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pdf
《2022年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教材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振动与声音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设计理念】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
2、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一、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1、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 -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懂得不要在公众场所制造声音,从小养成讲社会公德,讲文明的好习惯,做个合格的小公民。3、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
3、物体。2、教师准备:锣、小镲、三角铁、钢尺、铃铛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三、教学重难点:把声音是如何产生这一问题,转化为观察发生物体有什么变化。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产生问题,形成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倾听声音同学们都保持安静,用耳朵认真倾听,你都听到了外界的哪些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提问:同学们最想探究有关声音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
4、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中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本单元以后的学习中都会研究到,也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形成“任务驱动”教学的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产生学习目标“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增强“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学习动力)2、制造声音,提出猜想(1) 教师讲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声音。精选学习资料
5、-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2)学生活动:利用带的文具和自己的身体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各种声音(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发声物体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猜想打下基础)(3)学生活动完毕后,提出问题:你用了哪些方法来制造声音?学生回答(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用碰撞、摩擦、吹、弹、拨等方法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教师讲述: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让物体发出声音,说明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发声时,发声的物体一定发生了某种变化,正是这个变化导致物体发出声音。(5)教师演示:敲锣边演示边讲解:敲击锣时,如果锣不发生某种变化,就发出声音,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声音的产生 2022年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2022 年粤教版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声音 产生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