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考任务4.docx
《国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考任务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考任务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考任务4形考任务4试题 1在幼儿园中,如果某幼儿偶尔对其他幼儿采取攻击性行为且后果并不严重,那么教师可采取消极处理的方式,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试题 2策略型说谎其行为本身并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机性地说出了与事实不吻合的内容而已。试题 3岁的儿童基本上具备了心理理论,因而说谎 “水平”比较高。试题 4幼儿教师在分析学前儿童的挑战性行为时,要把其原因聚焦于诱发因素上。试题 5学步期儿童出现的咬人行为是一种问题行为。试题 6成长过程中的学前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试题 7使用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帮助学前儿童认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
2、的影响。试题 8使用正强化法时,强化物不应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试题 9在日常生活中,坐在车上不系安全带就会听到连续的警示声音,当系上安全带后这种烦人的声音就会消失,这是一种负强化。试题 10正强化法的目的是增加期待行为发生的频率,而负强化法的目的是减少期待行为发生的频率。试题 11惩罚法可以在脱离错误行为发生之情境的情况下使用。试题 12正惩罚法和负惩罚法都是为了削弱某一种行为,或减少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试题 13强化法和惩罚法能够产生道德他律,却不一定能帮助学前儿童产生道德自律。试题 14强化法和惩罚法可能导致学前儿童的外部动机被破坏。试题 15幼儿教师对家长描述学前儿童行
3、为时既要作事实性描述,也应作情感性描述。试题 16小班幼儿挑战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中、大班,因为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逐渐掌握了在不同情境下表现适当行为的技能。试题 17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说谎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这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试题 18自然后果法强调并澄清了限制,它通过行为的效果来传达哪些言行是不能容忍的。试题 19系统性的行为指导是帮助学前儿童调整挑战性行为的最广泛、最有效的策略。试题 20判断学前儿童挑战性行为严重程度的依据之一是,其挑战性行为是否能用非常规的方法控制。试题 21一个学前儿童推倒别人搭好的积木建筑,是因为他好奇“堆得很高的积木在散落时
4、是什么样子”。这种攻击性行为属于()。a.敌意性攻击行为b.无意性攻击行为c.表现性攻击行为d.工具性攻击行为试题 22个体为了争夺物品、领地或权力而发生的攻击行为,体现为身体上的冲突且有可能使他人在此过程中受伤。这种攻击性行为属于()。a.表现性攻击行为b.工具性攻击行为c.无意性攻击行为d.敌意性攻击行为试题 23()岁或者更小的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属于非策略型说谎行为。a.4b.5c.2d.3试题 24“超超在拿小抹布擦自己的桌子的时候,把抹布弄得很湿,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上,后来干脆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了好大一片。老师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后,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然后要求超超
5、拿干抹布把他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超超干了好一阵才干完。完成任务之后,他告诉老师自己很累。当老师问他以后还会不会这样做时,他摇头,表示不会了。”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是()。a.自然后果法b.隔离法c.剥夺法d.补偿法试题 25对于符合期望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这种方法是()。a.正惩罚法b.负惩罚法c.负强化法d.正强化法试题 26儿童在图书角干扰同伴,老师就收走他喜欢看的绘本。这种方法是()。a.负惩罚法b.正强化法c.正惩罚法d.负强化法试题 27学前儿童挑战性行为的“挑战性”具体体现不包括( )。a.学前儿童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群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国开 学前 儿童 社会教育 任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