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幻灯片.ppt
《最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幻灯片.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原子化系统的特点是进样快、样品需要量少、记忆效应小,但不稳定,测试精度差。目前已被淘汰。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预混合型。下图就是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系统示意图。它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器组成。样液在雾化器的气体抽提下经雾化器喷嘴喷出,形成雾滴,在雾化室中与燃气和助燃气预混合,同时较大的雾滴沉降经废液排液口排出,较细的雾滴与上述气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燃烧器燃烧。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9 0.4mm。有的燃烧器制成三条缝,中间的进行原子吸收,两边的阻挡周围气体的扰动,因而稳定性好,但样液和燃气消耗量大。 目前较好的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系统的雾化器多采用惰性材料制成
2、,如中央毛细管采用铂铱合金,喷嘴采用铂或钽。雾化室采用不锈钢内衬聚四氟乙烯制造,可耐酸碱、氢氟酸。燃烧头采用钛合金制造。 很多原子吸收光谱仪都兼有原子发射的功能。这时往往将燃烧器换成圆形多孔燃烧器,便于提高燃烧温度。为减少周围扰动气流对火焰的影响,还可加一石英屏蔽罩,在屏蔽罩与火焰之间用层流惰气(Ar,N2)冷却。非火焰原子化系统有很多种。主要有:n电热原子化 采用电加热的手段使样液完成干燥、原子化,实现原子吸收。n化学原子化利用化学反应使某些待测定元素生成气态原子或气态氢化物,与液相分离。由于能得到富集并且氢化物在低温下加热便可分解,得到气态原子,因此在AAS、AFS、ICP-AES、ICP
3、-MS中得到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02.2 非火焰原子化系统广泛应用。但能形成氢化物的元素不多,只有Hg、As、 Sb 、Bi、Ge、Sn、 Pb 、Se、Te,Cd,Zn等十一种,其中Hg为单质。n等离子原子化 采用等离子体作为加热源。n激光原子化n电加热原子化 电加热原子化是非火焰原子化中最常见的一种。 电加热原子化器可采用石墨或金属材料作为电加热材料。采用石墨材料的有石墨炉,石墨杯或石墨丝;采用金属材料的有钽舟和钨丝等。最常见的是石墨炉和石墨杯。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1石墨炉原子化系统示意图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2纵向加热石墨炉原子化系统示意图2
4、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3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4电加热石墨管原子化器又分为纵向加热和横向加热。 纵向加热就是加热时电流行进的方向与光路平行,优点是结构简单,其石墨管就是简单圆管,但加热不均匀。 横向加热方式是电流行进方向与光路垂直,其石墨管为十字交叉型的,因而结构复杂,但加热均匀,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另外,为使加热均匀,石墨管内往往再做一个小平台。AAnalyst 800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的石墨管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5两种加热方式的热量分布示意图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73分光系统n分光系统包括入射狭缝、单色器和出射狭缝n功能 将检测谱线从
5、包含所有谱线的光路中分离出来,并送入检测系统n入射狭缝 调整入射单色器光通量即光强度n单色器 将复合光按波长变化顺序分开,它是分光系统的核心,也是衡量仪器好坏的重要指标n出射狭缝 除了调整光通量,还能阻止邻近杂散光对检测系统的干扰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83.1 线色散率与倒线色散率n线色散率 是指相邻单位波长的两条谱线在单色器焦平面上分开的距离,单位mm/nm。n倒线色散率 就是在单色器焦平面上单位距离内包含的波长变化范围,单位nm/mm。 目前仪器标出的更多是用倒线色散率。分光系统的倒线色散率越小,其线色散率越大,表明分光能力越强。现代仪器的倒线色散率一般为0.53.0 nm/
6、mm ,最常见的为2.0 nm/mm左右。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9R理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03.2 分辨率n分辨率表明能清楚分辨紧邻两条谱线的能力。用公式表示:式中, 和 为恰好能分辨的两条谱线的平均波长和波长差。所谓“恰好能分辨”是指一条谱线的轮廓线的最大值正好落在另一条的最小值处,即锐利准则。但实际上只要能达到40% R理即认为两条谱线能分开。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1根据锐利准则 一条谱线的轮廓线的最大值正好落在另一条的最小值处即为恰好分开3.3 棱镜单色器 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2 棱镜分光系统示意图 棱镜单色器由准直镜O1、棱镜
7、L和物镜O2组成。棱镜单色器就是利用几何成像原理和不同波长的光在通过棱镜时的折射率的不同完成分光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低;波长越短,折射率越高。它原理简单,但结构笨重,分辨率差。如色散率较大的重火石玻璃棱镜对于600 nm波长的色散率dn/dl=120mm-1,要达到R=6104的分辨率,棱镜的边长就必须达到60000/120=500 mm。目前还没有见到如此之大的棱镜。现在这种单色器已被光栅单色器取代。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33.4 光栅单色器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4假如有一束光,波长为1又有另一束光,波长为2n混合光n根据光学理论推导: 其中 R为分辨率m为衍射
8、级次,也称光谱级次,即相邻两刻痕的衍射光的光程差与波长之比N为光栅的刻痕总数例如对于上题中,要达到R=6104的分辨能力,若采用一级衍射,所需的总刻痕: N = R / m = 60000/1 =60000(条) 对于最常见的1200条/mm的光栅来说,只需60000/1200=50mm长就行了,远比上述的棱长50厘米的棱镜小。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7RmN 现在的光栅可大致分为三类:n全息光栅 采用全息照相技术制成,特点是制作简便、成本低,缺点透射或反射效率低。只在低级仪器上使用。n激光光栅 采用激光刻制,制作较为方便,透射或反射效率较高。n中阶梯光栅 采用手工配合机械设备制成
9、,线条少,刻痕深,投射或反射效率高。但成本高。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8狭缝有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光束通过入射狭缝时,由于没有得到分光,因此是复合光,增加入射狭缝宽度,就可以增加入射光强度,灵敏度也随之增加,但谱峰变宽,对测定不利。而当光束通过出射狭缝时已经通过分光了,因此出射狭缝宽度直接影响到达检测器光的强弱和谱线多少。宽度增加,光通量增加,干扰谱线也有可能进入。故相对来说,出射狭缝更重要。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93.5 狭缝宽度 一般来说,仪器的倒线色散率小,说明其分辨率高,可适当增加出射狭缝宽度,提高稳定性,降低检出限。 但若存在邻近谱线干扰时,就应减小出射狭缝
10、宽度,尽量挡住干扰谱线。通常用通带宽度来确定狭缝宽度。所谓通带宽度就是能够通过狭缝的波长变化值。它与狭缝宽度和倒线色散率的关系为:其中 为通带宽度D 为倒线色散率S为狭缝宽度2022-7-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30DS 如要求仪器的通带宽度为0.2 nm,即通过狭缝的最大波长与最小波长之差为0.2 nm。若仪器的倒线色散率D为2.0 nm/mm,则狭缝宽度S= 0.2/2.0 = 0.1 mm。 狭缝宽度与通带宽度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但通带宽度的单位通常采用nm,即波长单位,狭缝宽度单位通常采用mm,两者相差106倍。在调节狭缝宽度或通带宽度时应注意。 另外,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似乎认为狭缝宽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原子 吸收光谱 分析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