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duced by 500 kV ultra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er power engineering 1 总则 1.1 本规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 18 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
2、996)制定。 1.2本规范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统一格式及规范内容 . 1.3 本规范适用于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范应用于 110KV、 220KV及 330KV 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 1.4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阶段。初步评价报告书应在获得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最终评价报告书在项目运行后一年左右完成。 1.5 初步评价报告书以相关调查资料、类比测量以及理论计算为主,对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作出预测。最终评价报告
3、书应以本项目设施正常运行时环境监测规定的实测数据为准作出实际环境影响评价。 1.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 磁辐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写。 1.7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由项目建设方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写,并对报告书负责。 1.8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和评审费由项目建议方纳入建设费用。 2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主要章节和内容 2.1 前言 2.2 编制依据 2.2.1 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 2.2.2 评价依据 2.2.2.1 采用的国家标准、规范名称及
4、编号 2.2.2.2 采用的行业标准、技术导则名称及编号 2.2.2.3 项目建议及批复文件 2.2.2.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文件名称及文号 2.2.2.5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环境影响评价大纳的批文 2.2.2.6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 2.2.2.7 城市规划批准文件 2.2.2.8 关于执行环境标准的认定文件 2.2.2.9 其他(包括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有关文件等)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81119 批准 19990201 实施 1 2.2.3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和保护目标 2.2.3.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分别按变电所和送电线路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电磁辐射环
5、境影响进行说明。 2.2.3.2 环境保护目标 具体列出本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敏感点的名称、分布和特征。例如医院、学校、居民区、通信、导航和军事设施等。 2.2.3.3 对敏感点部门初步协调结果 列出协调部门名称,给出初步协调结果(合同或议向) 2.2. 4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2.2.4.1 评价范围 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 m 带状区域、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 500m 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 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 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 2000m 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00m 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2.2.4.2 评价标准 公众总受照剂量(包括已有
6、电磁辐射背景影响和拟建项目设施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之和)不应大于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1988)的规定。对于单个项目的影响可取 1/2 上述标准中场强限值的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2。 对于高压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根据国家标准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 20 m 距离处、测试频率 为 0.5 mHZ 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55dB(v/m). 对各种业务用无线电台干扰影响限值见附录 D(标准的附录 )有关国家标准相应规定。 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
7、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暂以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待相应国家标准发布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 2.3 项目概论 2.3.1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变 电所、送电线路的路径及组成,主要设计指标,投资情况等。 2.3.2 电磁辐射污染源分析 电磁辐射分析,污染区域位置。 2.4 环境概况 2.4.1 自然环境 2.4.2 生态环境 2.5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2.5.1 电磁辐射现状调查 现有送电线、变电所电压等级、电流、设备容量、架线型式、走向调查。 电磁辐射(包括电场
8、、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场)现状水平和分布情况的实际测量。 2.5.2 模拟类比测量 利用类似本项目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架线型式及使用条件的其它已运行送电线路、变电所进行电磁辐射 强度和分布的实际测量,用于对本项目建成后电磁环境定量影响的预测。 送电线路的测量是以档距中央导线弛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 2 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 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 50m 处止。分别测量离地 1.5 m 处的电场强度垂直分量、磁场强度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 变电所的测量应选择在高压进线处一侧,以围墙为起点,测点间距为 5 m,依次测至 500 m 处为止。分别测量地表面
9、处和离地 1.5 m 处的电场强度垂直分量、磁场强度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 n 无线电干扰电平的测量应分别 在送电线路、变电所测试路径上以 2m 处测量。其中 n=0, 1,2, 11等正整数。 2.5.3 理论计算 根据本项目送电线路的架线型式、架设高度、线距和导线结构等参数计算送电线路形成的工频电场强度值、磁场强度值和无线电干扰强值。 电场强度值的计算按附录 A 所述方法进行。 磁场强度值的计算按附录 B 所述方法进行。 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的计算按附录 C 所述方法进行。 2.5.4 电磁环境影响辐射强度预测 由 2.5.1、 2.5.2 和 2.5.3 所得电磁辐射强度和分布结果分析本项目运
10、行期电磁辐射影响的增量和环境电磁强度的总量 。 2.5.4.2 健康影响的预评价 由2.5.4.1 的无线电干扰预测值,根据评价标准作出主要对接收电视信号和军用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干扰影响预评价。亦应注意至对邻近无线通信、电台、导航等台站的干扰影响。如可能造成影响时,应提出消除干扰的有效措施。 2.5.5 其他环境因子影响的预评价 根据项目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具体情况,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包括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社会环境、生活质量环境(包括风景名胜和景观等)的影响进行预评价。 2.6 环保措施及建议 2.6.1 送电线路邻近居民区及敏感区 2.6.2 变电所邻居民区及敏感区 2.6.3 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0 kv 超高压 变电 工程 电磁辐射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