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_竹竿舞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_竹竿舞案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竹竿舞姿 展现民族风采 我校的校本课程竹竿舞,旨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达到让学生“在运动中参与、在运动中快乐”的宗旨;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真正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采用的黎族竹竿舞发掘了课程资源的优势,在教学中以民族体育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并参与民族体育运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又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民族体育运动的深刻内涵的认识了解,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一、 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
2、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健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在2002年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众
3、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该项目体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竹竿舞分布在很多个民族和地区,各自有不同的特点。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在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
4、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二、竹竿舞的运动特点。集体性,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健身性,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二、 跳竹竿舞的价值。第一,培养了合作能力。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
5、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二,促进了身体的协调发展。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最后,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6、四、结束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姿态优美、节奏感强的竹杆舞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竹竿舞成为了我校阳光大课间一道亮丽的风采,学生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出来,使我们的阳光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竹竿舞教案 第1课时教材了解竹竿舞的起源任务1、 了解竹竿舞的起源,介绍不同民族特色的竹竿舞。2、 观赏竹竿舞,欣赏少数民族舞的风采。3、 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竹竿舞音乐中学会欣赏美,享受美。内容课的内容准备部分1、 在音乐声中走进课堂,把学生带入民族舞的殿堂中。2.观赏图片,让学生欣赏竹竿舞的美。基本部分1. 教师介绍竹竿舞的起源。2. 欣赏不同特色的竹竿舞,感受竹竿舞的美。3. 重点介绍
7、黎族与苗族的竹竿舞风采。4. 欣赏竹竿舞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跳竹竿的敲竿和跳竿动作,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合作意识。2、通过单跳竿、6人跳竿,每人跳竿的摆拼图形创作练习,让学生感受竹竿舞的情趣,教学重点连续过竿教学难点顺利过竿准备部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过程评价体委检查班级人数报数、汇报班级人数1、语言提示:竹竿舞是民族特色,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来历与发展,熟练竹竿舞的音乐节奏。2、跟着老师击掌打击拍打,在明快的音律中亲身感受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1、随着击掌、打拍,学生5人小组。2、熟悉竹竿舞的音乐节奏。边看
8、边练,体验动作,产生学习欲望。熟悉竹竿舞音乐节奏,击掌打出击拍。基本部分结束部分5、竹竿摆拼,“十字”图形上进行连贯跳跃。6、师生联欢,在“米”字形上进行律动。7、男女分组集体创编成果,邀请老师大联欢。在十字形上进行律动。8、了解摆拼图方法,相互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师生共乐,共同体验连续跳竹竿的欢畅感觉。敢于展示能在花式竿掌握动作方法竹竿舞教案教材竹竿舞学习目标1、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等素质。2、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动作的节奏学习难点竹竿舞的跳法教学顺序队列练习 准备活动 竹竿舞 放松过程课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
9、动开始常规、 整队报数、 检查着装、 宣布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队形:成五列横队集合要求:快、静、齐见习生随堂听课准备部分游戏搭火车规则:分组练习每组两把竹竿,两位同学扶竹竿两头,被运送的同学在两竹竿内不限人数。到终点后换两位同学空车返回。先运送完全组的胜出。练习队形: 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安全。基本部分竹竿舞二、竹竿舞教法:、讲述跳竹竿来源,特点,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原地拍节奏练习(开开合合)、原地徒手敲竹竿节奏练习(开开合合)、跳竹竿脚法练习(点点缩缩)、分组练习(两竹竿四人一组)、 巡回辅导、 提高练习(开合开合开开合)(点缩点缩跳跳跳)、 各组自创自编动作练习教学重点:敲竹竿节奏与脚跳吻合(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三、展示动作展示自编的跳法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敲竹竿节奏与脚跳吻合(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三、展示动作展示自编的跳法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原地练习队形:成五列横队、原地节奏练习。(开、开、合、合、开、开、合、合;以此类推)、原地空握竹竿敲竿练习与脚跳节奏相吻合、竿中练习(分组进行)、个别竿中练习跳竹竿练习队形: 要求:1、节奏分明,并分清楚,落地轻巧;2、气氛活跃,情绪高涨;3、注意安全,互相关心三、展示队形结束1、放松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收拾器材、放松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收拾器材学校课程 竹 竿 舞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