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课题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
2、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谈话双方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他机敏聪慧,回答别人时语言更是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杨氏之子吧。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2.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
3、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交流古文: (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 (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 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7.了解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
4、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8简介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
5、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教学重点生字。 (1)“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 (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i”,二是“应声”的“应”读“yng”。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
6、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领读,学生再读。 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7、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8、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我们大家还要小。(板书:杨氏子)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惠”的意思是智慧。 “甚”是“非常”的意思。“甚聪惠”的意思是很聪明,非常聪明。(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 (3)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甚)为什么?(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氏之子的喜爱。(6)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 整个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