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材料试题.doc

收藏

编号:26621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0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0
金币
关 键 词:
动物 遗传 育种 复习 温习 材料 试题
资源描述:
* 遗传育种总复习 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C.有丝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中期 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A】A、2B、3 C、4D、5 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A】A.致死基因B.半致死基因C.有害基因D.显性基因 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C】A.60B.46C.38D.66 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的含量为(C)。【C】A、19%B、25%C、31%D、不能确定 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C】 A、突变一定有害B、突变一定有利 C、突变一般有害D、突变一般有利 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C】A、2B、3C、4D、5 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C】A、遗传变异程度低B、遗传力低C、选择强度高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 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2、选择差异大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 9、 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48)条。【B】 A、60B、48C、30D、24 10、 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的含量为()。【C】 A、38%B、50%C、31%D、不能确定 11、 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A】 A、倒位B、易位C、占位D、重复 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C】A、常染色体遗传B、限性遗传 C、伴性遗传D、限雄遗传 13、 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C】A、遗传力B、重复力 C、遗传相关D、育种值 14、 黄牛的染色体数目是()条。【A】 A、60B、46C、30D、24 15、从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到细胞核外的物质是()。【C】A、DNAB、tRNAC、mRNAD、蛋白质 16、要判断一个体在一显性完全的基因座位是否是杂合体,可以()。【B】 A、根据本身表现型B根据测交结果 C、根据父亲表现型D、根据母亲表现型 17、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儿子率为多少?【A】 A、1/2B、1/3C、1/4D、1/5 18、 遗传力的取值范围()。【C】 A.2~3B.0.5~1C.0~1D.1~2 19、 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子是()。【D】 A、AUAB、AUGC、AGGD、UAG 20、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B】 A、rRNAB、tRNAC、mRNAD、蛋白质 21、若100%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A】 A、100%B、50%C、200%D、25% 22、 Aa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B】 A、1B、2C、3D、4 23、有一只能育的变性公鸡,用它与正常母鸡交配,它们产生的后代中性别雄:雌比例为()。【B】 A、1:2B、1:3C、1:4D、1:524、同型交配时能改变()。【B】 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 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D.基因 25、 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为携带者的几率为多少?【A】 A、1/2B、1/3C、1/4D、1/5 26、 数量性状的特点是()。【A】 A.需要测量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C.由单个基因决定D.变异间断分布 27、 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B】 A、AUAB、AUGC、AGGD、UAG 28、反密码子位于()。【B】 A、rRNAB、tRNAC、mRNAD、蛋白质 29、 转录的产物是()。【C】 A、 DNAB、染色体C、RNAD、蛋白质 30、 AaBb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C】 A、2B、3C、4D、5 31、 某品种牛,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呈完全显性,现有一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需通过()。【D】 A. 使用有角公牛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 C.使用有角母牛D.淘汰有角公牛 32、 联会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B】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终变期 33、 下列哪一个不可能存在于RNA序列中?【D】 A. AUA亮氨酸B、AUG钾硫氨酸 C、AGG精氨酸D、UAG终止密码 34、 转录过程关键的酶是()。【D】 A、 DNApolyIB、DNApolyII C、引发酶primaseD、RNA聚合二解释题型 品种 选择反应 育种值 同源染色体 质量性状 品质选配 杂种优势 倒位 遗传 纯合体 品系 选配 物种 选择差 引入杂交 亲缘选配 内含子 外显子 突变 联会 遗传漂变 育种 品系 级进杂交 染色体 基因频率 近交 个体选择 染色体 基因频率 杂交育种 缺失 1、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 2、纯合子:成对基因相同者。 