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之一 .pdf





《202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之一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之一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之一轻轻家教app 余老师整理第一课时一、导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莲就是荷花。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跟荷花有关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荷塘又是如何的。二、推进新课:朱自清的作品我们读过哪些呢?春、 背影。大家能不能谈谈自己的体
2、会,他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地方打动你?文章的语言朴实、清新、淡雅,充满诗意,感情真挚、动人。我们来看看他的荷塘月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三、整体把握:1、默读全文,请一位同学表达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又回到了家里。重点放在哪里?荷塘。2、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属于写景散文,描写的重点是“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4、 5、 6 三段。这三段分别写什么?第4 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 5 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6 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四、合作探究:1、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析一下“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 段、第5段,朗读
3、语速要放慢一些,读出抒情的语调来。2、我们先来欣赏月下的荷塘,看看第4 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荷波”四个方面。给大家 3 分钟时间,找出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来加以品味,体会它的妙处。(1)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比喻写荷叶的风姿。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两者是相似的,所以可以用比喻。而用了这个比喻,使荷叶有了动态美。我们可以想象出:微风吹拂下, 荷叶轻轻摇动, 就像美丽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她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她们的裙子在水上画出无数的圆圈。(2)作者又是怎么写“荷花”的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荷花?拟人、比喻。
4、“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温柔的样子。“羞涩”:本来是写女子的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感情。接着用了三个比喻。连用三个比喻, 构成什么?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比喻连用或套用,用来描绘同一事物或用来说清同一事理,就是博喻。运用博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将原来平淡的内容,写得色彩绚丽,仪态纷呈。那么这三个比喻, 把荷花比喻成什么? “一粒粒的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 “刚出浴的美人” 。“一粒粒的明珠”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描绘出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 “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
5、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三个比喻可以说写出了荷花的神韵。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倾注了满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真是绝妙佳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这样写既体现出荷香的清淡缥缈、沁人心脾,又烘托出气氛的优雅、宁静。这种比喻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显得新颖而精巧,又叫“通感”。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请把它找出来。“塘中的月
6、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从什么感觉向什么感觉转移视觉向听觉的转移。请大家用这种修辞,写一个句子。(4)作者已经把荷叶、荷花、荷香描绘得十分优美生动,那接下来作者是如何描写“荷波”的呢?“叶子本来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叶富有生气的丰姿。“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来是指含情相望的样子,像“含情脉脉”、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这里用来写池塘里的流水。茂密的荷叶下的流水是看不见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5)这是“月色下的荷塘” 。写荷的还有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7、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一诗句跟朱自清笔下的景色有何不同呢?杨万里写的是夏天红日升起时的荷花,他的画面是万绿丛中几点红,色彩比较艳丽,比较明艳。而朱自清是描绘月下的荷花,色调是淡雅的,有种朦胧美。而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清新、淡雅、充满诗意。3、接着我们来欣赏荷塘上的月色,看看第5 段。月色本来是难写的景色,作者是借哪些景物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什么特点?通过叶子、荷花、树, 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作者是通过这些看得见并且摸得着的景物,来描绘这些摸不着的景物。假如请你来画一幅画,题目是风,你要怎么画?能不能借鉴朱自清的这种手法?你可以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风?可以通过高高卷起的海浪、被吹得摇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202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之一 2022 年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荷塘 月色 教案 之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