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教案宁乡二中刘柱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诗歌鉴赏教案宁乡二中刘柱中.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诗歌鉴赏教案“景”、“情”关系 宁乡二中 刘柱中教学目标:1. 在原有古诗知识的基础上,区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以景结情三种景情关系2. 了解此类题型问法,并准确答题,以练促学教学重点与难点:1. 准确区分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2. 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准确答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切景语皆情语(幻灯片,并配音乐,让学生入境)。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历代诗人所追求的,也只有达到情景交融的作品,才是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讲到诗歌,特别是写景诗,弄清了景和情,也就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2、,做诗歌鉴赏题也就成功了一半了。1、想一想:什么是情与景?【区别“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概念】:“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含义: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下面以闻雁(韦应物唐)的视频课件加以说明。闻 雁 情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景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这首诗首联是抒情,下联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
3、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从闻雁的首联可以看出,唉!孤身在外漂泊,真想家啊!那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呢?忽然想到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请同学们注意:诗人在看到周围景物之前,诗人心中充满了浓挚的思乡情感。当诗人正在悲伤之时,忽然有大雁飞来,对大雁在秋天飞向南方,在古人看来,大雁实在飞回故乡。而大雁南飞的情景,总是让漂泊在外的诗人想到了故乡。诗人对此触动很大,诗人的心思随大雁飞到了远方。于是,诗人不禁想到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从这首诗的情与景关系的来看,作者是先有了思乡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情感,观察周围的景物,最后,把这种情融于最契合的景中,又通过景物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这
4、种情与景的关心,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认识了什么叫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叫触景生情?现在,我把闻雁这首诗的首联和下联进行一下调整,把“景”放在前,“情”放在后。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情: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把诗的首联和下面调整之后,还是借景抒情吗?当然不是。因为调整之后,原文的行文脉络自然随之而改变,两联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调整后两联的关系。在一个凄冷的秋雨之夜,(夜色低沉,枯树残枝,此景真是凄凉)诗人突然听到有大雁飞来的叫声。这样一个夜晚,再加上大雁飞来,(北雁南归,它在归家啊!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此情此景,让诗人心中不禁有一丝触动,于是诗人
5、有了这样的感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而北雁南归”,让诗人不禁想到了久已未归的故乡,于是自然而然地,作者不禁引到“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很明显,从调整后来看,两联的“情”与“景”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作者的思想之情,正是由于大雁南归这个景物的出现而引发的。在原诗中,大雁是个情感的载体,它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调整之后,大雁却变成了情感的出发点。因此,调整之后,它的“情”与“景”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这首诗来看,作者是先看到了情中景物,然后被这种景物所触动,从而触发了某种感情,我们把这种“景”与“情”的关系,叫做“触景生情”。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情: 故园渺何处,归
6、思方悠哉总而言之:“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而后因情而选景。“触景生情”:是先见景,由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根据刚才的认识来试试: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表现上有何特色?很明显,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十分寂寞,连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于是诗人就发挥了想象,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跟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诗人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为之不平之情。是先由景而后生情,因此,它是触景生
7、情。这节课,就让大家了解“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问题)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景情关系有哪些?(提示:哪些情景交融的情况)学生回答,可能比较零碎。(总结)分三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熟读诗句。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简介】闻雁,是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内心感触,而所作的一首诗。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诗意】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
8、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
9、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赏析】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闻雁韦应物 寒塘 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都是抒发。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