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二讲义及练习:第四章 第5节机械能守恒定律3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同步练习)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二讲义及练习:第四章 第5节机械能守恒定律3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同步练习)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二讲义及练习:第四章 第5节机械能守恒定律3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同步练习)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题时间:30分钟)1.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悬挂于点,在点正下方有一固定的钉子,把小球拉到水平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当细线转到竖直位置时有一定大小的速度,与钉子C相碰的前后瞬间( )A. 小球的线速度变大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 绳中张力突然增大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端点P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Q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只小球(视为质点)从Q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为使小球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后从P点飞出,且恰好又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小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到P点的高度差h应该是( )A. R B. C. D
2、. 无论h是多大都不可能3.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管轨道ABC竖直放置,轨道半径为R。O、A、D位于同一水平线上,A、D间的距离为R。质量为m的小球(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从管口A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通过C点落到AD区,则球经过C点时( )A. 速度大小满足B. 速度大小满足C. 对管的作用力大小满足D. 对管的作用力大小满足4.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B. 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C. 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时,向心力为零D. 若将半
3、圆弧轨道上部的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点高0.5R5. 用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MD为竖直方向上的直径,OB为水平半径,A点位于M、B之间的圆弧上,C点位于B、D之间的圆弧上,开始时,小球处于圆周的最低点M,现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通过A点的速度大于,则小球不一定能通过D点B. 若小球通过B点时,绳的拉力大于3mg,则小球必能通过D点C. 若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则小球必能通过D点D. 小球通过D点的速度可能会小于6.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4、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0.1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m,水平距离s=1.2m,水平轨道AB长为L1=1m,BC长为L2=3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7. 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和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相通。一小球以一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二讲义及练习:第四章 第5节机械能守恒定律3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教科版 物理 必修 讲义 练习 第四 机械能 守恒定律 利用 分析 竖直 圆周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6660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