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7课《变色龙》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7课《变色龙》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变色龙学科语文学段: 初中年级三年级相关领域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年 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李宁门头沟区斋堂中学69816703-8013讲课者李宁门头沟区斋堂中学69816703-8013指导者课件制作者李宁门头沟区斋堂中学69816703-8013其他参与者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
2、行调整。变色龙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新的课程理念: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教育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维度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一。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静态的分析和训练转到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逐步达到个性化鉴赏,注重动态的四个层次:沉浸体验感悟思辩。这是语文性质功用的回归: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调人文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3、教学内容 变色龙编排在北京版17册第第五单元,这一单元是继上一单元的初步认识小时而来的,从上一单元的理解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到这一单元感受外国小说,认识外国小说反映的社会内容。 (二)学生情况知识能力方面初三学生对未知的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主动参与分析并希望形成自己的见解。经过上一单元小说的系统学习,对于小说的认识已基本形成。 情感体验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已不单纯满足于老师的给与更多的是渴望自己去探究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三)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惯例,不在文本表面下工夫,而是去发掘文本深层的
4、内涵,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深刻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以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只做一名引导者,适时的点播者。(四)前期教学状况部分学生能够有自主思考,但是思维定式僵化难有突破。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期,不爱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离学生实际较远,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采取下列方法解决:1.课前阅读充分。2.联系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找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3.课上以小型课本剧形式再现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五)技术准备 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变色龙。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来源:学*科*网1通过加强朗读练习、理解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
5、物性格的写法。领会文章的讽刺的语言艺术。 2.能找出文中奥楚蔑洛夫对小猎狗和赫留金6次不同变化的语言,分析这些语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及这一性格的社会悲剧性。分析文中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3.认识“变色龙”的具体所指。认识“变色龙”这一欺下媚上、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腐朽。(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更深刻的主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四)重点、难点重点:能找出文中奥楚蔑洛夫对小猎狗和赫留金6次不同变化的语言,分析这些语言表现了他欺下媚上、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分析在
6、这一表面形象下的可悲性。难点:认识“变色龙”的具体所指。认识“变色龙”这一欺下媚上、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造成这一形象的社会根源。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多媒体)边看边思考图中的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小结:对。蜥蜴,俗称“变色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环境变化自己的颜色。那么,人类中有没有这样变来变去的“变色龙”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变色龙。 (二)授新课1.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出示多媒体)(1)文章为何以“变色龙”为题? (2)小组合作找出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对小狗的态度,对赫留金的态度及变化的原因。(一到两个学生回答)2大家
7、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已经很熟悉了。分析一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在看到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来回“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他媚上欺下、看风使舵,阿谀逢迎的性格特征。3.人物性格不仅可以通过对话表现,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表现出来:请同学们找一找奥楚蔑洛夫穿大衣和脱大衣的细节描写,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小结:适当的细节描写不仅能更好的刻画人物还能表现人物的心理。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4. 文章中除了描写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以外,还写了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发言。来源:学.科.网Z.X.X.K师提要求:在没有旁白的情况下,请大家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语调。演一个小
8、型课本剧。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他们读完后,评价一下他们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评价一下:你认为哪个人物读的好?读者与评论者可以相互讨论。从而分析赫留金、巡警和其他人的性格特点。师与生一起讨论,找出课文中的依据。5. 通过这些人物的表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结合课文谈谈)预想:通过1.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人们对于权势的态度 3.结合课文的环境描写谈。(黑暗,腐朽等)6.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出示多媒体)再析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个处于什么社会位置的人,他是个权势熏天的大人物吗?他为什么变来变去?小结:真好,确实他也是个小人物,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是
9、个被社会扭曲了正常人格的人,是个出卖了自己灵魂的人,是个既可恨又可怜的人。分析人物要把他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要深刻挖掘人物的内涵。再问:小说为何以“变色龙”为题?(保护自己,符合变色龙的特征)。变色龙指的是什么人?变色龙就单指奥楚蔑洛夫一个人吗?(不是。文章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变色龙”。作者描绘的是整个社会的人都是“变色龙”。7.作者描绘这样一群人想要表现一个什么主题?引出文章主题: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问题。小结:真好。是沙俄专制黑暗的统治把人的正常人格都给扭曲了,把
10、他们都变成了一条条的“变色龙”。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楚蔑洛夫其实同样是一个社会的受害者。但是我要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人就一定要变成一条“变色龙”吗?如果你是那位警官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围观的群众你会怎么做?目的: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总结全课变色龙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个性化语言的运用。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最喜欢的语言,分析一下它的作用。(生结合文章自由发言。)(四)作业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把后来发生的事情写出来。目的:把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中。要求:1、内容上与原文衔接,不另编故事。2、人物的
11、性格、品质符合原文。3、续写内容主题与原文保持一致。4、语言力求生动流畅。板书: 变色龙 契诃夫 (俄) (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专制制度) 奥楚蔑洛夫 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巡警 赫留金 来源:学科网ZXXK 无聊、庸俗、麻木 围观的人五、 学习效果评价1.本节课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本节课你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3.这篇课文让你有哪些收获?领悟了什么人生哲理?4.对老师有哪些满意或不满意之处。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变色龙是初中语文的经典篇目,不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是倍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课文。算起来,我也教了几遍了,回想之前的教学,我均把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作为分析的重点。说实话,这一点学生们基本都能找到,它仅停留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上。对文章主题,人物的分析不到位。这次教学我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对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以找准为只。尝试以提问式贯穿全课。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及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抛开了说教式的教学,让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挖掘奥楚蔑洛夫的悲剧性性格特点及造成这一悲剧性的原因。分析以往被忽略的其他次要人物的形象,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生存的环境,教会学生全面,深刻的看问题,塑造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次尝试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连贯紧凑,环节转换自然流畅,学生始终在思考,在获得。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很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