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总结5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政府工作总结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工作总结5篇.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政府工作总结5篇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镇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是我镇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关键之年。20XX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突出“生态立镇、绿色崛起”主题,充分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着力构建“一镇二线三园四区”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美丽幸福”思渠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全局,持续推进基础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全镇上半年完成固定资
2、产投资250万元。(一)多措并举,决胜同步小康政策落地生根。20XX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坚持围绕中心谋攻坚,服务群众促发展,以全镇计划出列7个贫困村(民主、前峰、一口刀、红岩、华元、荷叶、坪江),拟脱贫贫困户339户1150人为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五个到村到户”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事业。一是扶贫政策高效贯彻。我镇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工作等会议精神,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宣传动员。结合镇情实际,印发了思渠镇20XX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思党发20XX17号)和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暨专项治理“1+5”等文件,指导
3、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二是扶贫项目精准投递。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运用,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户,明确人员专项管理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和报账制管理,并因村施策,量化扶贫资金,编制扶贫项目。全镇共编制了产业发展类项目15个(涵盖贫困户810户2577人)、基础设施类项目12个(涵盖贫困户621户2020人)。三是扶贫措施全面覆盖。全面推行“五个到村到户到人”,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革命性突破;严格落实“七查”、“八查”措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到人。积极引进贵州天露园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贵州震联银杏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平台公司,以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的形
4、式,确保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到人。春耕物资备足备齐到村到户到人。上半年以来,为项目涉及村提供银杏苗2万余株,珍珠花生种子0.85吨,解决旋耕机5台,琯溪蜜柚种苗1.2万余株,沙子空心李苗0.2万株,黄花苗3万余株,魔芋种子0.5吨。利益联结机制到村到户到人。引进了贵州一河千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银童生态玉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精品水果、茶叶和中药材银杏等产业。产销衔接机制到村到户到人。我镇分别与贵州震联银杏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银童生态玉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产业协议,确保产业发展产销衔接机制到村到户到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
5、到村到户到人。我镇以村为单位,在全镇大力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选派干部沉下去开展巡回宣传宣讲,用好“土专家”“田秀才”,做好思想发动。上半年以来,我镇开展各种宣传宣讲及农技培训20余场次,覆盖有劳动力群众320余人次。严格“七查”、“八查”内容要求。通过规范程序,高效开展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该项工作正在全面落实。四是打好“四场硬仗”。聚焦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到村到组到户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聚焦重点产业,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全年计划调减玉米种植22814亩,调减率为42%。其中改种药材2740亩,退耕还林还草9150亩,水果441
6、5,蔬菜624,豆类793,食用菌30亩,薯类1016亩,烤烟823亩,魔芋269亩,花生377亩,黄花170亩,瓜类180亩,茶1000亩,油菜400亩,其他827亩。聚焦重点村组,打好农村“组组通”基础设施建设歼灭战。全镇新增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8.8公里,新增投资352万元,占年度投资任务5%,覆盖0.22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0332万人。同时,全镇有“组组通”国开行项目49条109.667公里,覆盖了全镇21个村48个自然寨,目前开工率达100%。另有3个村4条6.58公里的农村公路“组组通”项目,覆盖8个村民组,当前已全部启动建设。聚焦重点区域,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战。重点抓好
7、“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漠化区域的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工作。全镇目前已搬迁252户1267人,其中已搬贫困户126户629人,非贫困户126户638人。对已搬迁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落实就业措施,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社区管理和后续服务,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合和稳定,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并按照“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的模式,在碧江区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合作社,并开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体店,销售一口刀、思渠及沿河农特产品,帮助协调做好已搬迁群众(7户)联合在碧江区创业事宜(开办农家乐,投资生产塑料包装袋)。聚焦重点人群,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持久战。做好教育
