漆)不宜施涂太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10、在强烈日光直接照射下和在潮湿的金属表面上,不得进行施涂。 11、涂料及漆施工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或浸泡在相应的溶剂中。 4.8.4墙砖铺贴 4.8.4.1、施工准备工作 ①搭设好架子,并清除作业面上的施工障碍,材料及所需机具应齐备,以保证连续作业条件。 ②面砖材料进场后应开箱检查其规格,颜色进行分类,特别是几何尺寸分类不宜过多,一般最多分为A、B、C三种,若有歪斜、缺楞、掉角、翘棱、裂纹和颜色不匀的应剔,不得使用,同时应将面砖送实验室检验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③嵌贴面砖前应待屋面防水工程完成后,同时在不受其它工作污染和损坏的条件下进行。 ④在嵌贴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尺寸进行预排,对有出入的地方尽量想办法克服或进行适当调整,并制作出作业方案,贴出样板,待有关方面确定后,即可向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⑤嵌贴面砖所用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的普通水泥。 4.8.4.2、施工操作程序及工艺 ①操作程序:基层处理→贴饼、冲筋→抹底层砂浆→抹中层砂浆→分格、弹线→镶贴面砖→嵌缝→擦洗表面 ②贴饼、冲筋首先将墙用水平仪抄平,弹出中心控制线,然后在角上用经纬仪或线锤测定垂直控制线,然后按1-2步高度进行分仓,凡在窗口、阳台等处均应弹上横向水平控制线,确定垂直方正后,再按纵横1.2~1.5m进行打巴、出柱。 ③抹底层砂浆前应对不同基层进行粘结处理,为防止空壳宜采用水泥砂浆抹底层灰,抹中层砂浆前应用水润湿墙面后再进行。 ④待基层抹灰完成后,再用经纬仪测出垂直控制线,用水平仪在墙上测出水平控制线,然后用水平软管自上而下传递水平控制分仓横线,特别是对墙四周应控制水平在同一面上。 ⑤根据控制线弹出嵌贴面砖的分仓墨线,一般以横向15块左右,竖向以窗上下口进行分块控制,并要求操作班组在分块控制格内弹上单块线,以便嵌贴。 ⑥嵌贴时应先嵌垂直控制砖,然后横向拉双线由左向右逐块嵌贴,为了保证面砖平整度,横向拉线必须拉通三根竖向面砖控制柱,并注意边贴边看接缝高低差、水平灰缝平直度与竖向垂直度。 ⑦面砖嵌贴后应及时清理浮浆,然后用2m靠尺检查合格后,再行勾缝,若发现有不合格点处则应作局部返工后再行勾缝。 ⑧勾缝用1:3水泥砂浆,分两次进行,以保证砖缝砂浆饱满,勾缝所用水泥不得硬结块状,砂不得有杂质,以保证砖缝光滑、密实。 ⑨由于墙面施工对门窗边框半成品影响较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算好尺寸模数,留好位置待外架拆除后再行安装,后贴面砖。 4.8.5整体楼地面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水泥:宜用425号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和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均不得使用。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砂: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并筛去杂物。 2、作业条件 ⑴在四周墙面弹出标高基准墨线。 ⑵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水电设备管线等均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⑶各种立管孔洞、缝隙等应先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堵严(细小缝隙可用水泥砂浆灌堵)。 ⑷基层结构及其它有关作业内容的隐蔽验收手续办理完成。 ⑸前置施工的顶棚(天花)、墙柱饰面施工完毕。 ⑹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或采取防护措施。 二、工艺流程: 处理、润湿基层→打灰饼、做冲筋→基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铺面层水泥砂浆→第一遍压光→第二遍压光→第三遍压光→抹踢脚线面层→养护 三、操作工艺 1、打灰饼、做冲筋 根据地面设计标高和抹灰厚度以及预先在墙面弹定的标高基准墨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拉线打中间灰饼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冲筋,冲筋间距约1.5m左右。在有地漏和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和坡度。对于面积较大的地面,应用水准仪测出基层的平均标高并计算面层厚度,然后边测标高边做灰饼。 2、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宜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也可在基层上均匀洒水湿润后,再撒水泥粉,用竹扫帚均匀涂刷,随刷随做面层,但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 3、水泥砂浆地面操作 ⑴混凝土基层通常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外表湿润松散,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水泥焦渣基层可用一般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比为1:2(水泥:砂),操作时先在两冲筋之间均匀地铺上砂浆,比冲筋面略高,然后用压尺以冲筋为准刮平,并对低凹处填补砂浆,并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粉砂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操作人员在操作半径内打磨完后,即用纯水泥浆(水灰比约为0.6~0.8)均匀满涂地面上(约1~2mm厚),再用铁抹子抹光。向后退着操作,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 ⑵第二遍压光:在水泥浆初凝前人站在上面有脚印但不下陷,即可用铁抹子压抹第二遍,要求不漏压,做到压实、压光;凹坑、砂眼和脚印都要填补压平。 ⑶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此时人踩上去有细微脚印,当试抹无抹纹时,即可用铁抹子抹压第三遍,压时用劲稍大一些,把第二遍压光时留下的抹纹、细孔等抹平,封闭表面孔隙,达到压平、压实、压光。 ⑷养护:水泥砂浆压抹完毕后,要适时(夏季宜在24小时、冬季在48小时后)表面覆盖湿润养护,使用矿渣水泥时尤应注意加强养护。养护期间不得上人或使用。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和测定记录。 ⑵面层与基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m2,无裂纹,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者,可不计。 2、基本项目 ⑴水泥砂浆面层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表面无明显脱皮和起砂,局部虽有少数细小收缩裂纹和轻微麻面,但面积不大于800 cm2,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⑵地漏及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 优良: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或泼水检查。 ⑶踢脚线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高度一致,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4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高度一致,厚度均匀,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检查方法:用小锤轻击、尺量和观察检查。 ⑷踏步台阶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宽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大于20mm,齿角基本整齐,防滑条顺直。 优良: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大于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镶边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各种面层邻接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优良:各种面层邻接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边角整齐光滑,不同面层、不同颜色的邻接处不混色。 3、允许偏差 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1的规定。 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8-1 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房屋建筑规划项目施工组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54104.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