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策略.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策略.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 问题导学 的策略问题导学起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途径,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导学的策略,会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就一般规律而言,基本可以确定为以下策略: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问题导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解决导学的需要,从而使问题导学的学习
2、得以顺利实施。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男女生课堂常规比赛,女生做的好,男生做的也一样好。教师发奖,男生1朵花,女生5朵花,可以吗?对花的数量不一样多,引起学生不满,抗议不公平。应该怎样分呢?学生进入本节课问题解决的学习中来。 导学教学,设计的问题是:教室里要布置一个学习园地,老师做了8朵花,摆在正方形学习园地的四周,要求每条边摆得一样多。你想怎么摆? 例如:在三年级数量关系练习课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乐凯胶卷举行促销活动,“买二赠一,买三赠二”。怎样购买胶卷更合算呢?面对刚刚学习的“商品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一种愿望,他们想试一试我学的知识能用吗?我能成为“购物小行家
3、”吗?到底怎样买才真的“占便宜”呢?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份恰当的问题素材。 又例如:在学生认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及基本的求积计算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了立体图形的体与面一课。在课上,由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沙包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得到这个沙包的平面展开图?它的平面展开图有几种?要做成一个对面颜色相同的“三色包”,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怎样连接呢?这样的问题情景,取自学生的课余生活,但作为问题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他们运用已有的立体图形的知识技能,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之中。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其中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问题导学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例如:在平面图形练习课上,当问题:用20米的护栏,“借墙”围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种植园,可以怎样围?一出现时,学生的直觉思维马上想到,应该围成圆,而且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积大于长方形。对于学生的这种直觉判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验证,并且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有些学生试探着问,能不能借用两面墙,并且感觉这样围成的扇形应该比半圆还大。教师鼓励学生去尝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问题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