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pdf
《2022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C.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A. 放大的像都是虚像B. 实像都是缩小的C. 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D.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3.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 ,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度放大4 倍的实像,则物距u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u4f B. 2fuf C. uf D. u 4f 4. 用镜头焦距为25mm 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 人
2、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 A. 超过 50mm B. 正好 50mm C. 在 25mm 与 50mm 之间 D. 小于 25mm 5.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物体由3 倍焦距处移至1.5 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逐渐变小B.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置于焦距以内的物体不能成像6.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 , 要想得到放大的虚像, 则物距 u应满足的条件是() A. u4f B. 2f u f C. uf D. u4f 7.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得到被照景物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3、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8.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 A. 大于两倍焦距B. 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C. 等于两倍焦距D. 小于一倍焦距9. 放映幻灯时, 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10. 下列有关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 B.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实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 不
4、能用光屏承接的像,都是虚像 D. 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11. 在图中,F 是透镜的焦点, 其中光路正确的是()A B C D 12.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1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 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 所成的像将()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4.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
5、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中的()A B C D 15.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cm B. 30cm C. 40cm D. 50cm 16. 关于透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17.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18. 下列关于实像
6、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19.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 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 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20.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
7、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 B、10cm C、15cm D、25cm 21. 在凸透镜成像中, 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缩小、正立的虚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 D、放大、倒立的实像22. 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A、正立着放在小于2f 的位置上 B、倒立着放在小于2f 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2f 和 f 之间的位置上 D、倒立着放在2f 和 f 之间的位置上23. 萧萧有一只透镜,经测量后焦距为8cm ,当把一物体放到2f 的位置时,萧
8、萧又测量了像的大小,发现像比物小, 那么这只透镜实际的焦距.()A、大于 8cm B、等于 8cm C、小于 8cm D、不好说24. 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 、凸面镜C 、平面镜 D、幻灯机25.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2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10cm处时,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将看.()A、倒立缩小的实像 B
9、、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27.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28.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
10、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29.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0. 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1.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
11、像的是32. 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 冰块必须磨成.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3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叉鱼时 , 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C.影子的形成 D.太阳灶34. 一束光线跟水面成450角, 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 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 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A.等于 900 B.小于 900 C.大于 900 D.180035.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精选学习资料 - - -
12、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6. 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37. 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38. 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C
13、.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39.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40. 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41. 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
14、屏互换位置, 这时在光屏上应()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42. 有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5 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 移动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 B.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C.在光屏上不可能得到像 D.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物体大的虚像43.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N P M 进了水
15、, 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44.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甲45. 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地距离是20 厘米, 此时在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 厘米 B、8 厘
16、米 C、16 厘米 D、22 厘米46.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如果把屏拿开, 则()A.像还存在 , 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 , 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 , 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47. 凸透镜焦距为13cm , 若物体距它的距离为21cm , 则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48. 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远处景物的像将成在他的()视网膜的前面视网膜的后面视网膜上玻璃体上49. 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任何一束光
17、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50. 如图, 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 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A B 乙C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斑, 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一定是凹透镜一定是凸透镜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可能是平板玻璃51. 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在
18、国内首次拍摄到“海市蜃楼” 的实况, 引起广大观众的极大的兴趣,其实 “海市蜃楼” 是一种光学现象, 人们观察到它的 “景物是”是实际物体经过 ()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折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52. 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凸透镜的大小观察者的位置物体的大小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53. 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54. 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
19、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55. 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光屏上将()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不能呈现像,但眼睛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新课标第一 网没有像,但调节光屏的位置仍能得到清晰的像56. 现在很多影片中都有“航拍”的镜头,有时航拍技术比在地面上拍摄的效果要好得多,若航拍人员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为45mm ,则
20、照相机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为()等于 45mm 略大于45mm 略小于45mm 大于90mm 57. 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应该将物体放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A、小于 10cm处 B 、大于 10cm小于 20cm处 C 、大于 20cm处 D、小于 5cm处58. 在距离镜4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 B、30cm C、20cm D、10cm 59.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2所示的成像情
21、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60. 雅安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 60mm 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略大于60mm B恰为 60mm C小于 60mm D大于 120mm 61.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2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倒立的缩小实像 B 倒立的放大实像 C正立的放大虚像D无像62.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63. 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 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64. 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 20cm B大于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2022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单元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