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10.doc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10.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复习检测10分点训练一、单诗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答案这句诗采用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使那本来很美的“满川风月”也是一派愁容。这一江风月的悲愁,正是诗人愁情的外射。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做后面题目。采桑子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试加分析。_答案本词艺术上的特点是比喻的新奇。作者抓住月亮抬头可见、到处相随和暂满还亏的两种特征,正反设
2、喻,把思妇对丈夫思念和怨恨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明月这一古老意象焕发出新鲜光彩。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注穷秋:夏历九月,晚秋。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答:_。【答案】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
3、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解析从题目中可知本词的内容是送别。本是送别人却说“浮天水送无穷树”,把送别写得含蓄,道出了惜别之情。“无穷树”暗指路途遥远,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带雨云埋一半山”中“雨云”透露出前途迷茫,内心因此郁闷。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
4、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耒阳溪夜行戎昱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_解析第一句中的“归”字是本诗的感情基础,飘泊在外的游子,回家时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兴奋。另外,诗歌写景是为了抒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出其中的感情。答案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写乐)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的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6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专题 复习 检测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