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班主任案例.doc





《李佩班主任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佩班主任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个“网虫”的转变三年前,还在善慧小学工作的我接手了四年级二班,为了尽快熟悉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班务工作做好,除了上课关注每个学生外,一下课,我就来到孩子们活动的场所,细细的观察。很快,一个性格内向,名叫张拓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大的眼睛,眼皮却总是耷拉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坐也坐不端,站也站不直,从他的身上捕捉不到一丝儿童应有的活力。上课时,他显得拘束不安、精神恍惚、委靡不振,从不见他举手发言,好象他与这个课堂隔绝了一般;下课了,大家都去操场活动了,而他却一个人呆在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正在我不解的时候,一天中午,王拓的妈妈拉着他找到了我,妈妈
2、一边狠狠地打着他,一边向我哭诉着他的不是:“李老师,我们家王拓为了上网总是彻夜不归,每次出去找,他一准儿在网吧。昨天,他还偷偷把我们家一袋麦子给卖了,就是为了筹钱上网”听到这儿,我心头一紧,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什么原因促使王拓如此沉迷网络呢?送走王拓的妈妈,我和王拓聊了聊。根据王拓的情况,我认为存在三方面的诱因:首先,网络世界的精彩、新奇吸引着像王拓这样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的孩子们。尤其是新奇刺激的网络游戏更是让他们痴迷不已,虚幻的网游可以让孩子们最大限度的享受那种向往已久的成就感,这种感觉让孩子们难以抗拒,于是他们便无法自拔的一次次沉溺于网络世界。其次,王拓的性格内向,平时与同学交流甚
3、少,所以他很孤独。而网络上交朋友非常简单容易,网友可以无话不说,网上的朋友也总是那么的友善,在网络上他不孤独。第三,王拓的父母经常加班,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没有归属感。而网络就像生活在童话里,任何人都可以梦想成真,这一切对于王拓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弄明白了原因,我开始试着改变王拓:1、 实施个别辅导,正确引导。 首先,我没有全盘否定王拓上网的行为,我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只要把握得当上网还是会给学习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也如实分析了上网的不当和沉迷网络带来的后果和危害,如对视力、身体、学习、生活都可以带来许多不利;网上的朋友不一定都是好的,这是虚拟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