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一年级思维训练.doc
《谈谈一年级思维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一年级思维训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谈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小学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提高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尽快地使学生过渡到抽象思维水平,而且要创造条件尽快缩短这个过渡阶段。下面就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抽象思维训练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加强“画一画”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摆学具形成印象后,再让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形成正确印象,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如:我在教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在第5,从后面数,小明排在第4,小明这队一共有多少
2、人?”时,经过思考,多数学生的答案是9,这道题是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弄清题意和分清概念,我采用简便易行的画图法,让同学们动笔画一画。用表示小明,用表示他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如图:第5小明第4画好图后,让学生观察图形,不仅弄清了题目的意思,也区分了概念。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演示教学,促进抽象思维的形成。利用课本插图、线段图、教师教具演示、学生画一画等,创造情境,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看着直观图示说出“想”的过程及解题思路。如9+1=()+8=()+7,多数学生是9+1=(10)+8=(18)+7,为了弄清题意,我采用演示教
3、学法,学生看着图说出思路并做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说”的训练,促进知识的“内化”。操作学具是丰富感知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印象,进而借助印象实现知识的内化。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用出声语言描述操作活动,也是促进印象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时,进行“说”的训练,在反复“说”的过程中,逐步摆脱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清晰、完整、丰富的印象,为知识的“内化”作好充分的准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总之,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用要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训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并且逐步得到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谈 一年级 思维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