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点15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5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5 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2015福建高考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金属铜BY不可能是氢气CZ可能是氯化钠DZ可能是三氧化硫【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物质之间的转化;(2)物质转化时的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判断确认。【解析】选A。A.若X是Cu,Y是Cl2,Cu在Cl2中燃烧产生Z是CuCl2,电解CuCl2溶液产生Cu和Cl2,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X是Cl2,Y是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Z是HCl,电解HCl的水溶液,产生氢气和氯气,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C.若Z是氯化钠,则X、Y分别是Na
2、和Cl2中的一种,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会产生氢气、氯气、氢氧化钠,不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Z是三氧化硫,而X、Y可能是O2和SO2中的一种,SO3溶于水产生硫酸,电解硫酸溶液,实质是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2015浙江高考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
3、措施【解析】选C。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液晶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有序,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A项正确;一个水分子可以与周围四个水分子形成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使0冰的密度比水的小,4时水的密度最大,B项正确;纳米银粒子的聚集为物理变化,C项错误;减少酸雨的措施有燃料的脱硫脱氮、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将氮的氧化物催化转化为氮气等,D项正确。(2015重庆高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SO2
4、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亚硫酸根容易被硝酸氧化。【解析】选B。A项,非金属性BrI,则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错误;B项,非金属性PSi,则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正确;C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不反应,错误;D项,SO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3)2氧化,则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错误。(2
5、015安徽高考28)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 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 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 molL1Ba(NO3)2 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
6、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解析】(1)假设一的验证即验证N氧化了SO2,因此实验设计需排除装置中氧气的干扰。实验1:盐酸的酸性强于H2SO3,SO
7、2与BaCl2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实验2:结论是假设一成立,则实验2的现象是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分析图象知实验1、2随着二氧化硫的通入,溶液的pH都减小至不变,实验1的pH减小的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SO2H2OH2SO3,H2SO3HHS,实验2的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生成了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2H2O3S2NO4H。(3)假设二的验证即验证O2氧化了SO2,因此实验设计可向溶解了氧气的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根据有无沉淀产生而判断,此时实验1作为参照实验。实验3:将纯净的二氧化硫气体缓缓通入未经脱氧处理的25 mL 0.1 molL1BaCl2溶液中,若有白色沉淀生
8、成,则假设二成立,否则不成立。(4)氧气与H2SO3的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KNO3与H2SO3的反应是2KNO33H2SO32NO2H2SO4K2SO4H2O,根据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H2SO3,生成H2SO4的量,前者多些,故前者的pH小些。答案:(1)无明显现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SO2溶于水生成弱酸亚硫酸3SO22N2H2O3S2NO4H(3)实验1作为参照实验。实验3:将纯净的二氧化硫气体缓缓通入未经脱氧处理的25 mL 0.1 molL1BaCl2溶液中,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假设二成立,否则不成立 (4)小于氧气与H2SO3的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15 元素 单质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