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鸭山一中2018-2019年(下)高一学年期中考试试题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5题,满分55分,1-35每小题1分,36-45,每小题2分)1、孟德尔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A自交、杂交测交B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自交杂交D杂交、测交自交2、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中()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3、下列关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属于假
2、说内容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没有演绎推理的过程4、孟德尔在用豌豆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观察到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并对此现象提出了解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认为遗传因子不会融合,但可能会消失B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C杂合子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D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为生物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数量理论上是相等的5、在性状分
3、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各自一半用字母D或d标记。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桶内两种球的比例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比例必须为11B连续抓取了几次DD组合,不应舍去也要统计C两个小桶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D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6、以下对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的处理的叙述,不正确是 ( )A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B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C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D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7、下列关于遗传学经典
4、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艾弗里进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该假说D 格里菲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8、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A 2/1
5、0 B 7/10 C 2/9 D 7/99、狗毛的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均不表达而使狗毛呈现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的F1,在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狗:黑色狗为( )。A 1:3 B 2:1 C 1:2 D 3:110、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自由组合,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A 1/
6、2、1/4、1/8 B 1/4、1/8、1/2C 1/8、1/2、1/4 D 1/4、1/2、1/81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独立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 C D12、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其具有的这5对基因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该植株产生花粉种类数为( )。A 8 或16 B 16 或32 C 16 D 3213、已知旱金莲的花长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
7、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30mm的旱金莲与最短花长为12mm的旱金莲相互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1mnn。花长为24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4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1/16 B 1/8 C 5/16 D 3/814、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全是紫花植株,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C. 子代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D. 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915
8、、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 四种 9:3:3:1B. 两种 13:3C. 三种 12:3:1D. 三种 10:3:316、如图是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17、如图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
9、期的图象,则该细胞()A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只发生染色体畸变,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其子细胞中,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另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D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可以正常进行下一次分裂18、人的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多少条()A46、23、23B46、46、23C0、92、0D0、46、2319、下列一定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A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配对的染色体D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20、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10、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交叉互换C1与2片段交换,叫作交叉互换D丙细胞中不会发生交叉互换2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C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0或1条Y染色体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22、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C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D
11、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2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C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可作为判断伴性遗传的依据之一D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24、某基因片段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片段的碱基对之间是以氢键相连B该基因片段中A=T,G=CC该基因片段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该基因片段中的碱基A+T的量始终等于C+G的量25、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 标记的 NH4Cl 培养液中培养后,再
12、转移到含有 14N 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 DNA 进行分析,得出含15N 的DNA 占总DNA 的比例为 ,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3 小时B1.6 小时C2.0 小时D4.0 小时26、一个含5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中,含腺嘌呤300个,复制数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共复制的次数是()A3B4C5D627、下列有关DNA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A和T之间靠形成氢键链接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核糖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一个DNA片段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28、在氮源为
13、 14N 和 15N 的培养基上分别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分别为 14NDNA(相 对分子质量为 a)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 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和),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 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 15NB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C预计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D预计继续培养细菌,DNA 分子离心后也不会同时得到轻、中、重三条带29、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
14、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 DNA 可以控制生物性状B转化而来的 S 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有 R 型活菌和 S 型活菌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3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氢键BDNA分子先解开双螺旋结构再进行复制C复制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中D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不同31、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双鸭山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下学 期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