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品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品德.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上册思品教学总目标 潘园珍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2、愉快、积极地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
2、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2013 2014 学年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课时说 明1多彩
3、的课间生活1课时2快乐的双休日1课时3巧安排,会节约1课时4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1课时5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1课时6我的家乡真好1课时7 国庆放假8我们的食物1课时9食物从哪里来1课时10良好的饮食习惯1课时11水的秘密1课时12我们能离开水吗1课时13水生气了1课时14科学家的故事1课时15我们来试一试1课时161课时1718 19 元旦20 第一单元 我们的课余生活单元目标:1、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2、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3、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课 我们的课余生活目标: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2.用
4、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活动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1、开课:(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这里,老师提机电要求:(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必要时借书)(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
5、况奖励小故事。3、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4、布置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第二课 快乐的双休日教学目标:1、认知: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2、技能: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3、情感:懂得放假期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课前准备:了解本地区儿童在假期中可能有的实际生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假期中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二、活动一:我的假期愿望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
6、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假期。2、全班范围内交流:3、全班同学讨论。4、教师小结: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三、活动二:学习制定计划表1、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3、教师小结: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第三课 会节约教学目标:1、认知:学会记录自
7、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2、技能: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3、情感:懂得放假期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制定计划表1、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3、教师小结: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第二单元 我可爱的家乡 第
8、一课 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发谈话:你喜欢
9、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
10、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五、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 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一、教学目标;1.体验在小区生活的温暖。2
11、.学会用多种方式尊重和感谢社区叔叔阿姨。二、教学要点:1.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三、教学时间:一节课四、教学过程:一、叔叔阿姨辛苦了1感受叔叔阿姨工作的辛苦,先在小组介绍,然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2假如我是一名 二、我的好邻居交流讨论会1不可思议的发现。2一次体验活动。 学生谈谈自己会使用哪些公共设施,使用时会注意什么。3绿色行动计划 将学生以居住地划分小组,开展设计制作环保标志。还可举办绿色家园主题绘画活动。 第三课 我的家乡真好 一、教学目标;1.在比较中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2.了解家乡的社会概况、建设成就,名人,名胜古迹与名产,感受家乡的美好,体会做家人的美好。二、教学要点:1
12、.经历社区调查的全过程,感受调查途径及表现放式的多样。三、教学时间:一节课四、教学过程:一、我的家乡过去什么样。1小组内交流。二、家乡现在什么样?1寻访家乡名人,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2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的民俗与传统节日。 4交流展示会引导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画一画。三、我要做的更好 写一写,画一画,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设施,为保护生活环境而行动。第三单元听的学问第一课 我们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简单的食物营养和搭配常识。二、教学要点:1.通过亲手设计制作美食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愉快。三、教学时间:一节课四、教学过程:一、我们的食物1提前布置学生观
13、察,记录一周的饮食情况。了解食物的相关信息,在班级召开交流会,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感兴趣的各种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我们喜欢的食物小调查 同学之间讨论细化的食物,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填一填,画一画。 3中国的特色食物 让学生发现本地有的特色小吃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二、设计我们的营养餐 1食品搭配报告会。2健康饮食我知道。第二课 食物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尊重劳动人民的感情。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对家乡有自豪感。三、教学时间:一节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劳动诗歌朗诵会1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劳动的诗歌,在班级召开诗歌朗
14、诵会。三家乡农产品调查 1 引导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设计调查表,在附近的农田、市场、超市调查家乡的农产品。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农产品推荐会。四、我们去收获 1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法,增强学生的生活本领。第三课 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二、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三、教学时间:一节课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猜谜语。2揭示课题。3结合小组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4指导阅读教材,了解和思考浪费粮食的现象。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1小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品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