3、限性性状:某个性别才表现的性状。 4、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5、单体-2n-I,(abcd)(abc)。 6、发育: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7、后裔测定:以后代的表现为基础的选种方法。 8、异质选配: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 9、专门化品系:按照选育性状可分的原则而建立的各具一组优良性状的品系。 10、选择强度:标准化的选择差。 1l、复等位基因: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 12、杂合子:成对基因不相同者。 13、从性性状:在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或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的一类性状。 14、倒位: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了180‘颠倒。 15、遗传力:群体中某一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值方差的比例。 16、生长中心:生长速度最后达到高峰的部位。 17、系谱测定:根据祖先的记录来评定种畜种用价值的方法。 18、轮回杂交: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群杂交所获杂种母畜轮流与亲本品种公畜交配,获得商品杂种的方法。 19、育种值:基因的加性效应。20、群系:根据群体继代选育法而建立的品系。 21、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2、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置,但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23、测交:n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24、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25、重复率(力):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周期所能重复的程度。 26、性染色体,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别的染色体。 27、性能测定:根据个体表型值的高低予以选留的选种方法。 28、同质选配:以表型相似为基础的选配 29、单系:以一头优秀系祖为基础建立的品系。 30、纯种繁育,在本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 3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32、基因突变,染色体上—定位点的化学变化。 33、遗传相关:两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 34、选择反应:由于选择而在下一代产生的遗传反应。 35、一股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 36、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股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37、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进行的选择。 38、家系内选择:从每个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39、翻译:似信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0、上位作用:一个位点上的某一对基因抑制另一位点上另一对基因的作用。 41、回交:n代与亲本个体的交配。 42、基因交换,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 43、伴性基因:位于x或2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44、料肉比:肥育期饲料消耗量与肥育期的总增重之比。 45、屠宰率:胴体重(猪:去头,蹄,内脏;牛、羊:另要去皮) 占屠宰前空复重的比率。 46、累积生长:一定时期肉的累积增重。 47、生长:以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为基础的量变 过程。 48、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49、缺体,有一种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缺失的生物(2n-2,(abc,abc))。 50、绝对生长:一定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51、致死基因,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有害基因。 52、基因型频率型一个群体中某千性状的各种摹因型的比率。 53、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机误而造成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54、同型交配:同基因型的交配 55、数量性状:遗传上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 56、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57、多因一效:多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58、选择差:留种畜某一性状均值与群体均值之差。 59、杂种优势:杂种在生产性能,生长势,繁殖力,饲料报酬等方面优于其 60、近交:血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 61、基因型:一个性状或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 62、杂交:完全或不完全的异型交配。 63、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64、互补作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显性基因相互作用而决定为另一性状的作用。 