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doc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宇,会写“堂、镜、闲、待、阅“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2.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3. 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 4.尝试写一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难点: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
2、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2.教学课件。3.词语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会玩些什么?家长怎样看待的?2. 学生交流,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3. 课题质疑。查字典理解“名堂”。(课件二)4.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整理问题并板书。(谁?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课件三)(1)遇到生字、新词、多音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用各种办法解决。对课文疑问用问号标记出来。(2)想一想文中主要写了
3、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2.各小组检测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组内交流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课件四)(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3)通过自读,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组内交流,全班选代表交流。(课文讲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三、分段读文,巩固字词。1.各小组选代表分段读文,其他组正音。2.注意多音字:看守、磨、调节。3.指导写字:(1)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2)交流最
4、容易写错的地方和最应该注意的地方。(3)重点:“拜”右边是四横。“具”上半部分为三横。(4)学生书写生字。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同桌互批。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2. 回顾课文内容: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列文虎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玩出了大名堂。3. 过渡:玩出了什么样的名堂呢?二、自读找“名堂”1.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成绩?自由朗读,找到相关段落。(第五自然段。)2.朗读交流: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玩出了名堂 名堂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