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心理健康的导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孩子心理健康的导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然而,就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教师依然在为了“名次”拼命地教,学生照常是为了“分数”而拼命的学。 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班人,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紧张、压抑。学习困惑与压力 ,由于中学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与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课程多了,课时少了,学习任务重
2、了,游戏时间少了;压力与期望多了,放松与关怀少了。这就要求中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以适应学校教学,改变过去的被动,做到主动自觉。然而许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有茫然失措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从而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自律性差,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考试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二)急燥、焦虑。面临中考和高考,很多学生焦急不安,疑虑重重,总处于一种“考不上怎么办”的担忧之中。没命地
3、学,结果使学生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内疚、自责。家长“望子成龙”和教师“盼生成钢”的迫切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一份份不十分满意的考卷,学生不是责备自己“不争气”就是埋怨自己“脑子笨”,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四)自暴、自弃。这种状况在差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五)人际交往 “ 踏着铃声进课堂,同到家里学习忙,互联网上诉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部分中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中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等。导致中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
4、育不当造成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中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由于一 些电影电视中 “ 哥们义气”、 “ 江湖兄弟”观念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心理偏激的中学生盲目模仿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偏离了人生的航向。(六) 个人情感。 中学生因生理特征的发育逐渐成熟,使得他们心理上也产生了变化。表现在情感上 就出现了对异性生理“ 秘密”探求的渴望,对异性同学无理性的爱恋,我们称之为 “早恋”。有的
5、中学生因为 “ 暗恋”,又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制约不敢表达,于是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封闭起来,从而导致精神不振,学习下滑;还有的中学生因为性格上的外向或向成年人模仿,在中学就谈恋爱,他们在帅生中要么不被理解而被排斥, 要么沉迷于所谓的“ 感情”而不能自拔。 学生的情感问题,如果不能在行为上正确教育、心理上恰当引导,则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七) 现代网络与计算机现代教育已将计算机和网络引入了中学课堂。不少学生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泡在网吧 ,聊天
6、,玩网游,沉迷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不利干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中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另一方面家长所给的零花钱已远远不能满足上网所需要的开销,又深陷网络不能自拔,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如不及时跟上 ,稚嫩的中学生难免走向人生的反向,不难想象,上述种种表现摧残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班主任该做些什么呢?一)班主任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心理导师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
7、,如上所述,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为心理问题。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而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导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为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只有悦纳学生,才能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才能做到悦纳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的。二)教师
8、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分数教育曾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自己调调格式吧!三)优化心理环境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某一社会团体(或某一群体)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响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个体心理状态受制于整体,个体水平受制于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在整体中发现问题,研究整体是否适应个性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整体塑型机制,
9、优化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环境。1营造宽松的氛围。宽松是一种总体感觉。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成员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自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放下教师的“架子”。在传统的教育中,可谓是“师道尊严”。但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教师的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每个人都有权利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应接受他人的批评,包括教师在内。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减少“规定”。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
10、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因而,减少不必要的规定,还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2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之一。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交往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友情的美好,懂得协作的重要。四)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
11、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五)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入中学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 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生动活泼的活动,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六)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部分是开展心理健康调节训练。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总之,有许多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因人因事因时而定,、深化学生心理教育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量的实践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教材、研究资料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欠缺;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等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中学一线教师应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推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