65、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一项工作。66、风土驯化:家畜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 67:经济早熟性:在一定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畜早期达到某一体重的能力。 68、世代间隔: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间隔。 69、同胞选择:根据同胞的成绩来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的方法。 70、近交系:采用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建立的品系。 71、亲缘选配:考虑交配双方亲缘关系远近的一种选配。 72、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使后代的许多性状性能较前有所减弱。 73、顶交: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74、三元杂交:先两个种群杂交,产生的杂种母畜再与第三种群公畜杂交,以生产经济用畜群。 75、双杂交: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两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经济用畜群。 76、退化:品种的特性发生了不利的遗传变化。 77、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 三填空题型 1、 农业生产体系包括_____植物农业______和___动物农业_______两大部分。 2、社会经济条件包含__生产水平__;_科技水平__和_社会需要__三方面因素,其中主导因素是___社会需要__。 3、人类最先驯化的家养动物是羊(食草),而不是狗(食肉)。 4、根据猪胴体瘦肉率高低将其分为脂肪型、鲜肉型、瘦肉型三种类型。 5、单一性状的选择方法有__个体选择_、__家系选择_、_家系内选择__和__合并选择。 6、按生产力方向将鸡分为__肉用、_蛋用、_兼用_、_药用_、__观赏品种__五类。 7、自然环境因子包括_温度、_湿度、_降水量_、海拔_、光照_等,对畜禽起主要作用的是_温度_、光照_。 8、将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剖分为__基因型值G、环境型值E_和_基因环境互作型值IGE_两部分,其表达式为__P=G+E+Ige_____________. 9、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_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综合指数选择法三种。 10、例举我国5个优良地方鸭鹅品种_金定鸭、高邮鸭、北京鸭、狮头鹅、太湖鹅_. 11、自然选择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_稳定化选择、_定向选择_和_歧化选择__.例举我国5个优良山羊品种_成都麻羊、_中卫山羊_、青山羊_、马头山羊_和_辽宁绒山羊_ 12、区分动物性状的主要依据归纳为_表征性状_、血型和蛋白质多态性、遗传缺陷和伴性性状。 13、系统环境效应包括_地区、场地、年度、季节等固定环境因子,它是可控的。 14、例举3种常见的经济杂交方式_二元杂交_、三元杂交_、双杂交_。 15、品系按其形成的过程可为地方品系、单系、近交系、群系、专门化品系五类。 16、牛的表征性状有(毛色、角型) 12、牛属包括_水牛_、黄牛__和__普通牛__三类. 13、单一亲属信息育种值估计包括_亲本、半同胞、女儿、自身_。 14、按培养程度将品种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过渡品种)三类。 15、美国农业部对近50年来各种科技因素的评估,各种因素在畜牧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分别是:遗传育种(品种)占40%;营养饲料占20%;疾病控制占15%;饲养管理占20%;其它因素占5%。 16、我国普遍引进的三大优良猪种是长白、约克夏和杜洛克。 17、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受环境和遗传两大因素共同影响。其中遗传效应值可剖分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三部分,其中加性效应能真实遗传。 18、川渝两地优良地方猪种有_内江猪、荣昌猪、雅南猪_、成华猪、盆地山地猪。用___基因频率_____和___基因型频率_____表明群体的遗传结构。 19、例举畜牧生产中常见的三种经济杂交方式_二元杂交_;_三元杂交_;_回交_. 20、按用途将山羊分为_绒用_;_肉用_;_乳用_;_毛皮用_;_兼用_为五类。 21、例举我国引进的四个优良肉牛品种_利木赞牛_、夏洛来牛、海福特牛、西门塔尔。 22、奶牛产奶量的度量指标有_年产奶量_;_泌乳期产奶量_;__305天产奶量和_成年当量_. 23、例举四种动物常用的编号方法__打耳缺_;_戴耳钉_;_刺耳标_和_带项链、电子标记_. 24、例举我国5个优良地方鸡的品种_浦东鸡_;__寿光鸡;_北京油鸡_;_惠阳胡须鸡_和_丝羽乌骨鸡__. 25、外形评定的基本方法有体尺测量、肉眼观察、标准模型、体型线性评分法。 26、种培育的基本方法是_选择育种_;_诱变育种_;_杂交育种_;_分子育种_. 27、将畜禽性状分__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域性状为三类。 28、描述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用__重复力__;__遗传力_;_遗传相关_三个基本遗传参数。 29、家畜质量性状,可归纳为表征特性、血型和血浆蛋白多态性、遗传缺陷、伴性性状四种类型。 30、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有_社会经济条件_,_自然环境条件_。自然选择可分为_稳定选择_,_定向选择_,_歧化选择_三种类型。 31、我国引进的三大猪品种是_长白_,约克夏_,_杜洛克_。 32、(1)我国五大优良地方黄牛品种是_鲁西黄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延边牛。 (2)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分类。 四简答题型 1、突变有什么特点? 答:不定向性,可逆性,重演性,平行性,多害少利性 2、 怎样判断一个个体是杂合还是显性纯合? 答:自交或者测交 3、什么是随机交配,自然交配属于随机交配吗? 答:群内任何一个雌雄个体与其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概率均等,这种交配方式称为随机交配。