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如何应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应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应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2 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一般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是人生黄金时代的开端,是人一生当中关键和极具特色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身心急剧地发展、变化和成熟。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其生理特点最主要表现在其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原来的不成熟趋向于成熟,身体外形的变化、内脏机能的健全及性的成熟三个方面是主要的三大巨变。其中,性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1.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1智力飞跃发展(1)语言发展(口头、书面和内部言语)(2)初二到高二年是智力发展的关
2、键时期(3)思维开始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4)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5)促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 2.个性逐步形成(1)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意识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2)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独立支配自己;也出现心理“闭锁性”,除了知心朋友以外,一般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逆反) 3、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初中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学生处于幼稚与成熟并存、面临诸多变化和转折的时期。 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和急剧的转变使少年承受着由成长带来的矛盾与压力。 一方面,对成熟的强烈渴望、感受和追求,另一
3、方面他们在认知能力、人格特点和社会经验方面并没有成熟。 是一个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进入高中阶段,也就是青年期后,学生的身心各方面逐渐发展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 2.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1、中学生学习是特殊形式的认识2、智力与非智因素交互作用协同活动 (1)观察能力(18岁)、记忆能力(1829岁)、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参与。(2)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也要参与。 3、中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1)包括制订计划、明确目标、激发动机、感知材料、理解知识、记忆保持、迁移运用,获得经验等一系列学习过程。 (2)策略的选择、监控、效
4、果评价、及时反馈并修正该过程的进度、方向及主体的努力程度等。(学会反思) 4、中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其他各种发展的基础,情感、意志等也都是以正确认识为基础,并主要是伴随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卢刚、穆勒) 3.中学生的常见学习问题中学生的常见学习问题(1)基础薄弱型)基础薄弱型 成绩长期处下游,缺乏信心成绩长期处下游,缺乏信心 ,自我效能感低下,挫折感强。(2)动力不足型 缺乏自主性,惰性较重,效率不高,目标不明确,被动学习,计划不能实现,精力不集中、缺乏热情和动力。(3)苦学无用性 学习很努力,成绩平平,似懂非懂 ,题缺乏思路,学得累却考不好,其认知结构不良 ,缺乏方法与技巧,效
5、率较低 。(4)学习焦虑型感到压力大 ,缺乏乐趣 ,情绪不振,效率不高,考前经常失眠,焦虑甚至厌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很沮丧,考得好又容易骄傲。(5)情绪波动型 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起伏较大,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学习遇到时,很少进行自我反思,缺乏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策略自我调控水平低。4.如何对中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心理如何对中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辅导(1)补充基础 (2)消除不适不良 通过学习活动的成功获得学习的自信; 给学生布置力所能及的课题(中科院) 使其有效地和其他人进行沟通 (3)纠正不良态度与习惯 通过系统的记忆力训练和注意力集中于抗干扰训练。 掌握学习策略常用的几种学习策
6、略时间筹划策略又称时间管理法,是根据不同的学习时间段采用不同的学习或复习策略。考试就是解决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复习也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变式重复策略运用变化的形式对同一内容进行复习,对知识进行组织再组织。 (1)编歌诀;(2)谐音联想; (3)列提纲(4)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 流程图; 模式或模型图 ; 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 一览表;双向表 .抓要点、抓关键策略要求复习时抓注内容内容的要点、关键,掌握它的主旨。这样就会举一纲而万目张,达到统领全篇的目的。主一法与煮肉法自我反思策略 随时知道结果而采取补救措施。预测学习策略华罗庚、歌德自我模拟考试 学习者可以根据要求自己给自己出
7、题考试。二、防止注意分散注意分散几种原因: 一是因为休息不好,大脑不清醒,对定向刺激丧失敏感性; 二是环境的干扰而分心,使精力无法集中出现走神;大脑过度紧张,出现不由自主的走神; 三是觉得试题太难,长时间没做出来,犹豫又烦燥因而出现走神。 四是害怕失败,受到这些外部压力的影响导致大脑高度的紧张,使人体不自觉的进入“保护状态”,使大脑不受意志的控制进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出现走神,甚至出现“大脑空白”现象。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五是处于恋爱状态最容易分散注意。六是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注意力第一,替代方法,因为是娱乐,替代的方式。第二,周末释放法。第三,家庭契约法。第四
8、,专业辅导纠正法。绝地反击法。办法:将对未来的期望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1、“结构化学习”,制定好学习计划高考前三个月保持现有知识不忘。突破重点、难点,使难点不再是难点。高考前二个月梳理系统框架,抓基础。高考前一个月主要是熟练和巩固。2、制定小步子,进行积极自我安适或自我奖励。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4、难易适度、难易适度5、感官同用、感官同用 6、排除干扰法。、排除干扰法。先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背诵一段200-400字的文章看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旁边有干扰时背这段文章,看需要多长时间,直到在两种环境中时间相同为止。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只有在动机适中的条件
9、下才能充分发挥能力,提高效率。 动机过强的原因主要是: (1)抱负与期望超过自己的实际水平(自我认识不准确) (2)不恰当的认知模式(努力等于成功) (3)某种补偿心理(为得到他人认可) (4)他人不适当的强化动机过强了怎么办 :(1)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总体目标分成多个具体的子目标。 (2)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找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3)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 (4)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动机缺乏的表现及其调适:(1)外在诱因过强。(电子游戏、网上聊天)(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3)缺乏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正确判断,缺乏自信。(4)归因偏差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所表现的行
10、为结果所表现出的寻求其原因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缺乏的调适:(1)增强抗拒诱惑的能力 找到外在诱惑 分步骤减少诱惑的时间和数量 最后达到完全能够自觉抵制诱惑的干扰。比如说网上聊天是干扰自己学习的最大外在诱惑,那么在确证这一诱惑源后,就可以每天减少一点网聊时间或次数,原来一天上网聊天4个小时,现在要克制自己一定不能超过三个半小时,待训练稳定一段时间后,再减少到三个小时,这样逐步减少到不影响学习的范围内。(2)增强自我效能感。(4)进行归因训练。(5)避免学习疲劳)避免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如出现学习错误增多,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行为改变,生理失
11、去平衡等。学生学习疲劳主要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1、学习疲劳的表现及原因(1)生理疲劳。如头、颈、臂、背等部位的肌肉会产生痉挛、麻木、酸胀、疼痛等现象,四肢动作不准确,眼球发胀,头晕目眩,无精打采,瞌睡不断等。 (2)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感觉活动器官机能下降、失眠、情绪躁动、忧郁、易怒、烦躁,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原因是从事心智活动时,大脑皮层兴奋的代谢逐步提高,持续较长时间的活动会使大脑及身体各部位的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导致脑细胞进入抑制状态,而产生疲劳。在学习疲劳中心理疲劳是主要的。原因是从事心智活动时,大脑皮层兴奋的代谢逐步提高,持续较长时间的活动会使大脑及身体各部位的消耗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应对 中学生 学习 心理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