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压轴题(铅垂高)(教学方针教学教案).doc

收藏

编号:265772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0
金币
关 键 词:
压轴 铅垂高 教学 方针 教案
资源描述:
*. 中考压轴题演练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观察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用“鉛锤高,水平宽”求不规则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解决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 1灵活应用铅垂高进行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2铅垂高的寻找方法,以及用坐标表示线段 三.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B C 铅垂高 水平宽 h a 图12-1 A2 例1阅读材料: 如图12-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12-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 图12-2 x C O y A B D 1 1 (3)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1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分 把A(3,0)代入解析式求得 所以 3分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 由求得B点的坐标为 4分 把,代入中 解得: 所以 6分 (2)因为C点坐标为(1,4) 所以当x=1时,y1=4,y2=2 所以CD=4-2=2 8分 (平方单位) 10分 (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设P点的横坐标为x,△PAB的铅垂高为h, 则 12分 由S△PAB=S△CAB 得: 化简得: 解得, 将代入中, 解得P点坐标为 14分 总结:求不规则三角形面积时不妨利用铅垂高。铅垂高的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 例2(2010广东省中考拟)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D点,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B两点, 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OB=OC ,tan∠ACO=.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经过C、D两点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E,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点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N两点,且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求该圆半径的长度. _ y _ x _ O _ E _ D _ C _ B _ A 图10 _ G _ A _ B _ C _ D _ O _ x _ y 图11 (4)如图11,若点G(2,y)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是直线AG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PG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APG的最大面积. 1)方法一:由已知得:C(0,-3),A(-1,0) 将A、B、C三点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方法二:由已知得:C(0,-3),A(-1,0) 设该表达式为: 将C点的坐标代入得: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注:表达式的最终结果用三种形式中的任一种都不扣分) (2)方法一:存在,F点的坐标为(2,-3) 理由:易得D(1,-4),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 ∴E点的坐标为(-3,0) 由A、C、E、F四点的坐标得:AE=CF=2,AE∥CF ∴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存在点F,坐标为(2,-3) 方法二:易得D(1,-4),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 ∴E点的坐标为(-3,0) ∵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F点的坐标为(2,-3)或(―2,―3)或(-4,3) 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检验,只有(2,-3)符合 ∴存在点F,坐标为(2,-3) (3)如图,①当直线MN在x轴上方时,设圆的半径为R(R>0),则N(R+1,R), 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解得 ②当直线MN在x轴下方时,设圆的半径为r(r>0), 则N(r+1,-r), 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解得 ∴圆的半径为或. (4)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与AG交于点Q, 易得G(2,-3),直线AG为. 设P(x,),则Q(x,-x-1),PQ. 当时,△APG的面积最大 此时P点的坐标为,. 随堂练习1.(2010江苏无锡)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BC=.设直线AC与直线x=4交于点E. (1)求以直线x=4为对称轴,且过C与原点O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此抛物线一定过点E; (2)设(1)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N,M是该抛物线上位于C、N之间的一动点,求△CMN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解:(1)点C的坐标.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则,解得 ∴所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① 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则,解得. ∴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点E的坐标为 把x=4代入①式,得,∴此抛物线过E点. (2)(1)中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N(8,0),设M(x,y),过M作MG⊥x轴于G,则S△CMN=S△MNG+S梯形MGBC—S△CBN= = = ∴当x=5时,S△CMN有最大值 课下练习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交于B、C两点,与x轴交于D、E两点且D点坐标为(1,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BDEC的面积S;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24题图 3.(2010山东临沂)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且与轴交于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的形状; (2)在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且以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26题图 【答案】解:根据题意,将A(,0),B(2,0)代入y=-x2+ax+b中, 得 解这个方程,得 全品中考网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1. 当x=0时,y=1.所以点C的坐标为(0,1)。 所以在△AOC中,AC==. 在△BOC中,BC==. AB=OA+OB=. 因为AC2+BC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图1 (2)点D的坐标是. (3)存在。 由(1)知,AC⊥BC, ① 若以BC为底边,则BC∥AP,如图(1)所示,可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 . 直线AP可以看作是由直线AC平移得到的,所以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 将A(,0)代入直线AP的解析式求得b=,所以直线AP的解析式为. 因为点P既在抛物线上,又在直线AP上,所以点P的纵坐标相等,即-x2+x+1=.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图2 当x=时,y=. 所以点P的坐标为(,). ②若以AC为底边,则BP∥AC,如图(2)所示,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 . 直线BP可以看作是由直线AC平移得到的,所以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 将B(2,0)代入直线BP的解析式求得b=-4,所以直线BP的解析式为y=2x-4. 因为点P既在抛物线上,又在直线BP上,所以点P的纵坐标相等,即-x2+x+1=2x-4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x=-时,y=-9. 所以点P的坐标为(-,-9). 综上所述,满足题目的点P的坐标为(,)或(-,-9) 2(本题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 交于B、C两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连接AC. (1)点A的坐标为_______ ,点C的坐标为_______ ; (2)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E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为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C,若所得△PAC的面积为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2个? .解:(1)A(0,4),C(8,0).…………………………………………………………2分 (2)易得D(3,0),CD=5.设直线AC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则 解得 ∴. ……………………………………3分 ①当DE=DC时,∵OA=4,OD=3.∴DA=5,∴(0,4). ………………………4分 ②当ED=EC时,可得(,).……………5分 ③当CD=CE时,如图,过点E作EG⊥CD, 则△CEG ∽△CAO,∴. 即,,∴(,).……………………………………6分 综上,符合条件的点E有三个:(0,4),(,),(,). (3)如图,过P作PH⊥OC,垂足为H,交直线AC于点Q. 设P(m,),则Q(,). ①当时, PQ=()()=, ,…………………………7分 ∴; ……………………………………………………………………………8分 ②当时, PQ=()()=, , ∴.………………………………………………………………………………9分 故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动点压轴题(铅垂高)(教学方针教学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5772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