自然交配由于受社群地位等的影响,任何一个雌雄个体与其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概率不均等,故不属于随机交配。 4、为什么会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学说)? 答:(一)显性学说(双亲间显性G(基因)之间互补)1、显性基因多为有利G,隐性G多为有害,致病、致死G2、显性G对隐性G有抑制和掩盖作用3、显性G在杂种群中产生累加效应4、非等位G之间的增强作用 (二)超显性学说(双亲间等位G的互作) 认为杂优是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具有不同作用的一对等位G在生理上相互刺激,使杂合子比任何一种纯合子在生活力和适应性上都更优越。(相同的基因相互减弱) (三)遗传平衡学说 由1961年杜尔宾提出:杂种优势是来自于两大原因的综合效应或平衡效应。即:是由于双亲显性G互补,异质等位G互作,非等位G互作,及三者的综合作用和累加作用。 5、驯养动物与驯化动物有何区别? (1)、驯养:将野生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喂养的过程(动物园) (2)、驯化:野生动物在驯养的条件下,对新环境已经能逐代适应的过程、而家畜是指已被驯化的动物总称。家畜在驯化条件下的变异:体重体尺的变化、骨骼系统的变化、皮毛肌肉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 6、进行性能测定要掌握哪些基本原则: (一)测定性状的选择 1、所测定的性状应具有足够的经济意义 2、所测定性状应具有足够的遗传差异性,是选择是否有效的前提。 3、考查性状的指标应科学,并符合生物学规律。4、所测定性状应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二)测定方法的选择1、确保数据具有足够的精确性;(工具、计量)2、测定方法要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通用性;3、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降低性能测定成本。(三)测定结果的记录与管理1、记录要简洁、准确和完整;2、明示可以影响并能辩明的系统环境误差。(如:年度、季节、场所、灾害、疾病),以便纠正。3、即时分析初统数据,便于修证和核对。4、便于调用和长期保存。(四)性能测定的实施1、中立法定机构测定,确保客观、公证、可靠。2、不要一味追求高标准、好设备,应注重投入产出。3、性能测定在育种场应有高度的统一性、可比性。4、性能测定的实施要有连续性和长期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射线、扫描、超声波等。 7、动物体内有哪几种RNA? 答: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细胞内还有小核RNA(snRNA)mRNA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桥梁tRNA的功能时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工厂sn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 8、影响基因频率因素有哪些? 答:迁移(混群、杂交、引种)、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隔离、随机交配的偏移1、迁移(混群、杂交、引种)、突变、选择能导致基因频率有方向性变化;2、遗传漂变能使基因频率无方向性变化;3、随机交配的偏移只改变基因型频率。 9、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答: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顺应着人类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故而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仍是影响品种形成的两大基本因素。(一)社会经济条件有人认为品种仍“自然之产物”这是不正确的,只要打开品种形成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社会需求),在品种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二)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在品种的形程中,始终起着恒定、持久、深刻而全面的不可改变的作用,事实上,每个品种都带有自已“故乡的烙印”是自已故乡的“娇子”它对其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无视这点我们将违反客观自然条件办事,我们的引种、保种及新品种培育等都将失败。 10、 经济杂交应注意哪些问题?1、选好杂交组合(配合力测定)2、确定正反交组合3、改善培育条件4、建立良繁体系5、保护好地方品种资源6、场场联合,减少种畜饲料成本 11、 品系培育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数量:一定的结构(支系,品族)和数量2、质量:比具有某种独特的经济性状,其它性状也不低于品种的平均水平,同时要有稳定的遗传性能3、饲养管理条件。4、技术与设备5、资金和管理 12、 简述近交的用途 1、 揭露有害基因2、保持优良个体血统3、提高畜群的同质性4、固定优良性状5、提供实验动物 13、减数分裂有何意义? 答:减数分裂是有性生物形成配子的必经阶段,他对于保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和创造物种的遗传变异具有重要意义。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两次细胞分裂和一次染色体复制及其规律性变化,使最终生产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初级性母细胞减半,而通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合子后,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2N,正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在世代交替和延续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即保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此外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随机重组,产生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创造了物种的变异性。 