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教学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教学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完美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一教学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完美版 必修一教学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科历史执教者王晓军班级高一(1)授课日期2022/10/28 一、教学内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的: 会的深远影响 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 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 基础知识 (1)大约距今年前,随着 历史阶段突出的标志是。 (2)甲骨文的“王”字,是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力量的实质是。(3)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了社会权力的集中,体现了早期政权和的结合。探究活动一
2、 据古书太平御览记载,蚩尤有兄弟81 开迷雾,又请天女止雨,最后大获全胜。 依你看,这些传说符合历史真相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例题训练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从中可以提取什么历史信息? 第二框题夏商政治制度 (1)传说中第一个以世袭方式得到王位的是。而同时 (2)商朝建立后,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历时年左右。 (3)商代政治的特点有二:一是贵族以关系为纽带,实行。二是和 占卜进行决策。 第三框题西周分封制 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 治理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的联系和交通工具,你可以做什么? 阅读思考: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
3、3、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探究活动古代典籍中对西周分封制的记载 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苟于儒效 材料二: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商,乃复求舜后 封之于陈” 史记世家 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第四框题西周宗法制和礼乐秩序 情景创设:俺们来做包青天一个官员
4、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知识总结 (1)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3)内化为孝娣伦理观念,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说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请你
5、议一议: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能够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 学科历史执教者王晓军班级高一(1)授课日期2022/11/1 一、教学内容: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二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二、教学目的: 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秦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六王毕,四海一 阅读教材,思考 秦朝是如何建立起统一的帝国的? 基础知识 (1)灭六国: 顺序:开始时间魏完成时间 观察“秦统一六国”图,想一想,秦统一立国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影响:自春秋战国以来持
6、续数百年的局面,至此宣告结束。 (2)北击匈奴: 措施:公元前年,秦军将领率军夺回地区次年,秦军攻占了地区秦又修筑“”:南起甘泉山的 ,北至;加强了首都同北部的联系。 结果:、与蒙恬所率领的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 (3)统一岭南地区: 开始时间:公元前年,秦军将领统兵50万征讨,但结果失败。 开凿了沟通和的灵渠,便利了和的补充。 平定时间:公元前年,秦在岭南置 ,实施和,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在当时被称为“”的地方,开辟了史称“”的交通路线,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改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3、意义:不仅扩大了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
7、 第二框题 海内为郡县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回答: 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主张实行分封制) 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 (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实行郡县制) 基础知识 (1)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 (2)推广 秦汉时期 (3)机构设置 中央 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 郡守:掌管; 郡 郡尉:掌管; 监御史:掌管。 “”) 乡、里、 (3第三框题 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中央) (1)机构设置: (2)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即大臣议
8、政。 作用:可以,不失为在郡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结果:,推行,行踪诡秘,君臣悬隔,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第11页,学习思考) (3)特点:明确,比较以为中心: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三公在权力上相互,由皇帝掌握军国大权。 第四框题挟书律 阅读思考:(1)“焚书坑儒”和“挟书律”的实质是什么?思想来源?根本目的? (2)你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和挟书律这一措施? 基础知识 (1)“焚书坑儒”:时间: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含义: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的方士和的暴力手段,开之先例。主要目的:防止的士人,对展开批评。 (2)“挟书律”:含义:“敢有挟书者族”,即对的人处以
9、的酷刑。 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结果:直到时期,朝廷宣布正式废除。 (3)思想渊源:家专制思想(如:韩非子?五蠹) 学科历史执教者王晓军班级高一(1)授课日期2022/11/3 一、教学内容: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三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二、教学目的: 用各种相关资料,插图等总结出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思想和腐败。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 (可举例说明)这种皇帝制度在中国维持两千年之久,直到1911 引导学生思考P13“学习思考”;再现这种“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 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君
10、权和相权 学生自行:总结历代王朝的君主采取措施限制相权 (2)唐代限制相权的措施 制中心地位。 (3)宋代限制相权的措施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采取措施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即设中书门下,来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后来又设“参政知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从而使相权进一步分散。 可见,历代中央机构在不断调整、改革,但总的来说,是相权不断削弱、 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概况 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秦: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中央: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 西汉:地方:设刺史(引导学生看教材插图) 以后历朝:设御史台、都察院 (2)评价(讨论) 空见惯,使得监察
11、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3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表格打出,让学生看书填写 重点讲解: (1 (2)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的评价(可让学生讨论) (经讨论后,总结归纳) 是明清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多数是君主的忠实奴仆等, 4行省的设置 (1)概况(下面请学生到黑板上列表或作示意图) (2)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资料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令两弟成名,便 广宅奴婢强者 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三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 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与 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如洪寔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评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回答: (1)材料1、2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举制度?(2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两种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6分) (3)为改善以上两种选举制度,中国后世开始采取什么选官制度?(1分) 察举制发展到最后使徇私舞弊、沽名钓誉之辈成为孝廉;中正官为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好酒好色之徒垄断,很难保证九品中正制的公正,并能选出优秀人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