8、保障工作,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开设“绿色通道”,及时下达春季学期贫困学生资助资金和铜仁市兜底资助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全面落实“七长责任制”。当前已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1100人,合计61.25万元,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中央奖补100人,合计5万元。做好医疗保障工作,20XX上半年以来,全镇参合金收缴,已完成301.62万元,全面完成全镇参合人数2.5135万人的数据录入,对接处理封存信息115人。核实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356人的参合情况,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完善了20XX年筹资后续参合工作。同时,全镇共发放补偿373人次,补偿金额2602961.58元;大病保险284
9、755.07元;车费补助24200元;生活费补助29280元。办理慢性病证申请23起。门诊报销29人次,共补偿177141.57元,人均6108.33补偿元)。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开展农村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动态调整。我镇坚持以满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原则,保证我镇20XX年脱贫户的住房保障。目前危房改造已开工323户,四类重点对象开工153户,其中一级开工54户,竣工8户,二级开工70户,竣工20户,三级开工29户,竣工7户。非四类重点对象开工170户,一级开工20户,竣工7户,二级开工98户,竣工33户,三级开工52户,竣工24户,总开工323户,开工率达百分之100,总竣工99户(其中
10、四类竣工35户,非四类竣工64户),竣工率达31%。(二)以点带面,基础设施不断换挡升级。20XX年上半年以来,依托黎芝峡景区开发、沿河乌江山峡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全县“两会一节”项目,持续快速推进附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更加有力。协助环保等单位启动思渠集镇和完成毛渡集镇排污管网铺设工作。思渠集镇2个公厕已全面启动,预计在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景区饮水工程已规划好线路,并完成了征迁土地丈量工作。二是数字经济平台布局更加优化。我镇坚持把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与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做好和星、上庄、下庄、毛渡片区等农村通讯升级改造工程。依托大数据平台,大力推进农村淘宝、邮乐
11、购、贵农网等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全覆盖,拓宽“土货”进城渠道。三是水陆交通网络构建更加完善。集镇乌江水运码头紧密建设推进,官石公路主干道修缮基本完成,思渠集镇客车站选址完成,即将开工建设,村组道路四通八达,硬化工作全面推进。(三)统筹整合,生态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20XX年上半年以来,我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产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一是资源使用效益逐步提升。进一步抓好黎芝峡景区大门、广场、码头、步栈道、观景平台、电瓶车道和游客接待中心附属设施建设,带动群众务工1200余人次,人均可增加5300元收入。通过景区发展,带动辖区群众开办农家乐、小卖部、旅
12、馆。二是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激发。按照“城镇提质行动”计划,深入挖掘思渠的乌江文化、码头文化、土家文化,进一步完善集镇风貌打造、码头建设,进一步丰富集镇功能。三是绿色产业效能逐步释放。以发展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中药材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实施全域“六绿”工程和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0XX年上半年完成退耕还林0.8万亩,持续发展生态茶叶,重点围绕杨楠、边疆、华元等村发展生态茶2000亩,管护扩展好荷叶、光荣3000亩黄金白玉茶产业基地。并推动打造一口刀、红岩李子博览园1000亩,发展精品弥猴桃200亩、桃子1000亩;管护好边江、杨楠等村蜜柚840亩;其他
13、果类500亩。在荷叶村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10亩,在红岩、华元、院山等村种植魔芋150亩,在蛟龙村、光荣村种植黄花130亩,在民主村种植南瓜150亩。以S411沿线为主,在幸元、上下庄、塘堡等村,以公司+支部+农户的形式,发展中药材银杏种植2500亩,培植银杏育苗基地1个。四是改革发展优势逐步显现。我镇推出涉及深化经济发展、农村和扶贫开发、深化社会事业等“八个重点领域46项改革”事项。提炼创新一口刀深度贫困村 “3418”工作法,成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道路。总结出“民心党建+旅游扶贫模式”,使景区实现华丽转身。(四)全力攻坚,社会保障进一步优化。20XX年以来,我镇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抓实
14、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一是大力实施社会事业保障工程。做好民政救助工作,全镇发放救灾救济资金9.51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90户625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51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74户998人;发放低保资金119.2588万元;发放大病救助金6.767万元。抓实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对全镇323户启动危房改造。抓好“4+2”特色教育工程,筹集教育经费,兑现教育工作经费2万元。抓实教育均衡迎国检工作,分别将小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6%和1.8%以内。思渠中学寄宿制、思渠完小寄宿制、毛渡完小食堂和周转房、瑞石完小的教师周转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办学环境极大改善。二是深入推进全民健康和谐计生工程
15、。以构建“和谐计生、诚信计生”工作为总要求,20XX年以来,我镇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达60%。同时,在开展的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中,入户访视服务率达到50%,群众满意率达80%以上。新增奖扶对象2户5人,并为43个符合国家奖励扶助政策对象共计发放奖扶特扶资金4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路检路查141次,出动执法车辆187台次,执法人员736人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02起,PDA现场处罚200起,现场处罚250起,共计罚没收入3.2万元,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75次,排查出一般隐患41起,整改41起,重大隐患2起。对全镇范围内28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进行了严格检查,深入排查
16、储存、运输及使用、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危险化学品(加油站)检查6次,出动工作车辆6台次,工作人员28人次,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落实领导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20XX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4人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46起,调解46件,成功调解39件,调解率100%,成功调解率85%。排查重点信访案件4起,成功化解2起。化解历史重点信访人员1起。四是强化金融保障体系建设。结合惠民惠农金融政策,强化金融风险管控,加强金融惠及“三农”政策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对金融惠农