14、简述品种与品系的区别答: 1、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一个品种内通常有3-5个品系2、品系的分布窄,数量少,一个场可以建立几个品系3、品系比品种易固定优良性状,更能稳定遗传4、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品系内更能表现,而且更加突出5、品系不必要长期保存 15、影响杂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1、杂交种群的平均加性效应,取决于两个亲本本群平均加性G效应均值↑─杂交效果越好↑父母群的平均加性效应杂种群的加性效应↑(一般配合力好) 2、种群间的遗传差异↑→H↑3、性状的h2↓──H↑ h2 ↓──受非加性G效应影响越大↑──杂优更大↑4、种群纯合度↑──H↑5、母体效应 6、父母的杂交组合(正反交) 7、相应的培育条件 16、何为性能测定?他在家畜育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所谓性能测定(通过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手段)确定家畜个体或群体某一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其意义在于:1、为个体遗传评估提供信息;2、估计群体遗传参数;3、评估畜群生产力水平;4、为业主提供经营管理信息;5、评价杂交组合。 17、 简述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来源相同 2、遗传性稳定(相对的) 3、具一定的结构 4、性状及适应性相似5、足够的数量 6、被政府或行业协会所认证(品种验收) 18、哺乳动物的毛色是如何形成的? 答:家畜的毛色既是品种特征,也是个体特征之一,对皮毛动物来讲,也是重要的经济性状(如:兔、羊、猢等)哺乳动物的毛色是由被毛中黑色素(melanin)的有无和多少及分布状况所决定的,黑素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将黑色素(M)转移到被毛中。 19、经济杂交时对亲本有什么要求?一、亲本的类别 (一)品种:纯度;成本高 (二)品系:纯度;成本低 (三)种间:有最大的优势,但有繁殖障碍。二、亲本群的初选(一)对母本的要求1/数量多,适应性强; 2/繁殖力要高,泌乳力强,母性要好(母体效应);3/体格不一定要求太大。 (二)对父本的要求 (1)父本的生长速度要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高h2性状) (2)父本应与杂种所要求的生产力类型一致。(3)不一定要有太好的适应性(个体少,开小灶)。 三、亲本群的选育 即亲本群的选优与提纯,选优即是选择性状优良,合乎理想的个体,从而使亲本群的有利基因型提高,个体间的差异尽可能地减少。提纯是要求亲本群的遗传同质性越高越好,这是确保获得理想杂优的前提。 20、什么情况下基因达到平衡状态? 1、 在随机交配(randommating)的大群体内,若无其它因素影响,群内基因处于守衡状态,基因频率累代不变。2、任何一个大群体,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时无论起始世代的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配,其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型频率达到守衡状态,在无外来因素影响下,维持随机交配,群内基因型频率不变。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表示为:D=P2H=2PQR=Q2 21、遗传力有什么应用? 1、确定选种方法:选种用什么样的方法,可根据性状遗传力的高低而确定。2、预测选择反应(△Re) 3、估计育种值:根据育种值选择,可提高选择准确性。4、选用育种方法:高遗传力性状,改良用纯种选育,可通过提高选择差(s),从而提高选择反应(△Re);低遗传力性状改良,宜用杂交,遗传力高,在群内变异范围小时,宜先杂后纯繁。 22、简述系谱审查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1、多用于一个种畜尚处于幼年,无生产记录时──早选 2、先重视父母代表现,然后逐代考查其祖先 3、不针对某一具体性状,它比较全面,但主要看有无重要缺陷和有无近交。4、审查时应有比较(单交谱无法判别)。5、记录应完善。6、祖先公畜的后裔成绩比各代母畜的表型更为重要。7、逐代递增者为佳。 23、采用异质交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异质选配的效果由于性状间的连续和负相关等原因,双亲优点不一定很好组合在一起,所以效果很不一致。2、不要将异质选配与“弥补选配”混合一淡。 3、准确判别与配亲本的基因型,把握杂合子形成的方向。4、异质选配是一种暂时的,当达到理想型时要及时转入同质选配,一般情况异质选配仅用于品种培育的初期,建立初始群体,丰富选种素材,或用于生产群的繁殖。 24、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1、频率低,带有偶然性:自然突变不易发生或发生稀少,所以频率低,在高等动物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8,低等生物为10-4——10-10 。所为偶然性是指突变发生是一个随机过程,突变是不定向的,无方向性。 2、重演性:指同一突变可以在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多次发生。 3、多方向性: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发展,由此产生复等位基因(allele)。 4、可逆性:基因突变就象化学反应过程一样,是可逆的。在同一群体内,正、反突变可能同时发生(但一般正突变频率大于反突变频率)。反突变又称为回复突变。 5、有害性:突变对生物个体一般表现为有害,造成个体在解剖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改变,从而破坏了生物体内部机能和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性。但突变为生物提供了新的适应性,因而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从整个生物界的进化来讲突变又是有利的。对生物体不利,对人有利的突变因得到人类的保护而得以保留。 25、试述个体选择方法的要点,说明在育种实践中的适用范围 答:个体选择也称为大群选择,即根据个体表型值进行选择、对高遗传力性状简单有效,在性状遗传力较高时, 采用个体选择是有效的,渴望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展,因此在不太严格的育种方案中往往使用这一方法。个体选择准确性直接决定于形状的遗传力大小,据个体一次记录估计的育种值的准确度 26、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几种?请略加说明 答:1、缺失:缺失(deletion)是指染色体丢掉了某一区段,因而缺少了一部分遗传物质。