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重点考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理学重点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重点考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 名词说明1 药理学 :讨论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2 药效学 :讨论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3 药动学 :讨论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取,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4 半衰期 :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5 肝肠循环 :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取进入体循环的过程。6 生物利用度 :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取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7 反跳现象 :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剂所致。8
2、 二重感染 :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锐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稳,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衍,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9 不良反应 :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楚的反应。10 耐药性 :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锐性降低。11 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12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13 肝药酶诱导剂 :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14 肝药酶抑制剂 :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15
3、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挑选性。16 首关效应 :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削减的现象。17 成瘾性 :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靠,一旦停药后,显现严峻的生理机能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显现严峻的戒断症状。18 受体兴奋剂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19 受体拮抗剂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快速显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显现柔弱的降压作用。如事先给有 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如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2 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
4、压。21 抗菌谱: 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畴。22 抗菌活 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才能。23 化学治疗 :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24 抗病原微生物 :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25 抗菌药 :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自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27 杀菌药 :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衍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28 抑菌药 :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衍的药物29 最低抑菌浓度: ( MIC )体外抗菌试验中,
5、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30 最低杀菌浓度: ( MBC )体外抗菌试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31 抗菌后效应 :(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形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32 化疗指数 :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判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 或 LD5/ED95 表示。一级排除动力学 : 是体内的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排除的药物的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排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一级动力学过程也称线性动力学过程。零级排除动力学 :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排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排除的药物量不变。
6、非线性动力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3 灰婴综合征 :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34 治疗量(常用量 ):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显现中毒的剂量。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肯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36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37 毒性反应 :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峻。39 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兴奋产生效应
7、的才能,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打算因素。1 试诉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答:(一)临床应用1. 缓解内脏绞痛2. 抑制腺体分泌: 1)全身麻醉前给药2)严峻盗汗的流涎症3. 眼科: 1)虹膜睫状体炎2)散瞳检查眼底3)验光配镜4. 感染性休克:暴发型流脑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休克5. 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I II 度房室传导阻滞6. 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2 比较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的作用和用途答: 阿托品作用: 1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 受体.2) 上升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3) 调剂麻痹: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晰用途:虹膜睫状体炎。散瞳检查眼底。验
8、光配镜.毛果芸香碱作用: 1)缩瞳:兴奋虹膜括约肌M 受体。2) 降低眼内压:促进房水回流3) 调剂痉挛:以致近视物清晰,视远物模糊,用途: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3 拟胆碱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分哪几类?请各列举一个代表药。答 拟胆碱药分类 代表药1) M N 受体兴奋药 Ach2) M 受体兴奋药 毛果芸香碱3) N 受体兴奋药 烟碱4)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胆碱受体阻断药分类 代表M 受体阻断药1) M1 ,M2 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2) M1 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3) M2 受体阻断药 戈拉碘胺N 受体阻断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N1 受体阻断药 美加明2) N2
9、 受体阻断药 琥珀胆碱4 过敏性休克宜首选肾上腺素 ?答 :过敏性休克时小血管通透性上升,引起血压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肾上腺素通过 受体,既可收缩血管,兴奋心脏,上升血压。又可以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削减过敏介质释放,排除支气管粘膜水肿,从而缓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5 普萘洛尔和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普萘洛尔: 1)阻断心肌 1 受体、心脏抑制、心输出量降低2)阻断肾脏 1 受体,肾素释放削减,抑制血管紧急素系统3) 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 2 受体,取消递质释放的正反馈调剂4) 中枢 受体阻断,降低外周交感神经紧急力卡托普利: 1)削减血管紧急素 2 形成,血管收缩减弱2) 削
10、减缓激肽水解,使扩血管作用加强3) PGE2、PGI2 合成增加,血管舒张4) 醛固酮释放削减,水钠潴留减轻6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答: 药理作用(1) 中枢神经作用安定作用。抗精神作用:用于精神分裂症。镇吐作用:除晕车外的各种呕吐。影响体温调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升降(与哌嘧啶,异丙嗪组合成“冬眠合剂”)。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 自主神经系统阻断 M 受体。(3) 内分泌系统作用: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而促性腺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削减。临床应用(1) 精神分裂症:首选药,急性好慢性差。(2) 躁狂症:可用于治疗狂躁症及伴有兴奋紧急妄图幻觉等症状(3)
11、神经病:小剂量可治疗神经病症,排除焦虑紧急等症状(4) 呕吐:治疗顽固性呕逆,但对晕动性呕吐无效(5) 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用于严峻感染高热惊厥及甲状腺危象。与哌嘧啶,异丙嗪组合成“冬眠合剂”8 吗啡为什么能治疗心源性哮喘?答: 1 抑制呼吸作用 2 冷静作用3 扩张外周血管9 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答:药理作用A 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冷静 2)呼吸抑制催吐,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释放。B 外周: 1)消化系统:兴奋胃脏平滑肌,抑制胆汁胰腺和肠液分泌,兴奋胆道Oddi 括约肌, 诱发加重胆绞痛。2)心血管系统: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3 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临床应
12、用 :1)疼痛 2)心源性哮喘 )腹泻 4)咳嗽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2)耐受性及依靠性3)急性中毒10 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昏迷 2)针尖样瞳孔 3)呼吸高度抑制4)血压降低11 简述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理? 答 :共同作用:1 降低长热病人的体温,对正常体温的人无影响2 镇痛作用 特点:(1)程度为中等,用于钝痛(2)对各种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疼痛无效3 抗炎抗风湿作用:苯胺类药物无此作用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理:兴奋中枢的受体,激活体内的“抗痛系统”提高抗痛系统的抗痛才能。解热镇痛
13、药抗炎药共同作用机制:抑制环氧化酶 ,使体内 PG 生物合成削减。12 试诉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答: 1)胃肠道反应,常见上腹不适,恶心,严峻可致胃溃疡或胃出血。2)凝血障碍,可使出血时间延长。3) 变态反应,麻疹和哮喘常见。4) 水杨酸反应,每天5g 以上,可致恶心眩晕耳鸣等。5) 肝肾损害,表现肝细胞坏死转氨酶上升蛋白尿。13 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在机制作用和应用上有何不同? 答: 药物 机制 作用 应用阿司匹林抑制下丘脑 PG 合成 使发热体温降至正常,感冒发热只影响散热。氯丙嗪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剂使体温随环境温度转变,人工冬眠中枢 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重点考点总结 药理学 重点 考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