17、政策的知晓率、参与度。今年以来,开办金融夜校2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份。(五)从严从实,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镇以提高效率转作风,着力抓好自身建设,履职能力全面强化,行政效能日益提升。一方面,强化了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镇着力整治“庸懒慢浮”,切实履行“首问责任制”,持续开展“三个开刀”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严格执行大约谈机制,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廉洁政府。为切实把我镇政府建设成为阳光型服务型政府,严厉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建立健全了财务、接待、公务用车、考勤、干部考核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开展
18、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专项监察;开展了种草养殖业产业扶贫项目专项监察,共发现问题13个,党纪处分2人;开展了第三轮“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活动,发现问题5个,党纪处分2人,建议整改3次;调查处理群众信访件3件,党纪处分1人,清退资金5000元。开展了分级约谈1次67人;开展政治生态专题教育活动,挂牌明职责;服务脱贫,保障纪律,开展监督监察30余次,问责处理3人,提醒谈话10人。二、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持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持续构建“一镇二线三园四区”发展新格局,为建成“绿色美丽幸福”思渠夯实基础。(一)紧扣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持续发力决胜同步小康
19、。紧紧围绕全镇20XX年拟实现7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339户1150人。一是强化精准脱贫。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五个一批”攻坚工程,确保年初确定的通过发展生产脱贫220人、易地搬迁脱贫800人、生态补偿脱贫16人、发展教育脱贫72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88人目标。二是强化政策运用。落实好、运用好省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每个贫困村严格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抓好项目资金的落实,继续抓出12个脱贫攻坚示范村,推进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兜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无缝对接,把扶贫政策项目化、货币化、时间化、任务化,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益,增强贫困群众
20、获得感与满意度。(二)紧守生态产业发展底线,持续发力建设绿色思渠。围绕建设绿色思渠,全力发展生态健康产业。利用森林覆盖率广,山水相互映衬,高山深谷并存,是动植物基因库,更是“天然氧吧”,这些资源优势为全镇发展绿色健康产业提供了天然环境。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加大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环境保护力度,全力建设“四区”生态产业。一是大力培育“药区”。按照公司+农户或大户带动模式,以S411沿线村寨发展中药材,大力培育银杏等中药材,逐步向思渠片区周边村组辐射,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业。二是全力发展“果区”。以软籽石榴、李子、琯溪蜜柚为主,在一口刀村实施1000亩李子为主的精品水果的基础,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在全
21、镇范围内推广空心李、猕猴桃等经果林产业。三是集中发展“茶区”。持续发展生态茶叶,以大毛丫茶产业为引领,扩展建成荷叶、光荣3000亩黄金白玉茶产业基地。在杨楠、华元村打造高山云雾白茶2000亩。四是科学规划“牧区”。充分利用思渠独特地理环境,以毛渡瑞石、光荣为重点,在高山、深山区发展生态养殖业,重点在渡江、塘堡等村发展林下养殖,如生态鸡鸭、特种禽类和沿河白山羊等。(三)紧盯美丽思渠建设目标,持续发力培育第三产业。利用古镇文化名片,持续抓好思渠古镇建设,奋力打造思渠大旅游名片。通过思渠古镇建设,全面完成思渠集镇、毛渡集镇及沿江一线房屋风貌打造,建成石板一条街、古镇码头、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划行归
22、市建设商业一条街、奇石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完成古镇绿化、亮化工程。结合乌江山峡黎芝峡4A级景区建设,着力培育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品牌创建、物流运输、农特产品加工包装等第三产业。(四)紧咬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持续发力完善路、水、讯设施。突出抓好以路、水、电、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一是加快打破交通瓶颈。完成省道411官舟至思渠段建设任务,年底全面完成金竹坝至老毛渡、院山至瑞石、瑞石至洞仙、洞仙至坪江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完成投资600万元建设华元、马福元、红岩、瑞石、洞仙、院山、坪江、池江等10个扶贫产业路项目。二是加快破解供水难题。开工建成
23、官舟至银池引水工程和思渠集镇供水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三是加快补齐电讯短板。做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光荣、荷叶、渡江等供电薄弱村组实施农网改造。建成4个3G/4 G基站,实现农村家庭数字电视延伸覆盖用户300户、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300户,光纤到户覆盖率80%以上、农村宽带12兆接入用户率55%以上。(五)紧抓群众幸福指数指标,持续发力抓实民生事业保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实施全民健康工程。提升居民医保服务水平,确保新农合参合率99%以上。全面加强乡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完善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确保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6
24、、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92.8%以上,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0-107目标值范围内。抓好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二是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新两基”工作,实施“4+2”特色教育工程,完成思渠中学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主体及思渠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建设,完成毛渡学生宿舍楼、冯家庄教师周转房建设,完善一口刀村小学附属设施,全力抓好杨楠幼儿园项目征地、红岩完小和杨楠完小功能房项目征地工作。三是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人、城镇新增就业300人,新增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12户以上。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政府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