2、重复:指染色体上个别区段的增加,从而使某些基因也增多。 3、 倒位:倒位指正常染色体的某区段断裂后,断裂片段倒转180又重新连接愈合。发生倒位的染色体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基因的数量没有改变,只是基因排列的顺序与原来不同。4、易位:易位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断裂后连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7、 简述杂交的作用与用途 (一)作用1、增加杂合子频率。2、提高杂种群体均值。3、产生互补效应。性状间的互补即两个杂交用“种群”,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优异,二者杂交可把两个种群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子一代上,同一数量性状内的增效基因间也有叠加的互补效应。4、改变了一代的遗传方差(增大)。(二)用途1、杂交育种。2、杂交生产(种间、品系间杂交)。 28、伴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1、伴性性状最易在xy和zw个体中表现;2、性别分离比在两性不同; 35、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mRNA是何种功能? 答:作为模版翻译出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36、重复力有什么应用? 1、确定性状的度量次数:即选择根据多少次度量值,才能提高准确性。2、判断遗传力估计的正确与否 3、估计禽畜可能的平均生产力:4、估计多次均值的遗传力,估计育种值 37、什么是个体育种值?简述基本原理答:个体表型值是由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的。个体遗传效中显性效应(D),上位效应(I),虽然也是基因作用的结果,但在世代传递中,这两部效应随基因的分离、组合及互换,并不能稳定遗传(效应随不同的组合发生改变),仅有加性效应方能稳定和稳定遗传。故育种值──控制数量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值叫A。一、估计育种值: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新缘关系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育种值进行估计,称“估计育种值”A。二、估计传递力: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性状。个体育种值又有一半才能传给下一代。三、相对育种植:RBV=个体育种值相对所在群体均值的百分数。四、综合育种值:在多性状选择时,考虑了不同性状在育种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差异,给以不同程度的加权,合并成一个综合的育种值。 28、试述品质选配的作用与用途 答:品质选配:选用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良公母畜交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一)同质选配(交配)1、作用 1、在公母畜群的基因频率相同时,同质交配并不改变基因频率。 2、同质交配改变了GTF,即纯合子的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各种纯合子频率增加幅度相同,使优良性 状得以纯合、扩散和巩固。 3、遗传同型改变GTF的程度大于表型同型交配。 4、连续进行同型交配,杂合子频率不断降低,各种纯合子的频率将不断增加,最终群体将分化为由多种纯合 子所组成的亚群。 5、同质选配与选择相结合,GF、GTF将同时改变,使群体纯化分化速度加快。 6、同质选配对数量性状而言,将不改变其育种值。但因杂合频率降低,却有可能使群体均值降低。2、应用 1、当群体一旦出现理想类型,通过同质选配使其纯合固定,并扩大优良个体数量。2、通过同质交配使群分化成各具特点的亚群,丰富品种结构。3、同质交配再施以选择,使群体化合而同质。为杂交利用提供亲本。(二)异质选配 选择具有不同优异性能或性能表现不一致的公母畜交配,以期将双亲优点组合在一起或以优改劣,从而提高后代 群的生产性能。 1、作用: 1、综合双亲的优良遗传信息,改变下一代GF,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2、提高后代杂合子频率,增强生活力和生产性能,提高了群体均值。(显性效应最大)。3、改良了不良性状(杂交改良)。4、创造了新的理想类型(杂交育种)。2、应用: 1、用好改坏,用优改劣(细毛羊的改良)。 2、综合双亲优点,提高下一代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3、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三)两者关系: 1、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是相对的,配对双方在某一些性状可能是同质的,在另一些性状也可能是异质的。 如多乳头凹背多乳头+平背→多乳头平背。 2、两者互为条件:长期同质选配使遗传结构分化,稳定,为异质选配提供条件和素材,而异质选配出现理 想类型时,应及时转入同质选配加以“固定”。 论述题 1、论述遗传资源保存途径与经济杂交的关系 遗传资源的保存—即保种指保存现有受到伤害的濒临于灭绝的家畜品种所体现的生态类型,避免品种混杂、退化和泯灭。其实质就是要妥善的保存品种的全部有利基因,避免任何有力基因从品种中流失,同时也要保存品种则所固定有的基因组合体系,避免优良GT的消失。A、保品种:将整个品种为保种对象,将一个品种的G库,全部保存下来。B、保性状:保持有特殊用途的性状(即GT)如高繁殖性,优良特性,抗逆性能,特殊外貌,特别用途的品种(药用、观赏)性状相似的品种可以合并起来保护。C、保G:将目标G保存起来。D、保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 以上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结果。E、保群体:一个物种、品种、亚种、品系或类群。 5、原位保存: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一个活的动物群体保持世代不变的过程。 6、易位保存:即通过人工手段(如:冷胎、精子库、卵子库、体细胞、DNA文库)保存动物部分或全部遗传信息,必要时,采用生物工程手段使之复活的手段。)经济杂交方式一、二无杂交 AB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材料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6216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